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 曾書慧
“必須趕在7 月烘煙季到來之前,解決1300畝烤煙房的供電問題。這一次,換我們16個人主動上門勘查、上報需求和資料,為村里開通綠色通道?!?/p>
4月22日,在距水城縣60公里外的青林鄉海發村,我們見到了鐘山供電局黨建人事部組織助理專責方念,他是鐘山供電局駐村工作隊隊員之一。
海發村的地理環境適合烤煙種植,但過去發展較散,村集體經濟幾乎為零。后來,烤煙產業在政策支持下逐漸發展起來,僅今年就新增7個烤煙點,種植總面積達2800余畝。
事情迫切,又與本職工作有關,烤煙房電力保障工作就落在了駐村工作隊的身上?!耙粋€月前,我們就勘察過烤煙項目,兩個星期前也已準備好資料進行了上報?,F在,局里正在落實變壓器、互感器等細節?!贝丝蹋侥钐字患h員攻堅行動紅色馬甲,正忙著查看海發5組的烤煙房施工進度。
“村里事無巨細,我們都參與。我們16個人個個是黨員,就像村里各顯神通的16羅漢。”方念向記者介紹。去年8月,六盤水供電局及各縣局選出16名黨員組成了一支攻堅隊,定點幫扶海發村13個組773多戶村民。
突然,一陣小跑聲從背后傳來。“叔叔,我奶奶有事找你?!?歲的張景蘭對方念說。
“是不是有什么急事?”方念問道。跟著張景蘭回到她家,看見安坐在床上的閔思飛,方念稍稍安了心。細細詢問后,才知道去年年底閔思飛不小心摔斷了腿,現在她想找方念咨詢一下,有沒有什么辦法解決勞動力暫失的問題。
半小時后,方念基本了解情況。臨走前,他讓閔思飛好好養病,安心等他的答復。
坐車繞過幾道彎,我們到達幺巖一組?!懊孔龊靡患謨戎拢褪菫楫數貛ヒ环菹M??!?993年出生的劉行,也是16人中年齡最小的一個。此時,他剛走訪完所負責的幺巖一組。
說起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劉行回憶起了79歲的彭萬忠那間常年失修的木屋子,昏暗破敗,存在極大安全隱患。前兩個月,劉行隔三差五來勸他加入危房改造,但對方“就是犟得很”。
“我到現在都記得那杯水的味道,很甜?!庇洸磺迨悄奶?,他倆坐在一個火盆前聊了很久。隨后,彭萬忠起身在一個老舊的柜子里翻了很久,翻出一瓶蜂蜜泡了一杯水給他。
現在,彭萬忠正安心住在兒子家,新房也在修建中。
駐村工作隊員幫助當地村民在房前屋后建設小康菜園。(方念 攝)
“有事就找駐村工作隊!”提到共產黨員駐村工作隊,村民們交口稱贊?,F階段,他們所負責的海發村13個組3883人,僅11戶51人未脫貧。
“干扶貧工作沒有什么捷徑,就是把心沉下來,了解村民的需求,獲得他們的信任?!眲⑿姓f。過去,茫茫大山是閉塞、貧窮的代名詞。但在今日,茫茫大山里有揮灑的熱血青春,還有世代村民的希望。
“楊文香能走路了,這是她第一次站在不同的視角看世界?!薄敖M里有個自閉少年開始學會和我交流了,這是他第一次敞開自己的內心世界?!薄拔抑换▋商鞎r間就搞懂了大病、殘疾、學生的分類施保問題,他們都叫我‘最強大腦’”……
傍晚,陸續歸來的隊員興奮地分享著他們的駐村二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