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黨的生活》雜志記者 / 崔雅麗

中廣核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30兆瓦光伏項目。(青海《黨的生活》雜志供圖)
5月1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再次為西部地區下一個10年高質量發展賦能賦勢、謀篇布局。青海要堅定不移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抓住大機遇、用好大政策、推動大發展,奮力推進“一優兩高”戰略部署,全面推動“五個示范省”建設,強化“四種經濟形態”引領,努力在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中有更大作為。為此,青海黨的生活雜志社專訪了青海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黨曉勇。
黨曉勇表示,青海作為西部地區的重要省份之一,當前的首要任務就是抓好大保護,筑牢國家生態屏障新優勢。前20年,在國家支持下青海相繼實施了一大批生態保護工程,生態文明建設卓有成效,尤其是部省共建國家公園示范省有序推進。新時代新征程,青海要堅決扛起筑牢國家重要生態屏障的政治責任,立足“三個最大”省情定位,始終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理念,擦亮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底色,為美麗西部建設作出青海貢獻。
在提到推動青海發展、打造新高地時,黨曉勇提出,要就推動大開放、打造開放發展新高地做大文章。他說,前20年,在國家支持下青海省不斷擴大對外開放,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對外貿易結構持續優化,開放平臺持續拓展,對外經貿、人文交流活動日益頻繁。新時代新征程,青海要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引領,推動大開放,打造高原開放發展新高地。提升青洽會、生態博覽會等重點展會的國際化、品牌化、專業化水平,構建對外貿易新平臺;推動裝備制造、新能源、工程承包、輕工建材、農業科技、醫藥衛生等領域企業走出去開展合作。他還說,青海將在聚焦高質量、培育綠色發展新動能方面持續發力,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建設國家清潔能源示范省,全力打造集成優化的新能源全產業鏈;創建綠色有機農畜產品示范省,培育一批叫得響、有影響力的“青字號”品牌。
“青海省要圍繞高品質、實現民生福祉新提升下足功夫。”黨曉勇表示,前20年,在國家支持下青海著力補短板、惠民生,教育、醫療、就業、社會保障等民生事業蒸蒸日上,實現絕對貧困全面清零目標。新時代新征程,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進一步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落實國家減稅降費和金融支持等各方面的政策,幫助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渡過難關,有效發揮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就業蓄水池作用;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加強對重點行業和高校畢業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的就業支持,以創業創新帶動就業;始終把人民安居樂業、安危冷暖放在心上,抓好民生實事工程,落實各項惠民政策,不斷提升民生福祉;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穩定居民傳統大宗消費,適當增加公共消費,大力培育新興消費增長點,多措并舉擴大居民消費;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努力在綠色現代生活方面為城鄉居民提供廣覆蓋、多層次、有質量的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讓改革發展成果惠及廣大人民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