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瑾,彭宗桃
(四川省犍為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四川 犍為 614400)
出生至斷奶的兔子稱為仔兔。仔兔機體發育還不成熟,對外界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較差,如果飼養管理不當,很容易造成死亡。因此,必須采取有效的技術措施來提高仔兔的成活率。
種兔選擇的基本要求為外貌符合品種特征、生長發育正常、健康無病。母兔要求體型適中、母性好、性情溫順、性欲旺盛、泌乳性能強、產前拉毛、窩產仔數多、死胎數少等;公兔要求體格健壯、軀體勻稱、性欲旺盛、睪丸大而對稱、精液品質好、受胎率高等。配種時要做到“三不配”,即近親不配、未成熟不配、老幼不配。母兔一年最多生產5~6胎,嚴禁頻密繁殖。
妊娠母兔的營養供給決定胎兒發育和產后母兔泌乳能力。妊娠前期應限制飼喂,按常規用量飼養,避免營養水平過高影響胚胎著床或導致胚胎早期死亡。妊娠后期進入胎兒發育高峰期,要逐漸增加營養,給母兔提供優質全價飼料并供足飲水,妊娠21 d后自由采食。母兔在整個妊娠期應維持中上等膘情,以保證順利分娩,產出強仔、健康仔。
管理上,主要是做好護理,防止流產。保持環境安靜,嚴禁驚嚇,防止狗、貓、鼠進入兔舍,不要輕易捕捉與摸胎,不喂霉變、冰凍飼料,不飲帶冰碴的水,減少一切應激因素。分娩前徹底清掃兔舍、兔籠,產仔箱、籠板和用具等要嚴格清洗和消毒。母兔產前2~3 d有拉毛、銜草做窩等現象,要提前在兔籠內放入產仔箱,箱內鋪上柔軟、干燥、消毒的墊草。拉毛可以刺激乳腺多泌乳,對產前不拉毛或初產不會拉毛的母兔應進行人工輔助拉毛。

母兔分娩是決定仔兔成活率的關鍵環節,應派專人晝夜巡回檢查。母兔分娩一般要20~30min,期間應保持安靜,提前供給充足的飲水和青綠多汁飼料,以防母兔產后缺水而吃掉仔兔。隨時觀察母兔分娩情況,避免母兔將仔兔產于產仔箱外造成仔兔死傷。分娩后及時將仔兔取出產仔箱,清除產仔箱內被污染的墊草和死胎,清點仔兔數并檢查健康狀況。更換墊草,將墊草整理成中間稍低于四周的凹狀,以便仔兔集中在一起,互相供暖。用母兔拉下的毛將仔兔蓋好,保持產仔箱適宜的溫度。
為保證自身的營養并分泌充足的乳汁,母兔哺乳期間需要攝入大量的營養物質,此時應供給母兔豆餅、麩皮等蛋白質豐富的精飼料和青綠多汁飼料,并且根據產仔數和仔兔的生長情況調整飼喂量。哺乳后要檢查母兔乳房是否有硬塊、乳汁是否排空、乳頭是否有破裂,如發現問題應及時治療,防止感染引起乳房炎。母乳不足的母兔實行催奶措施,可多喂蒲公英、胡蘿卜等多汁飼料,把花生米、大豆等煮熟后飼喂。
仔兔從出生到開眼稱為睡眠期,從開眼到斷奶稱為開眼期。這兩個時期是仔兔生長發育中必經的兩個重要階段。
5.1 睡眠期 睡眠期的仔兔完全依賴母乳生活。初乳中營養物質(母源免疫抗體和酶等)豐富,具有輕瀉作用,能促進仔兔生長發育、抵抗疾病、排出胎糞。因此,仔兔出生后6 h內要保證吃飽初乳。每天按時哺乳,早晚各一次。哺乳前檢查產仔箱,清理產仔箱內的污物,更換墊草,保持產仔箱衛生和干燥。
初產或母性弱的母兔,若產后不哺乳,應采取人工輔助哺乳:將母兔輕放回并固定在產仔箱內,背部稍微提起,待其安靜后將仔兔輕放在母兔乳頭旁,讓仔兔叼住乳頭自由吮吸。每天按時給仔兔哺乳,早晚各一次,重復3~4 d后,母兔就會主動哺乳。每次哺乳后檢查仔兔是否吃到足量的奶或是否有“吊乳”現象。“吊乳”指母兔母乳不足,仔兔長時間地咬住乳頭不放,母兔哺乳完或因受到突然驚嚇離開產仔箱時容易將正在吮乳的仔兔帶到產仔箱外,由于母兔沒有將仔兔叼回產仔箱的本能,掉到產仔箱外的仔兔容易受凍死亡。吃飽奶的仔兔皮膚紅潤,腹部圓鼓,在箱內安靜睡覺;而吃奶不足的仔兔皮膚皺縮,腹部空癟,在箱內亂爬,發出“吱吱”叫聲。
由于母兔產仔數多、母乳不足或疾病、死亡等因素導致不能哺乳的,要及時找保姆兔代養。保姆兔要找母性強、母乳足、產仔少且與原母兔分娩時間先后不超過3 d 的母兔,仔兔按出生體重大小寄養,應與保姆兔所產仔兔的體重相差不大。為防止“認生”,可提前用保姆兔的奶或尿液涂在寄養仔兔身上,然后將寄養仔兔放入保姆兔產仔箱中蓋上兔毛,2~3 h 后再哺乳。哺乳時注意觀察,以防保姆兔咬傷或咬死寄養仔兔。
若無條件寄養的,可采取人工哺乳。用新鮮牛、羊奶作為代乳,2~3 倍稀釋煮沸后冷卻至37~39 ℃飼喂,15日齡后可喂全奶。將代乳裝到塑料眼藥瓶、滴管或注射器內,然后用手指擠壓,將奶一滴一滴擠出喂給仔兔。也可以將飼喂器接上氣門芯膠管,清洗消毒后塞入仔兔嘴里,讓仔兔自由吮吸。
5.2 開眼期 仔兔11~12 日齡開眼,若仔兔開眼不全,要使用醫用棉簽沾生理鹽水清洗眼部黏液,幫助仔兔開眼。仔兔開眼后會在產仔箱內來回跳動,開眼數日后即可跳出箱外,稱為“出巢”。此時需將產仔箱橫放,便于仔兔自由出入。
仔兔16日齡前后,母乳營養已不能完全滿足仔兔生長發育的需要,此時應進行補飼。由于仔兔胃容積小、消化力弱,應先補以幼嫩飼草,18日齡后再開始飼喂精料。要選擇適口性強、易消化且富含礦物質、維生素、微量元素的精料。補飼一般采用隨母補料法,即在籠內另外放置料槽,母兔、仔兔同籠飼喂,讓仔兔跟隨母兔學會采食。采取少量多餐、定時定量、逐漸加量的飼喂方式。若仔兔不采食飼料,可將飼料捏成小顆粒,從仔兔嘴角塞入,重復幾次后仔兔即可學會自行采食。補飼初期以母乳為主、飼料為輔,25日齡后可逐漸轉變為以飼料為主、母乳為輔。補飼后仔兔糞便增多,要勤換墊草,保持籠舍清潔、干燥,并保證有充足衛生的飲水。此時不宜飼喂水分含量過高的青綠飼料,防止仔兔腹瀉、肚脹導致死亡。
仔兔30~45日齡、體重達500~750 g就可以斷奶。斷奶時間應根據飼養水平和仔兔生長發育情況而定。全窩仔兔體質均勻可采取一次性斷奶,即同一天全窩仔兔與母兔一次性分開;全窩仔兔體質不同可采取分批斷奶,體質強的仔兔先與母兔分開,體質弱的仔兔繼續哺乳一段時間后再分開。斷奶時“離奶不離籠”,即把母兔從原來兔籠中移走,仔兔留在原籠內繼續飼養一段時期,做到環境、飼料、管理、人員“四不變”,防止仔兔產生應激反應。
每天清掃兔舍,保持兔舍通風、衛生、干燥、溫濕度適宜。清掃的糞便及其他污物等應集中堆放于遠離兔舍的地方,進行無害化處理或生物發酵處理。籠舍、地面、用具等定期消毒,周邊環境要每月消毒,以消滅外界環境中的病原體,防止疾病的發生和流行。蚊、蠅、鼠等媒介能傳播多種傳染病和寄生蟲病,要采取綜合措施嚴防及消滅。犬、貓等寵物也易傳播疾病,因此兔場原則上禁止飼養犬、貓等寵物。
對于內外寄生蟲(球蟲、疥螨)和一些烈性傳染病(如兔瘟、魏氏梭菌病、波氏桿菌病等),最有效的方法是提前預防接種。各兔場設立的免疫程序不同,免疫時間也不同。可于25日齡接種兔波氏桿菌、大腸桿菌二聯苗;40日齡接種兔瘟、巴氏桿菌、魏氏梭菌三聯苗。使用聯苗可有效減少注射次數,避免應激反應。
總之,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養防結合”的原則,抓好每個環節,這樣才能保證仔兔的正常生長發育,有效提高仔兔的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