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
(四川省冕寧縣復興鎮畜牧獸醫站,四川 冕寧 615600)
本病潛伏期短,一般為12~18 h。2 周齡內仔豬感染后體溫升高,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其糞便呈灰白色或黃綠色,可有未消化的凝乳塊。發病后期患豬顯著脫水,消瘦,有的因呼吸衰竭而亡。
病豬日齡越小,病程越短,死亡率越高,仔豬發病2~7 d 內便可死亡。3 周齡以上病豬死亡率較低,但其生長發育受影響,成為僵豬。成年豬往往出現腹瀉及食欲下降等癥狀,并可混合或繼發感染其他疾病。
病死豬脫水,皮膚缺乏彈性,眼球下陷等。病死仔豬病變主要集中在胃和小腸,其有不同程度的卡他性胃腸炎,胃膨脹,里面充盈未消化的凝乳塊,胃底黏膜出血、充血,腸內容物呈泡沫狀,黃色且透明,腸絨毛明顯微縮,同時腸壁變薄,呈透明狀或半透明狀,以空腸腸段病變更為明顯;淋巴結腫脹、出血;腎、肺和心臟病變不顯著。
鏡下觀察患豬病變腸段,其小腸絨毛明顯變短,粗細不均,甚至絨毛大面積消失。腸絨毛上皮細胞抹片,4 ℃條件下用丙酮固定,30 min 后在載玻片上添加熒光抗體,進行抗體反應30 min,再進行15 min 的磷酸鹽漂洗,待載玻片干燥后進行觀察,結果見腸絨毛上皮細胞胞漿內有黃綠色的特異性熒光。
根據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及實驗室檢查,診斷患豬有傳染性胃腸炎。
病豬減食或停食,飲水中添加適量消毒藥物。脫水嚴重的仔豬可腹腔補液,較大日齡的病豬可靜脈注射補液。
供給豬全價飼料,保障其營養均衡。保持適宜的飼養密度,確保圈舍采光良好、溫度適宜。圈舍各區域做好消毒處理。
確保母乳品質良好,增強仔豬抵抗力。
定期進行免疫接種。引進的種豬和豬苗須嚴格檢疫,豬引入后先隔離飼養兩周,確認健康后才能混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