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政法學院經管學院 李釋含
1.1.1 研究背景:會展行業的服務方向和發展現狀
會展是指會議、展覽大型活動等集體性的商業或非商業活動的簡稱。其概念內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間,許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度的傳遞和交流信息的群眾性社會活動,概念外延包括各種類型的博覽會、展銷活動、大中小型會議、文化活動、節慶活動等。會展產業帶動消費發展產業,為民生提供服務,擴大對外開放,在城市營銷等領域發揮積極作用,通過助推城市經濟發展,加速產業升級優化,為實現城市現代化、國際化提供動力。
經過多年的發展,會展行業的發展規模逐漸增大,直接產值逼近萬億元,如圖1所示。
2018年以來,隨著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的連年舉行,我國會展行業更是快速發展,參展企業穩定增長,如圖2所示。
1.1.2 研究意義
隨著我國制造業的轉型升級,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平臺來展示自己的產品。會展行業則為這些企業提供了平臺,使中國“智造”的更多產品為世界所了解、對外開放,與世界溝通。由于新冠疫情的沖擊,大量依托線下模式的會展公司面臨企業的生存危機,如何化危為安,積極自救也是行業內公司應當共同思考的至關緊要的問題。

圖1 我國會展行業直接產值

圖2 2014—2019年中國展覽參與企業數量變化情況
由于新冠病毒的高傳染性和潛伏周期長的特點,導致在其被發現后的較短一段時間內確診人數便呈幾何倍數上漲。
正值2020年春節假期期間,我國政府當機立斷采取果斷措施,進行全國區域內的出行管制措施,各地醫療隊和解放軍馳援武漢。雖然面對的敵人陌生未知,但我們還是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控制住了疫情傳播的局面,“防疫攻堅戰”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與此同時,抗疫常態化的局面逐漸形成。廣州市商務局于1月25日發布《關于暫停全市大型展覽的通知》,武漢市商務局已敦促展館和主辦方在5月前停止展覽。除此之外,河南、河北等省份、蘇州、無錫、福州等市政府將取消包括經濟貿易展覽在內的大型群眾集會。由于限制人員聚集,依托線下模式的會展成為可能導致人與人傳播的場所被明令禁止。一些疫情高風險地區的企業通過參與會展與國外公司簽訂的合同也無法按時交貨,企業生存成為問題、會展信譽度也存在潛在風險……會展行業受到的疫情影響也逐漸擴大。
在進入2020年3月份后,我國疫情得到了基本控制,逐漸開展有序地復工復產時,國際形勢開始變得撲朔迷離。意大利、德國、美國等國家的病例逐漸攀升,留學生、商務往來等人士的出入境成為又一大可能的病毒傳播風險。因此大量外國公司的參展資格被迫由會展舉辦方取消。同時,一些過往訂單產生的積壓和矛盾等問題也考驗了會展方的問題處理能力。
國內國際疫情對會展行業造成的雙重影響使會展行業在短期時間內無法恢復,如何找到正確的自救之路成為迫在眉睫的問題。
在新冠疫情不斷蔓延之際,絕大部分的人只能“宅”在家里,因此2020年成為“宅經濟”彎道超車的重要機遇,成為新的風口。游戲、線上購物、線上辦公等業務的企業和平臺一時間都超負荷運轉。“宅經濟”的本質是互聯網經濟,核心是數字化,主要依托線上消費模式,與傳統的實體消費場景相區別,也是在疫情期間能夠跑贏實體經濟的關鍵。眾多依托線下交易模式的行業都紛紛轉戰線上,借擁抱互聯網的方式分一塊“蛋糕”。
不只是各行業、企業的生產者在適應疫情帶來模式等的改變,消費者的消費習慣也發生了改變。而人們在疫情期間消費的行業和消費時的偏好都將對未來的消費行業產生深遠影響。各行業需要適應顧客群體消費習慣的轉變,只有抓住這一機遇,使行業自身定位與目標顧客群體的消費觀念相融合,才能在新消費時代快速發展。
由上文提到的新冠疫情帶來的機遇和挑戰中可以看出,擁抱互聯網是眾多行業開啟自救的重要手段,會展行業也不例外。3月份以來,國內仍在嚴防死守,國外疫情不斷蔓延的局面。4月7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線上舉行第127屆廣交會。這一決定向會展行業發出了一個信號,即“國際會展無法進入,國內會展難以恢復,國家鼓勵在線會展”。本次疫情爆發后,疫情不僅帶動了線上辦公,還通過AI、人工智能等輔助進行了疫情防控和檢測,推動了智慧城市的建設浪潮。而與新的信息化、互聯網、AI等理念相結合的會展行業則是“智慧會展”,成為“智慧城市”中的組成部分。
(1)在線會議。會議的組織是會展行業的主要競爭力,行業擁有大量的設備、資源、經驗和組織能力。在目前情況下,減少避免公共聚集行為,會展企業可以建立一個網上會議系統,以便向在線用戶提供專門的會議服務,提高老客戶黏度,吸引新用戶,并對現有的設備和服務進行調整。
(2)線上虛擬會展。由于線下舉辦會展情況較為復雜,會展企業可以通過VR、3D視角、視頻連線等技術,低成本舉辦“云會展”。通過會展新穎的展覽形式吸引企業的加入和合作,線上虛擬會展也可以更好地與觀眾進行互動。由于“云會展”的模式不受場地和時間的限制,不僅可以給顧客帶來更好的個性化用戶體驗,還可以同時舉行多場“展覽”,在線展示時間的增加也會提高會展的回報周期。
(3)在線購物服務
線下的會展綜合體一般不止包含會展業,還有許多其他業態的參與,對周邊住宿、餐飲、交通、旅游的經濟有帶動作用。同理,我們可以考慮線上“云會展”的輻射作用,通過“云會展”的展出產品,輻射帶動快遞業、線下實體門店的銷售等。通過構建在線商旅購物平臺將實時商品信息上線展示,利用強化服務、送貨到門等方面得天獨厚的優勢,為用戶提供高效、透明的服務。
會展業的服務對象為企業,屬于生產型的服務業。新冠疫情期間,許多企業遭受經濟困難,一些通過會展簽訂的訂單可能由于經濟周轉、原材料供應等問題無法及時交付。此時,會展業企業應當妥善處理其售后問題,協助其與合作方溝通,推遲或取消訂單減少損失。對于會展行業的困難客戶企業,會展企業可以作為其中的媒介,介紹供貨商之間相互合作。不僅可以幫助企業共同渡過難關,也可以提高自身會展企業的信譽與知名度,為潛在的客戶發展做鋪墊。
新冠作為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考驗了企業的危機應對能力、資金周轉能力等,固然行業遭受的影響與傳統的經營模式有關,但我們也應當利用這個時間窗口,對企業自身的建設和發展進行思考。疫情當下,無數企業經營困難,在訂單數急劇下降的現實面前,只有行業內競爭力強的企業可以脫穎而出。因此,企業應該思考自身的定位和競爭優勢在哪里,如何進一步占取市場份額。同時,企業應當完善提高自身硬實力,提高員工隊伍素質,完善員工培訓體制,提高員工專業技能,完善財務管理、企業管理等機制。
通過上文對新冠疫情給會展行業帶來的風險和挑戰、以及會展行業是如何一步步摸索到“自救之路”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新冠疫情對任何行業都是一次沖擊,而如何“轉危為安”才是每個行業需要進一步思考和解決的問題。會展行業只有及時轉型,擁抱線上發展模式、加強客戶維護,提高自身企業硬實力,才能扛過新冠疫情的打擊,在未來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