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沈燕
(江蘇省如皋市搬經中學 226500)
眾所周知,高中化學涉及很多的知識點,知識內容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為使學生更好的掌握,授課中注重引導其積極開展知識結構化活動,講解與傳授思維導圖繪制方法與技巧,知識結構化建設中,有效利用思維導圖,降低學習枯燥感的同時,使得其牢固掌握知識點內容,為實現靈活應用做好鋪墊.
高中化學教材中,有很多的化學概念知識,是學習化學知識的基礎.做好概念教學是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為幫助學生更好的記憶與理解相關概念,應注重引導學生應用思維導圖,結構化所學的概念知識,提高概念學習效率.課堂上為學生逐一剖析相關概念,使其能夠準確的加以闡述,在其頭腦中留下初步印象.同時,與學生一起回顧所學概念,分析概念內容的關系,理清概念之間的層級關系,使用思維導圖呈現,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概念知識,徹底搞清楚化學概念.
氧化還原反應作為是高中化學教材的基本概念,貫穿于整個高中化學課堂.其涉及很多的概念主要有:氧化劑、還原劑、氧化性、還原性、還原產物,氧化產物等.牢固掌握這些概念,理清其之間的關系是正確分析氧化還原反應的關鍵.授課中可為學生繪制如圖1所示的思維導圖.

圖1
運用圖1的思維導圖對其所學的概念進行結構化.從圖中可清晰的看到各概念表示的意義以及內在聯系.如氧化劑是指在反應中得到電子的反應物,而還原劑則是指在反應中失去電子的反應物.氧化劑對應的生成物為還原產物,還原劑對應的生成物為氧化產物.氧化性是指物質得到電子能力,還原性是指物質失去電子的能力.授課中運用圖1思維導圖,降低了學生記憶與理解概念的難度,很好的提高了課堂授課效率.
高中化學教學中及時匯總并對所學知識結構化,可使學生更好的把握學習的重點與難點,更加牢固的掌握所學,促進其學習效率的提升.在對所學知識結構化時,可鼓勵學生使用思維導圖對所學知識進行匯總.授課中與學生一起回顧所學的重點知識,明確各重點知識包含的內容,而后鼓勵其自己動手繪制思維導圖,鍛煉其動手能力,激活課堂氛圍的同時,增加化學學習樂趣,使其更加全面的掌握所學知識,更好的利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鹽類的水解是高中化學的重點知識,是高考的必考知識點.授課中,要求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匯總相關知識.課堂上學生積極動腦,相互討論,并在教師的指導下,繪制出了如圖2所示的思維導圖.

圖2
從圖中不難看出鹽類的水解主要包括五點重點知識:鹽類水解的基本原理、影響因素、水解方程式書寫規律、離子濃度判斷以及離子濃度等量關系.另外,為進一步加深對鹽類水解的理解,以醋酸鈉溶液為例,分別改變相關條件,以表格的形式對平衡移動、醋酸根、氫氧根以及水解程度變化情況加以列出.通過認真學習圖2的內容,學生便可很好的內化鹽類的水解知識.
高中化學很多知識不僅需要學生牢固記憶,更要加深理解,才能實現靈活應用.教學中發現借助思維導圖結構化相關知識可加深學生理解,獲得事半功倍的授課效果,因此,應積極回顧以往授課經驗,掌握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點,借助思維導圖進行結構化,整理成相關的學習資料,打印后分發給學生,要求其結合思維導圖中的內容,認真學習,爭取將每一個知識點搞清楚,尤其掌握一些特殊情況,避免解答相關問題時掉進試題的陷阱中,有效解決實際問題.
原電池在高中化學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重要的考點內容.為深化學生理解原電池知識,對該部分知識結構化時繪制如圖3所示的思維導圖.

圖3

物質轉化是高中化學學習的重要知識點,特別是相同元素物質的轉化,常在推斷習題中出現,對學生分析以及靈活應用所學的能力要求較高.為了更好的掌握物質轉化知識,實現靈活應用.教學中引導學生使用思維導圖結構化相關知識,一方面,鼓勵其總結常考元素及物質轉化知識,分析轉化涉及的化學方程式.另一方面,合理設計各部分內容,繪制美觀、直觀的思維導圖,進一步加深其印象,更好準確、牢固掌握物質轉化知識.
鐵元素及其化合物類型較多,尤其Fe單質、Fe2+、Fe3+之間的轉化途徑較多,為使學生牢固掌握三者之間的轉化知識,鼓勵學生積極查閱資料,繪制如圖4所示的思維導圖.

圖4

高中化學授課中做好知識結構化,有助于學生及時發現并彌補知識薄弱點,更好的掌握所學知識,因此授課中應提高認識,做好相關理論學習,注重思維導圖這一工具的有效利用,高效的完成知識結構化,分別用于概念教學、匯總所學、理解所學、物質轉化教學環節中,不斷提升學生的知識體驗,促進其學習效果的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