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

有人問大哲學家蘇格拉底:“據說你是天底下最有學問的人,那我想請教一個問題,請你告訴我,天與地之間的高度到底是多少?”
蘇格拉底微笑著答道:“三尺!”“胡說,我們每個人都有四五尺高,天地間的距離只有三尺,那人還不把天給戳出許多窟窿。”蘇格拉底微笑著說:“所以,凡是高度超過三尺的人,要能夠長久地立足于天地之間,就要懂得低頭呀!”
在孟買,有一所學校,它的正門旁邊開了一個小門,門高1.5米,寬0.4米。一個成年人想進去,不僅要側身,還得彎腰,否則無法入內。所有新來的學生,都會由他的老師帶領著來到這個小門前,彎腰進出一次。老師教育大家說:“大門當然進出方便,但很多時候,我們要進入的地方沒有很寬闊的大門。這個時候,只有學會了彎腰側身、暫時放下尊貴和體面的人才能進入,否則你只能被擋在門外。”
這是哲理,其實也是人生的哲學──學會低頭,學會彎腰。
面對自己的錯誤和不足,要學會低頭、學會彎腰。學會低頭,我們才能正視自己的錯誤,才能更多地了解自己。學會彎腰,讓我們懂得了謙卑。不論你的資歷多深,能力多強,名望多高,在浩瀚的社會海洋中,你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滴水而已。詩人魯藜在詩中這樣寫道:老是把自己當成珍珠,就時時會有被埋沒的痛苦,把自己當作泥土吧,讓眾人把你踩成一條路。
彎腰是一種姿態,是為了更好地挺起自己的脊梁;彎腰是一種風范,是為了創造更大的人生價值。韓信選擇彎腰,因而成就大漢四百多年的基業;司馬遷選擇彎腰,因而書寫流傳青史的絕唱。青松彎腰抖雪而堅強美麗,稻谷彎腰生長而成熟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