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立波

1933 年中央蘇區慶“八一”文藝匯演
1933年6月26日,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布《關于決定“八一”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命令,決定從1933年起,將每年的8月1日作為中國工農紅軍紀念日,開創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紀念的先河。1933年首屆“八一”建軍節紀念活動,其規格之高、規模之大、方式之多樣,超過以往的紀念活動,形成中共此后“八一”紀念活動乃至整個紀念活動的基本模式。
1927年8月1日的南昌起義,開啟了中國共產黨創建和領導人民軍隊的先河。但是南昌起義后,中共中央在一個時期內并沒有認識到它的標志性意義,反而更看重廣州起義。1928年夏,中共六大作出《決定廣州暴動為固定的紀念日的決議》,認為廣州暴動是中國蘇維埃革命階段的開始,因而把廣州起義日12月11日作為紀念日。
1933年1月,中共中央由上海遷到中央蘇區。中共中央的認識有了改變,看到了紅軍是蘇維埃運動的柱石,重新認識了南昌起義的意義。1933年6月23日,中共中央作出《關于“八一反帝戰爭日”的決議》。在這一決議中,中共中央開始把8月1日作為中國工農紅軍誕生日。
6月30日,中革軍委代主席項英頒布《關于決定“八一”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的命令,指出:“本委員會為紀念南昌暴動與紅軍成立,特定自1933年起每年8月1日為中國工農紅軍成立紀念日。”
7月9日,項英以中革軍委代主席名義發布頒發紅星獎章的命令,決定對指揮革命戰爭有特殊功績的,或者在某一戰役中獲得重大勝利的,或者經常表現英勇堅決的,按其功績的等次發給紅星獎章。7月11日,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召開第45次會議,通過了《關于“八一”紀念運動的決議》,并以主席毛澤東和副主席項英、張國燾名義公布。此后,中央蘇區各級黨委和政府、全國總工會、互濟會、共青團蘇區中央局、少共蘇區中央局紛紛發文,號召紀念“八一紀念節”,開展擁軍優屬活動。
1933年7月16日,紅一方面軍總司令朱德、總政委周恩來聯合發布了《關于“八一”紀念活動辦法》的命令,“決定于紅色‘八一節舉行檢閱、閱兵、宣誓、授章和典禮,并于八二、八三兩日進行軍事政治競賽”,其中以閱兵為慶典活動的重頭戲。
到1933年為止,紅軍已經發展到近30萬人。在戰爭條件下,閱兵難以做到全軍都參加,只能由紅一方面軍代表。在當時紅一方面軍部隊中,紅三軍團在福建作戰,紅一、紅五軍團擔負著戰備任務無法參加,受閱部隊只是有代表性的4個團。
當時紅軍裝備落后,只有步槍、輕重機槍、手槍和少量迫擊炮。參加瑞金閱兵的4個團配有輕重機槍要擔任防空任務,不能參加受閱。受閱部隊裝備只有步槍和手槍,官兵服裝打著補丁,五顏六色,不少戰士還穿著草鞋。為做到整齊劃一,紅一方面軍司令部要求受閱部隊的步槍一律上刺刀,駁殼槍上木槍匣,統一托于右肩;官兵一律扎腰帶,打綁腿;受閱部隊所缺的刺刀、木槍匣、腰帶、綁腿,則向非受閱部隊借用。
這次閱兵首長除朱德和周恩來外,還設陪閱首長,包括中國工農紅軍總參謀長劉伯承、總政治部主任王稼祥,紅一方面軍參謀長葉劍英、政治部主任楊尚昆等。紅軍首次“八一”閱兵的目的不在展示裝備,而在展示紅軍官兵的精神風貌。受閱部隊雖然只有4個團,官兵扛著步槍,穿著打補丁的軍裝,正步也不夠標準,但精神飽滿,隊伍威武雄壯,充分展示了紅軍官兵的風采。
1933年7月31日到8月8日,中央蘇區舉行了盛大的慶八一文藝匯演。這次文藝匯演的一個明顯特點,是紅軍將領親自登臺演出。中央蘇區戲劇主要領導人、工農劇社主要領導人李伯釗曾回憶:“在蘇區曾舉行‘八一閱兵,記得許多領導人都上臺演戲,聶榮臻、羅瑞卿、李卓然、朱瑞、黃鎮等同志都上臺。羅瑞卿同志當時扮演給紅軍叩頭的地主分子,常常叩得額上起個大包。他們這些老同志演戲很認真,都是文藝的主人。”
為慶祝“八一”建軍節,戰士劇社排演了四幕話劇《南昌暴動》(又稱《八一》)和大型話劇《殺上廬山》,這是中國軍旅話劇第一次以成熟的作品走上舞臺。《南昌暴動》由紅一軍團政委聶榮臻親自擔任編劇,并飾演主演——起義部隊黨代表,紅一軍團保衛局長羅瑞卿擔任導演。
從上海來到中央蘇區的杰出隱蔽戰線戰士胡底,根據周恩來的腹稿,寫出劇本《殺上廬山》,也在1933年慶“八一”文藝匯演上演出。羅瑞卿擔任導演,錢壯飛扮演蔣介石,羅瑞卿扮演團總的兒子,李卓然扮演德國顧問塞克特。演出后對鼓舞部隊士氣起了很大的作用。
1933年8月第一次隆重紀念“八一”建軍時,紅一方面軍在江西永豐縣藤田地區舉行了首屆赤色體育運動大會,這是紅一方面軍成立后全面、獨立開展體育活動的最大盛會。
為避免敵機襲擾,遠離首府瑞金,運動會定于蘇區北部永豐縣藤田地區的平原地帶舉行。紅軍此前打下福建漳州時,繳到敵人大批體育用品,包括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這次都將帶到藤田來使用。鑒于紅三軍團在黎川等地擔負著對撫州之敵的警戒任務,不能前來參加,故要求紅三軍團在黎川縣單獨舉行運動會。
赤色體育運動大會比賽項目別開生面,分軍事、政治文化、體育運動三大類。軍事類設攻防演習、實彈射擊(步槍、輕機關槍、重機關槍、迫擊炮)、刺槍、軍事測驗等項;政治文化類有政治測驗(口試)、墻報、消滅文盲運動、新劇;體育類設百米和五百米賽跑、障礙跳遠、跳高、低欄、臺球、足球等。運動會開幕式在8月6日傍晚6時舉行,從8月7日早上起,各個項目的比賽全面展開。8月中旬,紅軍情報部門獲知國民黨準備進行第五次“圍剿”,為反擊敵人的進攻,紅軍總政治部決定,持續近兩個星期的首屆赤色體育運動大會提前在8月14日勝利閉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