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蘭
二十九軍全稱為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九軍,因為部隊擴充快,槍支彈藥不足,就為部隊配發了大刀,都是長柄、寬刃、刀尖傾斜的傳統中國刀,十分利于劈殺。并聘請一批武術高手,設計了一套適合對付日軍刺刀的刀術,作為部隊的日常訓練課目。
1933年,長城抗戰爆發,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率二十九軍于喜峰口抗擊日軍,為鼓舞士氣,宋哲元特意寫了“寧為戰死鬼,不做亡國奴”“有進無退,死而后已”兩幅條幅。3月7日二十九軍趕到喜峰口,3月9日即與日軍展開血戰。宋哲元發現日軍武器精良,而己方“有兵無槍,有槍缺彈,只是每人大刀一把,手榴彈六枚”,決定“以己之長克敵之短”,采用近戰和夜戰戰術突襲日軍。命趙登禹等將領組織大刀敢死隊,多次摸到日軍后方宿營地夜襲,砍殺日軍數百,并燒毀日軍大批軍需輜重,于3月14日黃昏完全奪回喜峰口陣地。
喜峰口二十九軍勝利的消息,迅速傳遍全國各地。媒體報道說:“宋哲元在喜峰口督戰士氣大振。喜峰口我軍奮勇創敵,宋部大刀隊肉搏予敵以巨創”“宋哲元部忠勇,喜峰口迭演壯烈戰斗,發揮白刃威力,進襲敵軍屢奏功”“喜峰口日全軍覆敗,斫殺數千俘敵數百奪炮十八尊,制勝秘訣在夜襲神速白刃沖鋒。我軍反攻古北口,喜峰口敵軍增援,宋部斫殺并俘敵車極眾”。大刀隊也成為二十九軍的象征。

20世紀30年代的麥新
麥新原名孫培元,又名默心,1914年12月出生,從1920年開始先后在上海市自勵公學、鋼山小學、南離公學和格致公學讀書。麥新的姐姐孫佩貞是一所中學的英文教員,精通音律,彈得一手好鋼琴。麥新受姐姐影響,從小喜歡音樂,1926年,麥新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上海南光中學,平時學習十分用功,上初中時就寫詞作曲。后因父親去世、家中生活困難輟學,1929年到美亞保險公司任職員,并堅持讀夜校。“九·一八事變”發生后,麥新積極參加上??谷站韧鰣F體的宣傳活動。他發揮其音樂天賦,經常開展演唱活動,并擔任領唱或指揮。
二十九軍大刀隊喜峰口勝利的消息傳來,麥新被二十九軍大刀隊的英雄氣概所深深震撼,以滿腔的愛國熱情,奮筆疾書,一氣呵成朗朗上口、深得人心的歌詞,又譜寫出慷慨激昂、震撼人心的旋律,充分表達了中國軍民同仇敵愾的堅強意志和必勝信心??箲鹈洞蟮哆M行曲》由此誕生,歌曲完成后,麥新先在街頭巷尾詠唱,不久,即傳遍整個上海,并迅速傳遍了全國。
《大刀進行曲》歌詞: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全國愛國的同胞們(原為二十九軍的弟兄們)/抗戰的一天來到了/抗戰的一天來到了/前面有東北的義勇軍/后面有全國的老百姓/咱們團結戰斗勇敢向前(原為二十九軍不是孤軍)/看準那敵人/把他消滅/把他消滅/沖啊/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
長城抗戰結束后,二十九軍大刀隊名揚天下,宋哲元等將領也成為抗日英雄,《大刀進行曲》也很快傳進了二十九軍軍營。1934年,二十九軍軍長宋哲元正式宣布《大刀進行曲》為二十九軍軍歌。
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大刀進行曲》為鼓舞軍民抗戰斗志發揮了巨大作用。
(據《人民政協報》2020-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