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薇

電視劇《安家》劇照,房地產經紀人都會佩戴注明自己工作信息的標牌,古代的房牙木牌也是如此
隨著電視劇《安家》的熱播,許多人通過房地產經紀人的日常工作,看到了自己買房、賣房的影子。現在中國人多有房地產情結,“安家”成為人生的大事。其實,中國古代房地產經紀人就存在著。那么,這個職業是怎樣產生的?與現在的房地產經紀人有何不同?中國古代人是如何通過房地產經紀人“安家”的?
現在保留下來的宋朝、元朝、明朝、清朝等老地契和老房契中,許多房地產交易文書上都記載著“房地產經紀人”的姓名,甚至還有“房地產經紀人”的簽字。否則,不然府衙不提供過戶服務。
南京房產檔案館保留了130多件清朝的房地產契證原件,都是南京本地的“房產證”。最早的一件是清朝順治十四年(1657年)所出,在這張距今360多年的“房產證”上,業主梁鑒臣將坐落在城中的一處房地產,以220兩白銀賣給薛桂。參照當時米價,1兩白銀購買力相當于現在的200元。以此折算,這處城中房地產不到5萬元。在房地產契證上,還列有賣方、見證買賣的親友和“房地產經紀人”的名字。
房地產經紀人,顧名思義是指介紹買賣雙方進行房地產交易、并從中獲取傭金的人。因此,房地產經紀人這個職業與一般商人不同,他們沒有資本,通過收取傭金的方式賺錢。在中國古代,人們將房地產買賣雙方介紹交易﹑評定房地產商品質量和價格的居間行商稱之為宅行,并將宅行從事房產經紀的經紀人稱之為房牙。
子夏的弟子段干木,很可能是中國第一個有記載的“經紀人”。《呂氏春秋·尊師》記載:“段干木,晉國之大駔也,學于子夏。”從先秦開始,經紀人被稱呼為駔,最早的經紀人從事的是馬匹等大型牲口的交易中介活動。伯樂、九方皋、段干木、王良等這些以相馬為名的早期經紀人,以“駔”的形式被記錄在歷史中。唐朝韓愈在《馬說》中說:“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這篇文章以伯樂與馬的關系來引喻“識才”等問題,再次印證了伯樂作為“經紀人”的身份。
房地產經紀人究竟出現于何時,已很難說清,但唐朝經濟的繁榮,確實使經紀人行業見諸史書。及至宋朝,迎來了房地產交易的春天,越來越多的人通過房牙而安家。
宋朝的政策調整,使商業發展迅速超越唐朝,牙人的群體大幅度增加,成為活躍市場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比如米行有米牙,尋找人力有人牙,而房地產交易當然由專門的房牙負責。
宋朝規定,買賣房屋必須由牙人介入和見證,不然就是非法交易,出現經濟糾紛時府衙不予受理。《宋刑統》卷一三明文記載:“田宅交易,須憑牙保,違者準盜論。”也就是說,買賣房地產,必須由負責房屋交易的牙人經手,否則就依懲治盜賊的相關法律處理。
宋朝房牙要做的事范圍很廣,兼有中介、評估和登記代理等三大功能,更重要的是,房牙還要監督交易雙方照章納稅。具體來說,房牙相當于房地產經紀人、房地產評估師、房地產登記代理人和房地產稅務稽查員等四種職業的混合體。房牙在房地產交易中是不可或缺的一環,使得府衙有意識地將其專業化,并納入管理體系中。
擔任牙人要有人擔保,出事則“連坐”。牙人還有年齡限制,經登記批準后,頒發類似于營業許可的身份木牌,牌上寫明姓名、籍貫和從事行業等,如果有交易情況出現,要先將木牌內容進行說明。
宋朝法律對出賣房地產有個限制:需遍問親鄰。首先要詢問親屬有沒有購買意愿,再依次詢問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鄰居,如果親屬和鄰居都正式確認不購買后,最后才是一般的購買者,在這一過程中,業主、房地產經紀人和親鄰絕不能有欺詐行為。假如不遍問親鄰,親鄰發現房地產有了新主人,可在1年(南宋改為3年)內向府衙告狀,要求以原價贖回,重新出賣。除非遭遇天災,親鄰逃荒到外地,無法遍問。房地產交易時,需要有見證人簽字畫押,有買賣合同、納稅證明和府衙公章等,府衙才不予追究。這與現在的房地產經紀人帶領買房者看房很不相同。
明清時期,從事房地產交易的房牙往往要接受監督,并協助征收契稅,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官房牙”。
在一系列房地產交易操作中,房契書寫格式經過歷朝的沉淀,在明清時期已相當成熟和規范。買賣雙方除了交納契稅外,還有府衙契紙的契紙錢、蓋印的頭子錢等稅款。房契簽訂后,房牙與買賣雙方到府衙蓋章,以示合法性。至此,房牙對于這宗交易的責任就算完成。
明清時期,房地產經紀人的職責更加細化,房牙不能像以往那樣浪跡天涯的介紹交易,而是府衙劃定了房牙的活動區域,以便于房牙敏感捕捉和掌握房源信息,也避免出現房牙過多導致無序競爭的局面,并有利于府衙追責。這一規定也使房牙依托劃定區域,與當地人結成人情關系網,了解居民情況,有助于業務展開。而對于劃定區域內未經房牙見證、私下訂立的“白契”,房牙負有清查職責,一旦核實“白契”,房牙可獲得府衙一定的傭金,未查實到的“白契”一經發現,房牙也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房牙的工作一般都是終生性的,也不排除兼職的可能。房牙年老卸任后,還可以通過豐富的房地產交易經驗,充當中保人或說合人,繼續在行業內發揮余熱。
到了民國時期,律師也加入了房地產交易中。1912年,民國政府公布實施了《律師暫行章程》,引進了西方的法律制度,房地產契證上也為律師增加了署名處。
以房牙為代表的房地產經紀人行業,可以說是中國最古老的行業之一,演變到現在,仍然成為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行業。
不論古代還是現在的房地產經紀人,這一群體都背負了一些罵名。古代稱不良經紀人為駔棍,欺詐現象稱為駔詐;“儈”本指撮合買賣的經紀人,但后來逐漸發展成市儈這一貶義詞,用來形容經紀人唯利是圖。古代有些貪心房牙,在合法收入之外,不顧道德約束,還要給買賣雙方找碴出難題,從中獲得不菲利益,猶如吞噬房地產的“白螞蟻”。《清稗類鈔》一針見血地指出:“‘白螞蟻,地皮房屋之掮客也。”
現在,隨著房地產交易量日益擴大,房地產經紀人從業人員隊伍,迅速發展成為一支數以萬計的職業大軍,在房地產開發、銷售、租賃、購買、投資、轉讓和抵押等各類活動過程中,以第三者的獨立身份出現。
一個健康的社會運轉離不開經紀人的工作,經紀人群體也是市場經濟的必然產物。無論是哪個行業的經紀人,首先要遵守行業規則,其次需精通專業知識,用真誠不欺詐的態度和專業的品質服務社會,才能成為社會生產、生活中的健康一環,才能被人們所接受和歡迎。
(據《解放日報》2020年03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