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云
一提到肺炎,很多家長談之色變,這是一種低齡寶寶的高發得疾病,其中由肺炎鏈球菌引起的兒童肺炎最為兇險。近日,8個月大的晗晗在杭州市下城區文暉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接種了全國首個自主研發的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沃安欣,成為浙江省第一個接種該疫苗的寶寶。晗晗媽媽表示,自己的第一個孩子當時因為進口肺炎疫苗缺貨,等有疫苗時又錯過了適合接種的年齡段。這次有了國產13價肺炎疫苗,就馬上帶8個月的的晗晗第一時間接種,及時給寶寶做好保護。
肺炎鏈球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分為90多種血清型,其中20多種可致病。肺炎鏈球菌通常定植于人體鼻咽部,人類是其唯一宿主。肺炎鏈球菌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一般經由呼吸道飛沫或定植菌導致自體感染。肺炎鏈球菌感染患者和無癥狀攜帶者都是傳染源。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所胡昱表示,肺炎鏈球菌潛伏在很多人的鼻咽部,當自身抵抗力變弱時,它就可能會搗亂,導致生病。

嬰幼兒和老年人是抵抗力較弱人群,感染肺炎球菌危險性也相對較高。其中,2歲以下的兒童肺炎球菌性疾病發病率又遠高于其他年齡段人群。據中華預防醫學會發布的《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預防專家共識(2017版)》介紹,我國5歲以下健康或上呼吸道感染兒童中,鼻咽拭子肺炎球菌分離率可達20%~40%。此外,處于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患有鐮狀細胞病(Sickle Cell Disease,SCD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 )感染、慢性心肺病等,人工耳蝸植入者或腦脊液漏,早產兒、低出生體重兒、缺少母乳喂養、營養缺乏、室內空氣污染以及暴露于吸煙環境及多子女的家庭也是肺炎球菌性疾病發病的危險因素。
中華預防醫學會2012年3月進行的一項嬰幼兒父母調查數據顯示,參與調查的1100名被調查者對于肺炎球菌性疾病知識普遍了解不夠,且存在眾多認知盲區,其中一大誤區是以為肺炎鏈球菌只引發肺炎。浙江省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免疫規劃所胡昱副主任醫師表示,“肺炎鏈球菌的破壞本領可比想象得大多了。”當人體免疫力低下時,肺炎鏈球菌就會順著呼吸系統侵襲到下呼吸道,導致一系列侵襲性或非侵襲性肺炎球菌性疾病。傳播或定植的肺炎鏈球菌穿越黏膜屏障,引起非侵襲性疾病,如中耳炎、鼻竇炎和癥狀較輕的肺炎等,嚴重的會進入血流,可引起侵襲性疾病,如腦膜炎、菌血癥、菌血癥性肺炎等。另外,還可導致兒童耳聾、癱瘓、神經缺損、運動障礙、智力低下、癲癇發作等嚴重后遺癥。

1歲1個月的莉莉連續一周高燒39℃~40℃,同時還出現了喘不過氣的難受表現。父母一開始以為只是普通感冒,送到醫院被確診為是由肺炎鏈球菌引起的支氣管肺炎。莉莉的病情嚴重,治療過程中用了幾種抗生素都控制不住,還引發了腦膜炎,一度病危。守在重癥監護室外,父母心急如焚,幾近崩潰。醫生只能不斷用更厲害的抗生素治療,經過近一個月的煎熬,莉莉總算脫離肺炎球菌的魔掌,但是這次嚴重肺炎引起的腦膜炎給小小的她留下了后遺癥,有可能出現聽力損傷、運動障礙,甚至影響智力發育。醫生還表示,萬一莉莉以后再次感染肺炎球菌引起的肺炎等疾病,一般抗生素根本搞不定,這就是臨床上說的“耐藥性”。
為什么5歲以下的兒童感染肺炎鏈球菌會產生如此嚴重的后果?胡昱解釋道,6月齡前寶寶還有從母體得到的抗體,但是6月齡到5周歲,自身的抗體不足,抵抗力處于很弱的狀態,2018年國內住院IPD(侵入性肺炎球菌疾病)兒童病原分析研究結果表明:79.67%的患兒年齡在5周歲以下,5周歲以下各年齡段IPD風險均高于5周歲以上的總和。
另外,耐藥性也是低齡寶寶感染肺炎球菌性疾病后治療效果不佳的突出問題。據臨床統計,治療肺炎球菌性疾病時,5歲以下兒童組耐藥率均顯著高于其他年齡組。2013~2014年北京兒童醫院收集該院14歲以住院患兒肺炎鏈球菌187株(其中侵襲性菌株21株,非侵襲性菌株166株),分別進行藥敏試驗,結果顯示,肺炎鏈球菌對3種及以上抗菌藥物耐藥的比例高達92.9%。這意味著,很多抗生素對治療5歲以下的兒童肺炎球菌性疾病起不到有效作用。
來看一組觸目驚心的數據:據世界衛生組織估算,2017年全球約有540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其中約47.6萬死于肺炎球菌感染。在全球5歲以下兒童疫苗可預防疾病的死亡原因中,肺炎球菌性疾病排第一位。在發展中國家,肺炎球菌性膿毒血癥和腦膜炎的病死率高達20%和50%。在我國,肺炎球菌性疾病是5歲以下兒童死亡的第二位原因,每年約發生174萬例嚴重的肺炎球菌性疾病,其中約有3萬名兒童因此失去生命,大約每17分鐘就會發生一例。
鑒于肺炎球菌的嚴重危害,世界衛生組織(WHO)將它列為需“極高度優先”使用疫苗預防的疾病。胡昱表示,接種疫苗是寶寶獲取“保護力”安全、便捷、有效的方式:將細菌或病毒經適當處理后以無害形式(疫苗)接種人體,使機體免疫系統形成記憶。當真的細菌或病毒侵入人體時,免疫系統能通過回憶反應識別出來,并產生快速的免疫應答,消滅入侵的細菌或病毒,從而使受種者避免因感染而致病。

但是,同樣在中華預防醫學會2012年3月進行的一項嬰幼兒父母調查數據顯示,84%的調查者不知道“預防接種是對抗兒童肺炎球菌疾病的最佳方法之一”。這可能和肺炎疫苗是我國非免疫規劃疫苗有關,很多家長誤以為國家免疫規劃的免費疫苗必須接種,而非免疫規劃的自費疫苗就無所謂了。胡昱表示,事實上,從預防疾病的重要性上說,包括肺炎球菌疫苗在內的非免疫規劃疫苗和免疫規劃疫苗一樣重要。他打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免疫規劃疫苗就像免費的義務教育,非免疫規劃疫苗就像自費的高等教育,孩子需要義務教育,也需要高等教育。”
本文開頭提到的晗晗接種的國產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適應人群是6周齡~5歲(6周歲前一天),可預防由13種血清型肺炎球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如肺炎、腦膜炎等。相比之前的進口疫苗,該疫苗使用范圍更廣,從6周齡到6周歲生日前各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對應的接種方案,家長不用擔心孩子錯過接種時機。需要提醒的是,首次接種最早可以在6周齡,之后各劑間隔2個月。
肺炎球菌性疾病易傳播、致病率高、病死率高、預后差,因此預防勝于治療。最后還要提醒家長的是,即便孩子已經得過普通肺炎或肺炎球菌性疾病,仍然有必要接種13價肺炎球菌疫苗。有接種需求的家長可提前咨詢當地預防接種門診,根據實際情況及時為孩子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