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呈蔚
生活中常會出現手麻的癥狀,有可能預示著一些疾病,尤其是長期、無故出現手麻癥狀。應該如何鑒別和改善呢?
長期手麻須警惕
許多人有過這種體驗:午睡起來后整條手臂麻木,像無數只螞蟻爬過。這種情況下,通常休息5~10分鐘麻木感會逐漸消失。這種生理性的麻木主要是因為不良姿勢所致的局部供血不足,末梢血管的血液流通不暢,或者因為神經受到外力壓迫,如久蹲廁所、誤提重物、睡姿異常等引起。這類麻木一般較輕,對健康影響較小,通常短時間內即能緩解。
但如果長期麻木,或無明顯誘因出現手指的間歇性麻木,或夜間因麻痛而突然醒來,一定要警惕。重慶市中醫骨科醫院筋傷中心主任郭劍華表示,手麻是許多疾病的癥狀之一,除了頸椎病、腕管綜合征等骨傷類疾病會引起手麻外,慢性病、心腦血管疾病也會導致這一癥狀。
6種常見疾病易引起手麻
1.神經根型頸椎病
神經根型頸椎病是一種臨床常見病、多發病,占頸椎病的60%~70%,也是骨傷科常見病之一。神經根型頸椎病是由于頸椎間盤增生、頸椎關節或關節突關節增生、肥大的骨刺向側方突出,刺激或壓迫相應水平的神經根導致的。因此,出現頸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或麻木、以無力為主的癥狀很常見。
郭劍華表示,中醫將其歸為“項痹病”,好發于長期伏案工作、體位不當者;易因勞累、天氣變化,調攝失宜而誘發。
2.腕管綜合征
腕管綜合征指的是由于外傷、勞損等引起的腕部病變或退變,腕管內壓力增高導致正中神經受卡壓所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狀。表現為拇指、食指、中指的麻木疼痛,常有夜間麻醒史,醒后活動可好轉。嚴重者可伴有手部肌肉萎縮,影響手的精細動作。研究認為,過度使用手指,尤其是重復性的活動,如長時間用鼠標或打字等,可造成腕管綜合征。
3.腦卒中
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的人,如果突然發生一側手麻、腳麻,并伴有肢體一過性乏力,則需懷疑是不是腦卒中。
4.糖尿病
雙側手指發麻是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的常見癥狀,發病時常呈對稱性,類似于戴手套或穿襪子的感覺。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不到有效控制,多種并發癥在病程的早期階段即已出現。即使以前無糖尿病史者,長期手麻也應該做糖尿病篩查。
5.中毒癥狀
手麻也可能是慢性酒精中毒性周圍神經病所致。經常酗酒的人,如果出現手足發麻,提示慢性酒精中毒的可能。如果不及時干預,可導致機體多系統功能障礙,甚至出現不可逆的損害。
6.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可造成關節的腫脹痛等,影響血液流通,致使肌肉、韌帶、筋膜和其他組織的營養供給不良,表現為手腳、肩膀、腰等出現酸脹、麻木或疼痛癥狀。
單側手麻的自我評估
當出現單側手麻的癥狀時,我們也可以初步自我評估其原因。
當處于坐位時,如果你出現手麻的癥狀,試著改變頭(頸椎)的位置,如進行頸部的前屈、后伸、側屈或旋轉,如果癥狀沒有任何改變,則手麻的原因可能不是頸椎病變。值得注意的是,對頸椎病導致的手麻,需要找到病變的關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鍛煉和改善。
排除了頸部引起的手麻后,可以將雙手手背相靠,把手腕保持于最大屈曲位,如果60秒內出現橈側3個手指的麻木不適感,則考慮為腕管綜合征。
如果出現雙側對稱性的手麻,則往往是由于相關的內科疾病所致,需要進行相關的檢查進行排查,不可大意。郭劍華提醒,如果經常感覺手麻的話,應及時去醫院,找到病因,必要時需要借助頸椎片、測血糖等輔助檢查,以便進行針對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