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克萍
有患者不能理解,同樣是患有帕金森病,為什么他走得了,我走不了,特別是起步、轉身、通過狹窄通道時容易出現問題,邁不出腳,原地抖動,感到害怕跌倒。這種步態被稱作凍結步態。
帕金森病的癥狀中很常見的一個問題就是步態障礙,表現為行走緩慢、腿發沉、小碎步、慌張步態,還有凍結步態。在帕金森病的中晚期,很多患者會出現凍結步態,這是很常見且極有致殘性的癥狀。
怎樣判斷自己是否被“凍”住了?
凍結步態就是說走路像被凍住了一樣。日常直行時不覺得,但在特定情景中容易被發現:開始走第一步時,從坐位站起來時,通過較窄的門時,轉彎時,行走中碰到障礙物時,甚至在走路的過程中,無緣無故就會出現。所以,凍結步態的表現就像腳被粘在地面上一樣,怎么也邁不動步,并且因為反復嘗試抬腿,會出現雙腿抖動,可一旦邁出了第一步,走起來常常會很順利。
為什么會出現凍結步態?
一會兒能走,一會兒又不能走,這是因為大腦控制運動的“部門”出問題了。它沒有出問題前我們日常執行的動作是不需思考就完成了的,但出問題后就截然不同了。所以才會準備走路的時候腦子反復糾結,到底該邁哪條腿。在一些特定情況下,控制運動的“部門”問題會尤為嚴重,例如碰到障礙物、過窄門時,邁腳的頻率會明顯增加,而步子的幅度明顯縮短,接著,就被“凍”住了。
這些方法可改善凍結步態
視覺刺激
激光引導拐杖:拐杖上的智能激光燈,在地上形成紅光或綠光直線,通過刺激視覺神經,給患者一個邁步提示,踏著有固定距離的紅光直線前行,便改善了患者起步困難、步子僵硬、步距小、不敢跨步的狀況。當然,也可以利用小障礙物,可調節步子高低,患者用跨過障礙物的方式訓練及行走,就不易出現腿抬不高、邁不出步導致凍結步態或引起跌跤了。
虛擬樓梯:利用視覺刺激,給患者以地面上有樓梯的感覺,從而引導患者抬腳,實現順利啟動的作用。患者覺得是在走樓梯,實際上走的是平面,這樣訓練了步距和運動連貫性。也可以自己做簡單的步距線,用稍寬的條帶貼在地面,反復訓練行走,在家里也可實施。此法簡單,距離也可因人而異。不能設置得太窄,否則達不到治療效果,大約30厘米即可。
聲音刺激
節拍器:可產生有節奏的拍子,或者采用節奏感比較強的舞曲,通過聲音刺激,讓患者跟隨節奏行走;也可利用手機、錄音機等方便的設備隨身攜帶播放節拍或音樂,喜歡什么選什么,適應什么用什么。
最后提醒,帕金森病的治療,最重要的還是規律服藥,全程監管,積極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