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凌海市堅持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把提升鄉村治理能力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引領推動民心在基層凝聚、問題在基層解決、服務在基層拓展。257個村務監督委員會立足監督職責定位,充分發揮脫貧攻堅“一線監督員”的作用,成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堅強保障。
健全農村基層民主建設“金規鐵律”。凌海市著力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嚴格落實脫貧攻堅相關政策,強化落實“四議一審兩公開”制度和村級黨務、村務、財務“三務公開”等民主議事決策制度,全市257個行政村全部建立村內事務“問題墻+回音壁”、脫貧攻堅“明白墻”。每次進行村務公開后,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都要召開黨員大會、村民代表大會,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對群眾的疑問及時予以解答,對大多數群眾不贊成的做法堅決予以糾正,將農村各項工作“曬”在陽光下,接受群眾監督。
引發村民議事謀事成事的“智慧碰撞”。“各位鄉親,現在板子上畫的是北京市場農產品價格變動表,這個線代表……”在凌海市閻家鎮山神村寬敞的村民議事大廳里,村黨支部書記郝永德一邊畫圖一邊向鄉親們介紹今年村里準備種植的幾種短期經濟作物的市場走勢。2018年,山神村投入68萬元建成了民主議事大廳,凡是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都要在大會上進行集體商議,一個個金點子相互碰撞,激發脫貧致富的大智慧。近三年來,山神村討論議題230多個,收集有效可行的脫貧致富建議70多條,產生經濟效益約2000萬元,幫助37名村民摘掉了貧困帽子。
凌海市大凌河街道蘭家村黨支部書記王仲梁(右一)就《蘭家村村規民約》向村民代表講解新增條款
得到村級事務民主決策參與者的廣泛認同。今年,凌海市大凌河街道蘭家村“兩委”發動全村人對《蘭家村村規民約》進行了第七次修改。在近一個月的時間里,村“兩委”班子成員帶領全村44名黨員,向本村7個村民小組385戶村民逐家逐戶遞送了《村規民約修改意見征求表》,收到意見建議38條,新增內容14條(其中涉及幫扶貧困村民的有8條),修改原項目18條,刪除3條。《蘭家村村規民約》現已成為蘭家村人廣泛認同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村民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和自我約束的能力不斷提高,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美好家園正在成為蘭家村村民的自覺行動。
如今,凌海市257個行政村全部制定了村規民約,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促進了社會和諧穩定。
完成現代化治理下幫扶的“精確制導”。在幫扶困難群眾的過程中,凌海市堅持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作用,因村因戶因人施策,為村民提供全方位的脫貧服務。為確保脫貧攻堅的精準度,凌海市充分利用新型農村服務網格化體系,部署468名農村網格員對全市468個農村網格所轄的貧困戶開展重新統計登記,確保建檔立卡貧困戶識別精準、幫扶舉措精準、包保責任精準。目前,凌海市已有2999戶貧困戶成功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