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石家莊市婦幼保健院,河北 石家莊)
哮喘是小兒常見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小兒哮喘多見于3~5歲的兒童,表現為氣促、咳嗽、呼吸不暢等,死亡率較高,目前對于該病只能緩解,無法根治,給患兒的家庭帶來了嚴重的影響,臨床上常用藥物治療[1]。為探究中西醫結合療法在小兒哮喘病急性發作期的治療效果,本研究選擇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30例小兒哮喘病急性發作患兒參與實驗,現報道如下。
選擇我院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30例小兒哮喘病急性發作患兒參與實驗,按先后順序,把患兒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患兒各65例,其中對照組患兒男33例,女32例;年齡1~8歲,平均(3.56±1.12)歲;觀察組患兒男32例,女33例;年齡1~8歲,平均(3.87±1.08)歲。對比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P>0.05),有可比性。
入選標準:符合哮喘急性發作的診斷標準,所有患兒均同意并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器官功能不全,精神狀態不能配合觀察,全身免疫性疾病。
給予對照組患兒西藥治療,包括吸氧、抗感染等,另外給予患兒富馬酸酮替芬片(常州制藥廠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2024643)治療,1片 /次,2次 /d,早晚口服[2]。給予觀察組患兒中西醫結合治療,除了上述治療外還需要給予患兒參苓白術散加味治療,將太子參、黃芪、薏苡仁、炙甘草、防風、山藥、焦山楂、白術等中藥水煎,1份/d,2次/d[3]。
比較兩組患兒的FEV1、PEF、FVC、FEV1/FVC。觀察兩組患兒的癥狀消失時間,包括喘息、咳嗽、肺部哮鳴音等。評估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
數據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統計處理,計量資料、計數資料分別用t和χ2檢驗,并分別用(±s)(%)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兒的FEV1、PEF、FVC、FEV1/FVC等指標均低于觀察組患兒,兩組患兒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兒的FEV1、PEF、FVC、FEV1/FVC(±s)

表1 比較兩組患兒的FEV1、PEF、FVC、FEV1/FVC(±s)
組別 例數 FEV1(L) PEF(%) FVC(L) FEV1/FVC(%)觀察組 65 0.89±0.24 4.87±1.65 1.87±0.59 79.13±6.97對照組 65 0.63±0.19 3.11±0.86 1.49±0.43 64.31±7.56 t 6.848 7.626 4.196 11.620 P 0.000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患兒的喘息、咳嗽、肺部哮鳴音等癥狀消失時間均快于對照組患兒,兩組患兒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觀察兩組患兒的癥狀消失時間(±s, d)

表2 觀察兩組患兒的癥狀消失時間(±s, d)
組別 例數 喘息 咳嗽 肺部哮鳴音觀察組 65 1.61±0.43 3.11±0.78 3.37±0.81對照組 65 3.07±0.74 5.98±1.26 4.58±1.12 t 13.753 15.179 7.035 P 0.000 0.000 0.000
觀察組患兒的總效率(96.92%)高于對照組患兒的總效率(86.15%),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評估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n(%)]
小兒哮喘急性發作是兒科常見病,表現為呼吸困難、反復咳嗽等,對呼吸系統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影響患兒的生長,應及時治療[4-5]。臨床上多用西藥治療,如富馬酸酮替芬片,取得了一定的臨床治療效果。富馬酸酮替芬片能增強患兒肺功能,改善患兒喘息、咳嗽等癥狀,復發率低,但也有一定的不良反應,如惡心、頭痛、口干、嗜睡等,由于患兒年齡較小,所以依從性差,再加上需要長期治療,易產生耐藥性,嚴重影響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6-7]。
哮喘屬于氣道慢性炎癥反應性疾病,因此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炎性細胞[8]。與西藥的藥效相比,中藥藥性更為溫和,中醫著重于從病因上治療,可緩解各器官的負擔,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9]。太子參常用于脾虛體倦、肺燥干咳,可補氣生津;黃芪能溫肺定喘、益氣健脾;薏苡仁有清熱排膿、利尿、鎮咳等功效;炙甘草可益氣滋陰,通陽復脈,鎮咳祛痰;防風可用于祛風解表,止痙;山藥具有滋養強壯、補中益氣、增強人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可治療肺虛咳嗽、脾虛腹瀉等;焦山楂可消積開胃、活血散瘀;白術可除濕益燥,和中益氣,強脾胃。可將中西藥結合治療,產生協調作用,有利于患兒哮喘的恢復。
本研究顯示,采取西藥治療患兒的FEV1、PEF、FVC、FEV1/FVC等指標均低于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患兒,兩組患兒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患兒的喘息、咳嗽、肺部哮鳴音等癥狀消失時間均快于采取西藥治療的患兒,兩組患兒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采取中西醫結合治療患兒的總效率(96.92%)高于采取西藥治療患兒的總效率(86.15%),兩組數據差異顯著(P<0.05),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中西醫結合療法在小兒哮喘病急性發作期的臨床意義重大,能改善患兒的FEV1、PEF、FVC、FEV1/FVC等指標,緩解患兒的喘息、咳嗽、肺部哮鳴音等癥狀,效果顯著且安全性高,有利于患兒的康復,值得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