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如拉
(內蒙古赤峰市阿魯科爾沁旗蒙醫醫院,內蒙古 赤峰)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一種,主要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引起,病因與高血壓、糖尿病、飲酒、年齡等因素存在聯系,患者可出現出汗、發熱、胸痛、頭暈等癥狀,病情嚴重還可出現猝死[1-2]。冠心病在臨床上主要予以藥物治療,同時還需要配合相應護理,改善患者預后[3]。我院就優質護理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應用價值進行探討,報道如下。
此次研究所納入的冠心病患者均自2017年1月到2019年1月份收治患者中選擇,抽選量為80例,抽選對象均通過研究納入、排除標準。之中40例組成參照組,施予常規護理;余下40例組成觀察組,施予優質護理。參照組內,男29例,女11例,年齡分布集合為44~79歲,平均(60.12±0.21)歲。病程為1~13年,平均(6.21±0.21)年。觀察組內,男26例,女14例,年齡分布集合為41~80歲,平均(61.02±0.18)歲。病程為1~12年,平均(6.12±0.16)年。納入對象的信息資料經上傳處理,計算結果顯示P>0.05,符合研究公平性。
納入標準:患者經心臟超聲、心電圖檢查,均確診為冠心病;患者存在心前區放射性疼痛,伴有心悸、氣短、胸悶以及出汗等;患者知情且同意參與此次研究。
排除標準:患者存在急性心肌梗死、惡性心律失常以及其余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存在嚴重精神障礙。
參照組患者予以常規護理,咨詢和了解患者病史以及病情,做好對患者的病情監測,記錄患者藥物治療情況,做好病房清潔,保持室內環境舒適,加強與患者的交流,予以患者心理疏導。
觀察組患者予以優質護理,具體內容如下。
(1)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加強與患者以及家屬的交流,對患者以及家屬說明冠心病的相關疾病知識以及治療流程,提高患者對病情的了解。結合患者文化水平,采取視頻、手冊等方式加強對患者的宣教。
(2)心理疏導:護理人員在與患者的交流過程中,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傾聽患者存在的問題,并予以解釋和說明,介紹成功案例,提高患者的治療信心,加強對患者的內心開導,并與患者家屬配合,做好對患者情緒的安撫。
(3)運動干預:鼓勵患者參與運動鍛煉,改善患者體質,使患者心態情緒得到放松。可鼓勵患者適當進行戶外散步、太極拳、小跑等,結合患者實際情況調整運動量以及運動強度。
(4)飲食指導:做好對患者日常飲食的指導,記錄患者每日食譜,飲食以低鹽、低脂、高蛋白且清淡為主,嚴禁食用刺激性食物,鼓勵患者多食用果蔬,改善機體免疫力。
(5)生活指導:對患者日常生活予以指導,糾正患者不良的生活習慣,維持良好作息,指導患者遵醫囑服藥。
(6)出院指導:出院后定期與患者、家屬進行聯系,了解患者出院后用藥情況以及具體病情,指導患者按時用藥,定期進行復查。定期對患者進行上門回訪,依據患者實際情況對用藥方案進行調整。
觀察兩組患者病情癥狀,記錄心絞痛每天發作次數、心絞痛持續時間,并對組間數據進行比較。
對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進行評測,包括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情況、飲食控制,并做好組間數據比較。
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了解患者對此次護理工作的持有態度,包括滿意、較滿意以及不滿意,總滿意度=滿意度+較滿意度。
統計工作使用SPSS 15.0軟件,合理挑選數據集剖析整體效果,一切假設檢驗均采用雙側查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計數數據參照χ2檢驗,數據以率(%)的形式表述;計量資料參照t檢驗,數據以均數±標準差(±s)的形式表述。
觀察組的心絞痛發作次數、心絞痛持續時間優于參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病情發作情況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病情發作情況比較(±s)
組別 例數 心絞痛發作次數(次/d) 心絞痛持續時間(min)觀察組 40 6.01±0.21 2.11±0.24參照組 40 13.21±0.19 4.78±0.19
干預前患者生活質量評測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較參照組更高,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s, 分)

表2 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s, 分)
組別 例數 時間 軀體功能 社會功能 心理情況 飲食控制觀察組 40 干預前 71.02±0.21 64.21±0.28 52.10±1.02 60.14±0.53干預后 95.12±0.18 88.14±0.62 78.24±1.09 87.21±0.52參照組 40 干預前 71.13±0.19 63.41±0.16 52.32±0.97 60.19±0.24干預后 83.11±0.19 74.21±0.10 62.31±1.08 73.42±0.81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較參照組更高,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
冠心病在臨床上具有較多誘因,治療不及時可對患者正常生活造成影響,病情嚴重還可導致心絞痛或猝死,對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4-5]。針對冠心病患者的治療,臨床上還需要予以相應的護理干預,我院對冠心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的心絞痛發作次數、心絞痛持續時間優于參照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患者生活質量評測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生活質量各項指標較參照組更高,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較參照組更高,組間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是因為,優質護理服務全面,對患者生理、心理等各個領域均有顧及,通過健康教育提高了患者的認知,配合心理疏導和運動指導,使患者心態保持放松,促進患者恢復,同時對患者日常生活予以指導,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患者生活質量[6-8]。
綜上所述,對冠心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可改善患者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