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志偉,陳 艷,葉正茂,于 瑞,王 路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廣東 廣州 510260)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健康的要求日益提高,這也在某種程度上加劇了醫患關系緊張。如何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已成為擺在我國醫療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難題。康復治療是多種疾病的重要治療手段,治療師與患者的接觸十分密切,正確處理醫患關系,成為一位合格的治療師必須掌握的技能[1]。提高醫患溝通能力是醫學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醫學生成長的必經之路[2]。本研究在康復科臨床教學中采用提高醫患溝通技能的方式,觀察其對實習生的影響,現報告如下。
將2018年4月至2019年6月于我院康復科實習的78名學生隨機分為觀察組(39名)與對照組(39名),其中,男性36名,女性42名,年齡(21.4±0.5)歲,12人為大專學歷,66人為本科學歷。兩組實習生年齡、性別及學歷等資料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進行臨床帶教,即實習生跟隨帶教教師學習并在教師指導下完成臨床工作。根據教學計劃,實習生在康復科各崗位實習輪轉,由每個崗位的康復治療師帶教,教師按照教學大綱要求安排實習內容,實習周期均為45周。觀察組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融入醫患溝通技能培養。具體實施為:(1)通過入科教育學習醫患溝通技巧。由科室主任介紹康復科醫患關系特點、醫患關系處理技巧以及注意事項,引起實習生重視。(2)定期開設實習生醫患溝通技巧小課堂,包括患者康復心理學、醫學人文精神培養等課程,讓學生對醫患溝通與處理有一個全面的認識。(3)帶教教師密切關注學生情況,對學生在臨床操作過程中的醫患溝通情況進行點評。(4)情景教學。由實習生扮演患者與治療師,體會患者心理,從而尋找正確處理醫患關系的方法與技巧。
(1)實習生滿意度。實習結束后,采用自制調查問卷了解兩組實習滿意度,包括非常滿意、滿意、一般和不滿意4個等級。(2)出科考試成績。包括理論考試成績和操作考核成績。理論考試內容包括康復技術概念、常用評估方法、康復常用技術要點、康復科常見疾病處理。閉卷考試,滿分100分。操作考核內容包括與患者溝通能力、基本技術操作要領、評估分析能力、應急處理能力4項、每項25分,滿分100分。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率(%)表示,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進行計量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進行計數資料比較,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實習生滿意率為97.44%,對照組實習生滿意率為76.92%,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實習生滿意度比較(n)
觀察組理論考試與操作考核成績均優于對照組(P<0.0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理論考試與操作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2 兩組理論考試與操作考核成績比較(±s,分)
組別 理論考試79.87±3.29 74.15±2.84 8.207<0.01 n觀察組對照組36 36 t值P操作考核84.74±2.37 76.87±3.42 11.816<0.01
康復治療學是一門新興學科,康復治療技術的發展,為很多慢性病、殘疾患者帶來福音[3]。康復過程中的醫患溝通要以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為前提,以患者為中心以豐富的醫療知識和技能為基礎,以促進情感交流為紐帶,以多學科合作為準則,以規范醫療行為為保證[4]。良好的溝通是治療師與患者之間的潤滑劑,也是一種有效的心理康復手段,因此學會有效溝通對提高患者生命質量、治療依從性、康復治療效果非常重要[5]。
治療中,患者與治療師接觸時間較長,需要相互配合。康復治療的對象是長期患病或者需要長期治療的患者,其心理問題突出,如果治療師和患者溝通不暢,極有可能引發醫患矛盾[6]。良好的溝通可以讓治療更加順暢,患者更加配合,治療效果更佳[7]。從滿意度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注重醫患溝通技能培養的觀察組實習生滿意度比對照組高,兩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掌握醫患溝通技能的實習生能快速進入治療師角色,溝通過程中更容易取得患者信任,便于開展治療。通過有效的醫患溝通,觀察組實習生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與患者的理解,增強了自信心,治療效果也隨之提高,為日后開展臨床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本研究中,觀察組實習生在臨床工作中更注重醫患之間的溝通,能更快評估患者的感受與療效,并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提高療效。康復治療技術水平的提高,需要大量的臨床實踐,與患者溝通良好,能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對提升技術水平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以上結果充分說明在臨床工作中注重培養實習生醫患溝通能力能提高其實習效果,達到實習要求。
本研究中,通過早期入科教育,讓實習生充分了解醫患溝通的重要性,將醫患溝通能力培養與專業技能學習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為了讓實習生掌握醫患溝通技巧,我們定期開設醫患溝通技能培養小課堂。除了可提高實習生對醫患溝通的關注度、傳授醫患溝通技巧外,還可以培養醫學生人文素養。人文素養是保證醫患關系和諧的基礎,提升學生人文素養勢在必行[8]。要在實際工作中發現并指出實習生存在的問題,發揮實習生主觀能動性,使實習生掌握醫患溝通技巧。通過情景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操作能力、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增強學生醫患溝通能力,理解患者的處境與想法,體現人文關懷[9]。
綜上所述,在臨床實習教學中融入醫患溝通技能培養,能有效提高實習生對康復理論及操作技能的掌握,提高實習生滿意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