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斌
(山西省交通科技研發有限公司,山西省交通運輸安全應急保障技術中心(有限公司),交通安全與應急保障技術山西省重點實驗室,山西 太原 030032)
十二五期間,隨著我國公路基礎設施的大規模建設及完成,水泥路面養護逐漸受到重視,如何科學制定養護決策,成為當前面臨的一項重要議題。但作為基礎數據支撐的水泥路面使用性能評定,依然存在一些現實問題:我國現行技術標準[1]對水泥路面損壞類型嚴重程度的劃分標準不統一,如水泥路面裂縫、板角斷裂等損壞類型的嚴重程度按“輕、中和重”3個檔次劃分,而錯臺、接縫料損壞等損壞類型的嚴重程度按“輕和重”兩個檔次劃分;此外,不同嚴重程度的判定標準也不統一,如水泥路面裂縫按“寬度”定量判定,而接縫料損壞卻是定性判定。因此,有必要對國內外水泥路面損壞類型的嚴重程度類別劃分及其閾值判定標準進行研究,從而提出適用于我國水泥路面的損壞程度及其判定標準。
從世界范圍來看,美國、英國和南非等國家的水泥路面損壞評價體系一定程度上能夠代表國際上水泥路面損壞評價的技術水平。因此,本文主要基于中國、美國、英國和南非的水泥路面評價體系[1-5],采用元分析方法對損壞程度及判定標準進行對比分析,詳見表1(見21頁)。元分析統計方法是對眾多現有實證文獻的再次統計,通過對相關文獻中的數據再加工,獲取較為客觀、準確、實用的研究成果。
對比分析國內外水泥路面損壞程度及其判定標準,可以看出以下兩點:
a)對于水泥混凝土損壞程度的評定,我國多數損壞類型如裂縫、板角斷裂和邊角剝落等采用“輕、中和重”3個損壞程度評定,接縫料損壞和錯臺采用“輕和重”兩個損壞程度評定;英國UKPMS采用“輕和重”兩個損壞程度評定;美國是按“輕、中和重”3個損壞程度評定;南非是按“1、2、3、4、5”五個損壞程度評定。
b)某些損壞類型如板面龜裂(裂紋)和“D”型裂縫,我國還沒有專門考慮,但由于具有代表性,應納入我國水泥路面評價體系;某些損壞類型如破碎板,由于容易和縱、橫向裂縫混淆和重復,可以考慮剔除。美國FHWA考慮的損壞類型比較完整,英國UKPMS和南非考慮的損壞類型也比較完整,只是不少的損壞類型是合在一起考慮的,如唧泥在錯臺評定時考慮,路表剝落包括剝落、脫落等。
根據前文對比分析結果,本文在提出我國水泥路面損壞程度及其判定標準時考慮了以下3個因素:
a)路面損壞程度劃分類別 若水泥路面損壞程度檔次太少,過渡太突然,不便于制定合理的養護措施;若水泥路面損壞程度檔次太多,劃分太瑣碎,不能反映不同損壞嚴重程度對水泥路面使用性能影響的內在差異。因此,本文推薦在水泥路面損壞程度劃分時,統一按“輕、中、重”3個檔次評定比較合理。
b)路面損壞程度閾值判定標準 不僅要考慮人工評定的現實考慮,還要兼顧自動化檢測需求。所選定的判定標準要客觀、可丈量,如采用長度、寬度、深度和面積等幾何尺寸指標。

表1 國內外水泥路面損壞程度及其判定標準
c)路面損壞程度判定水平 我國的水泥路面損壞程度判定標準比其他國家的標準要嚴。但標準越嚴,對路面性能的要求就越高,必然導致養護頻率和養護成本攀升;但如果標準寬松,也可能錯過最佳的水泥路面養護時機,同樣會提高養護成本。
本文采用元分析方法,對比分析了4個代表性國家水泥路面損壞的嚴重程度劃分方法及其閾值判定標準,并結合上述3個因素,提出了適用于我國水泥路面的損壞程度及其判定標準,詳見表2。

表2 推薦的水泥路面損壞程度及其判定標準
本文通過對比分析中國、美國、英國和南非4個代表性國家的水泥路面損壞程度劃分方法及其閾值判定標準,得出以下兩個主要結論:
a)我國現行技術標準對水泥路面損壞程度的劃分類別及其閾值判定標準不統一,為便于管理者科學制定養護決策,也便于一線作業人員應用,應將水泥路面損壞程度統一按“輕、中、重”3個檔次劃分,閾值判定標準統一采用“長度、寬度、深度、面積”等可量化的幾何尺寸指標。
b)本文提出了適用于我國的水泥路面損壞程度及其判定標準,既能為養護決策人員提供統一、準確的路面性能基礎信息,又便于實現自動化的定量評價,對于提高養護決策水平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