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燕
不得不承認,大部分運動員是有運動天賦的,而有些人再怎么努力,也注定無法成為科比。但是,有些人在參與體育運動時往往會自帶外掛,即使運動天賦不足,也可以成為灌籃高手,謝恩·維格托南就是其中之一。
謝恩是一名工程師兼視頻主播,他很喜歡打籃球,但運動天賦實在有限,每次投籃的命中率都低得可憐。運動天賦不夠,就用科技來湊!為了增加自己打籃球時的投籃命中率,謝恩設計了一個“100%命中籃板”——不管用什么姿勢投籃,只要將球投擲到籃板上,就能通過彈射讓籃球入筐。
太神奇了!既然名為“100%命中籃板”,奧秘自然就在籃板上。這個籃板看似普通,但是轉換視角后,你會發現它有一個明顯的弧度,球只有砸到有弧度的籃板上,才能被彈進筐內。也就是說,正是籃板有了弧度,才能實現100%的命中率。
為了找出弧度合適的傾斜角度,謝恩進行了大量的運算。謝恩在電腦上不斷地模擬投籃,從一個點投籃,球可以砸到籃板的任何地方,可能進球的角度也有很多,這樣運算就會得到一些數據。然后換位置,又會得到更多數據。謝恩不斷換位置,不斷收集數據,最后對比不同位置,尋找進球時彈射的相似點,而這就是籃板要設置的角度和區域。在這一過程中,謝恩大概模擬了上千萬次的投籃,寫了無數個代碼,然后一次次地運行,以此來不斷精確、對比、重合出最理想的弧度。最后,謝恩得到了一個“100%命中籃板”的模型圖。
有了模型圖后,接下來就是想辦法把它制作出來。謝恩用松木條嘗試設計零件的造型,然后利用設計的數據對木條進行加工,很快就得到了所有零件。接著,謝恩動手開始拼裝,盡管大部分木條之間的拼接嚴絲合縫,但也有些位置存在縫隙,利用專業泡沫抹平后,“100%命中籃板”就完成了。
看著成品,謝恩感慨萬千。從產品邏輯設計到物理彈射軌道設計,到編程,再到設計模具,最后動手制作成功。步驟煩瑣,每一個環節都不容
易。然而,實驗之后
的首戰戰績讓所有人目瞪口
呆——一個球
都沒有投進。
別說謝恩,就連他的朋友們都泄了氣,白白忙活了這么久!然而,謝恩卻大笑起來,接著冷靜地說:“所有的球都沒有投進去,這其實正是解決問題的關鍵。”謝恩回溯了設計方案,很快就找到了問題所在,他在計算的時候,只考慮把球看做是一個點,忽略了球的半徑。調整這個問題后,真正的“100%命中籃板”出爐了,成功率非常高。
就在大家感覺神奇的時候,謝恩帶著他的“100%命中籃板2.0”來了。同樣號稱百發百中,但這次更厲害,閉著眼睛都能扔進——在球砸過來的瞬間,籃板會主動位移,把球引導入筐。如果說1.0版本是物理玩法,用物理形狀給出進球的答案,然后投球者自己投出解題過程,那么2.0版本則是智能機械玩法,讓籃板自己解題,自己求出答案。
這套設備的優勢是足夠智能,它能夠追蹤球的運動軌跡,然后讓籃板做出判斷。最有趣的是,系統支持面部識別功能,能夠分辨是誰在投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