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劉媛 本報記者 丁潔蕓
就在韓國疫情出現反彈之際,本該忙碌在抗疫前線的部分醫生卻在26日展開了新一輪的罷診。韓聯社26日稱,罷診醫生要求政府撤回有關醫學院擴招、興辦公立醫科大學、扶植遠程醫療等政策,并展開集體行動。對于醫生的這些訴求,韓國政府方面卻表示不能接受。韓國保健福祉部長官、總理甚至總統紛紛作出強硬表態,要求醫生即刻復崗。
韓國政府7月發布醫學院擴招等方案,不過該方案隨即遭到大韓醫師協會(簡稱醫協)的反對。他們認為,韓國的醫療可達性較高,無須擴招,即使擴招,也會造成醫生在非首都圈地區結束義務服役后,更加集中在首都圈的情況,無助于解決問題。本月7日,韓國實習醫生協會率先罷工,并舉行抗議活動。他們認為韓國醫護人手充足,需要的是提高薪酬,擴招只會導致醫生之間競爭更激烈,無助于緩解各地區醫療基礎設施之間的差距。一周后即14日,大韓醫師協會展開總罷工。24日,醫協相關人士與總理丁世均以及保健福祉部人士會面,但由于前者堅持要求全面取消政策,會面未能縮小雙方的分歧。
在此次第二輪總罷工開始前,據大韓醫師協會和保健福祉部消息,醫協會長崔大集(音譯)25日晚至26日凌晨與保健福祉部長官樸凌厚進行了非正式對話,就“不單方面推進擴招等政策”等相關內容達成臨時協議。雙方原本已商定各退一步,即在新冠疫情穩定前,政府暫停推進醫學院擴招政策,而醫界則暫停罷診,但由于大韓實習醫生協會反對這項臨時協議,談判最終破裂。
在一些醫生26日如期發起罷診后,韓國政府的態度也變得強硬起來。韓聯社稱,韓國政府26日決定向首都圈所在的95家醫院所屬實習醫生和職業醫生下達復崗命令。無正當理由違令者可能會被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00萬韓元(約合人民幣18萬元)的罰金,或被暫時吊銷從醫執照。報道稱,保健福祉部要求醫界考慮疫情形勢,以配合抗疫為重,并表示將嚴正應對這次罷診行動。樸凌厚說,若各地方政府認定醫療機構罷診參與率超過10%,將對診療造成影響時,相應衛生站可下達復診行政命令。政府還將為此構建應急診療系統。
與此同時,醫界也很快就政府的命令作出回應。崔大集26日在醫協動員大會上將政府的復崗命令稱為“惡法”,并進行強烈反駁。“政府的復崗令是否定醫生進行集體活動權利的惡法”,崔大集認為,這種違憲的措施必須被廢除。崔大集進一步表示,只要有一個醫生因為沒有響應政府的復崗令而被處罰等,協會所有的會員會用無限期罷診的方式進行強烈抗議。此外,崔大集還在自己的臉書上再次敦促醫生們不要屈服于政府,“斗爭到底”。
隨著罷診風波不斷擴大,韓國政府高層也開始出來表態。韓國國務總理丁世均26日表示,罷診參與人員應立即根據政府的行政命令返崗復診。丁世均表示,國民不接受以患者生命作賭注的集體罷診行動,并對談判破裂表示深感遺憾。當天晚些時候,韓國總統文在寅也親自下達指示,要求有關部門依法予以嚴厲處理。文在寅要求有關部門啟動行之有效的緊急醫療計劃,避免罷診導致醫療現場出現空白,同時繼續爭取與醫界對話協商解決問題。
雖然政府態度明確,但韓國朝野意見不一。韓聯社稱,執政黨甚至提出吊銷執照,暗示將對參與罷診的醫生采取強硬措施,不過在野黨未來統合黨認為是草率的政策引發了罷工,并把矛頭指向政府和執政黨。韓國媒體也對此事持續關注。韓國多家主流媒體多次發表評論,呼吁醫生停止罷診。也有部分保守媒體支持醫協。但隨著近日韓國疫情的惡化,輿論的風向也出現變化。由于這次特殊時期的罷診關系到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青瓦臺網站請愿系統上出現了批評醫協和醫生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