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墨

這些年,國內上映的職業劇不少見。但諸如《親愛的翻譯官》《我的真朋友》一類,雖也掛著“職業劇”的招牌,卻看不到女主角任何職業素養和技能,所謂的成功都依附于男性,不過是時裝版的宮廷女子圖鑒。想要看看真正的職業劇,不如回到20年前。20世紀90年代的TVB(香港無線電視臺)塑造了一批真正的職業女性,她們專注于自己的專業,生活中永遠體面、有控制感。而今已是2020年,屏幕上展現的女性觀反而有所不及。
時隔20年,每當話題涉及到職業女性,最常見的名字依然是聶寶言。就算沒看過《鑒證實錄》,也可能通過各種渠道見過這位法醫的動圖:一身黑色套裝,長臉細眉,面無表情地撩起警戒線,俯下身去檢查各種狀態的尸體。因為這樣一個女性角色,法醫這個冷僻、神秘甚至帶點恐怖色彩的職業成了很多女孩的向往。扮演聶寶言的陳慧珊開創了一種審美,清淡的眉眼,并不精致的輪廓,勝在有一種職業女性的氣質。她的美不通過女性化的外表展現,而是蘊含在角色本身的專注和熱忱里。
職業美大于女性美,這幾乎是TVB職業女性的共同特征。比起外形,職業女性的魅力更多地來自對職業的信念感。聶寶言說:“一個人最要緊的是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我很清楚我的工作,是驗出每一位死者真正的死因,不能讓他們死得不明不白。”案件中,聶寶言接觸到的幾個死者都是熟人,但她從來沒有過激的表現,即便難過,也能迅速收拾情緒,在現場、在手術臺上揭開死亡的秘密。對于她們來說,職業屬性是高于一切的。在職業女性這個詞組里,首先是職業,然后才是女性。
職場之外,90年代的TVB職業女性們展現了一種活法:上班認真工作,下班泡泡酒吧,在高檔餐廳約會,和朋友相聚打球,心情不好就在海邊吹吹風。在TVB職業劇中,很少有故作矜持的橋段。女性們不需要用男性的追求和打動來給自己安全感。戀愛腦和狗血劇情,不存在的。
《刑事偵緝檔案IV》中武俏君與徐飛的愛情至今令很多劇迷耿耿于懷,兩人的關系里,一直是女方在主動付出。有一次兩人鬧別扭,在繁華的街頭隔著一條斑馬線對望,信號燈要變的最后幾秒鐘,武俏君奔向了徐飛那邊。武俏君的愛情并不因主動而卑微,她從不崩潰或失態,永遠留有一份體面。兩人最終分手,徐飛皺眉不舍,武俏君則微笑著告訴他:“這個世界除了愛情之外,還有很多別的東西。”
在港劇的定義中,強大并不等同于世俗的成功,而是一種獨立和樂觀。《刑事偵緝檔案IV》中的文婉蘭,從沒有主見到想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鑒證實錄》中的小棠菜,為了買房子省吃儉用,感情受挫依然用力生活。《陀槍師姐》中的娥姐,與丈夫離婚后,獨自帶著兒子生活,從文職警察一路訓練考上了配槍女警。與近年《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依靠男人“上岸”不同,娥姐告訴想為自己牽線的介紹人:“我沒男人真的不會死的。”
有人說,看TVB長大的女孩是幸運的,她們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令自己舒適的位置。因為她們無論是哪一款,都已經在劇集中看到過相應的范本。TVB的女性們提供了最實用的生活觀,在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上,簡單、明快、高效。她們不沉浸在自己的情緒里,也不過多介入別人的生活。這幾乎是港劇里人與人交往的共識,沒有大包大攬扛起另一個人生活的橋段,朋友間的關心點到為止,所有的事最終還是要當事人自己拿主意。
在TVB演了很多年職業女性的陳慧珊曾被嘲笑皮膚松弛現老態,但最近,陳慧珊又擁有了一個新的身份:主持人。在修習了兒童教育學并獲得博士學位后,她制作了一檔探討教育與壓力的訪談節目《放學后》。或許這就是生活真實的樣子,大女主不一定總會贏,但是永遠不會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