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農
有的人一次購買很多肉,吃不完就統統放進冰箱的冷凍室,不管放置多長時間,直接把冰箱的冷凍室當成了“萬能保險箱”。那么,肉類被凍在冰箱的冷凍室中的保質期究竟有多長時間呢?吃凍肉健康嗎?
豬肉、牛肉和羊肉的保質期為10~12個月,瘦肉比肥肉保存時間長一些;雞肉、鴨肉、鵝肉和鴿肉的保質期則稍短,為8~10個月。
從數據上來看,肉類可以冷凍數月甚至一年之久,但在現實生活中,貯藏肉類的“完美狀態”往往很難達到。從超市購買的肉在銷售過程中容易受到細菌污染,原料很難保證新鮮。
另外,家用冰箱門會發生經常開關、突然斷電等情況,都會使冰箱溫度發生波動,影響肉的保質期。
從食品安全方面來說,久凍肉解凍時,被破壞的組織細胞會滲出大量的蛋白質和水分,肉很容易滋生細菌。細菌會分解肉中的蛋白質、脂肪,產生大量對人體有害的分解產物。
另外,凍肉還會增加人衰老風險。由于氧化反應,久凍的瘦肉顏色會逐漸從紅色變成褐色,肥肉會逐漸發黃,不僅風味變差,還會產生加速人體衰老的脂肪氧化產物。
不僅如此,長期冷凍的肉類在營養方面也會大打折扣。久凍肉的冷凍時間越久,維生素的損失越大,特別是B族維生素。
在口感方面,相信很多人會發現長期冷凍的肉口感不佳,新鮮肉的細胞含水量較多,纖維較豐富,因此口感嫩滑多汁;冷凍時,肉中的水分會升華;解凍時,由于滲透壓作用,細胞中剩余的水分還會流出來,導致肉口感發硬發柴,鮮味喪失。
(據《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