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冰
7月的午后,街道炙熱。我和兒子各握一個冰激凌,面對面坐在銀行靠窗的位置,我們都心煩意亂,我是因為工作有些小麻煩,還因他試卷上潦草的字跡、一切都無所謂的態度;他是因為老師再次跟我提起他的浮躁、總是一知半解就放棄深入學習。我們爭吵、辯論,無濟于事。我說:“我和你都覺得生活不如意,那我們就找個地方,安靜地看別人的生活,堅持半個小時,不說話。”其實,我有目的,老師建議我讓孩子每天靜坐一會,鍛煉他的靜力和穩重,我想我也需要安靜。
銀行在小坡上,視野開闊,對面是高檔小區和連鎖超市。我們的眼睛漫無目的地掃視著烈日下的街道。我們看到小區門口崗亭里的保安一直軍姿狀站立,雕塑一般;有推銷員被小區保安趕出來;大媽在大樹底下獨舞,身姿綽約優美……我和兒子沉默著,他的表情豐富,有時驚愕,有時疑惑,有時好奇。半個小時過去,我們開始討論保安站立的崗亭有空調嗎?推銷員一天能成功幾單?大媽身姿那樣好看,是因為跳舞嗎?我們走出去,證實崗亭沒有空調,保安小哥汗流浹背;大媽退休后學跳舞,每天堅持練習,如今已在多家電視臺錄制舞蹈節目;至于那個推銷員,已經走遠,我們無法知道他一天能成功幾單,兒子說:“也許一單都沒有吧。”我說:“應該也有幾單,你看他一直挺著腰往前走。”那天,半個小時的靜音時間,我和兒子零交流,但又從所未有的交流豐富。我們剛才的那些郁悶與摩擦仿佛被一種靜力蒸發掉,得以能夠平心靜氣地商討,然后各自忙碌,氣流順暢。
從此,我和兒子、老公幾乎每天都會堅持這樣半個小時以上的靜音模式,關掉手機,去往天橋、樓頂、陽臺、菜市場入口等地方,什么也不做,只是靜看,看人,看車,看天空,看街道。每天我們幾乎都有新發現,哪家店生意好,那里的店員怎樣;出入菜市場的都是些什么人,有著怎樣的表情;那個在菜攤旁寫字的孩子成績如何?然后我們會分享各自的發現,一起悄悄去印證,很開心。冷靜的眼睛安靜地觀賞火熱生活,能感受到各種豐富滋味與氣質,會從眾多的表現與其對應的命運里,有所感,有所悟,再來反觀自己的學習、工作、生活,從而主動選擇合適的方式。
慢慢地,一家人都迷上了靜音時段。有時,我們會開車去往鬧市、山林、海邊、江岸,坐在車里透過車窗,或下車找處佳境,靜看一切,人、事、物,就在那里,發生著,進入我們的視線,過濾,沖淡,也留下些什么。我們也會在家中享受靜音時段,比如各自從書架上任選一本書,抄寫自己喜歡的語句。有時,會選擇一起做一道復雜菜肴,抄下菜譜,準備好食材,分工合作,鍛煉默契;有時,會在黑板墻上畫繪本接龍,想象力經常冒出驚喜火花;有時則從網上、書上尋找各種喜歡的植物名、人名,寫下來,然后互相對比、欣賞。
有一天,兒子突然提議當天的靜音模式是給我拔白發,我有點驚訝,這幾年逐漸有了白發,但蓬松卷發一直遮蓋著,我自己也沒多心。我躺在睡椅上,他坐到旁邊,小心翼翼給我拔,靜謐里,我睡著了,醒來時問他拔了多少,他說是秘密。后來,他即將參加一個重要賽事,看得出有些緊張,說想獨自完成那幾天的靜音模式。那日進賽場前,他遞給我一個小小畫框,是用黑白兩種頭發拼成的河流,水流蓬勃有力。他悄聲告訴我,這幅畫由我的白發和他的胎發構成,送給我。看著他走進賽場的背影,我雙眼濕潤,一年多來我們在靜默里的交流,勝過了千言萬語。
靜音時段,放棄語言,調起各種感官,鍛煉專注力,也讓喧嘩的身心休憩、洗滌、重啟。一日接一日,每日數十分鐘,一家人身上的浮躁逐漸散去,表情從容,眼神明亮,內心高光。這種變化,反射在學習、工作、生活、情感中,便是一個接一個的收獲與歡喜。雪萊說:“淺水是喧嘩的,深水是沉默的。”深水之處的潛力正是來自這種靜默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