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先生
在澎湃的視頻上,一個64歲的阿姨在上海經營著一家奶茶店,生意一做就是30年,附近好多孩子都是喝著她家的奶茶長大的。可當那些孩子一個個都結婚生子了,阿姨卻還是單身,從沒成過家。鏡頭前的卞阿姨,笑容燦爛,聲音爽朗,整個人透出一股生機與活力,精神頭兒完全不像個60多歲的老人。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阿姨去給附近的熟客送奶茶時,穿上牛仔外套,戴上手套和護目鏡,跨上小三輪車,一套動作迅速流暢,英氣十足。
“自己一個人不要太開心哦,現在我可以做到90歲。”卞阿姨樂呵呵地說。卞阿姨身體好,心情好,脾氣也好,常來光顧的小年輕們都很喜歡她,一個女孩說:“她要是我奶奶就好了,太溫柔了。”有事可做,無煩無憂,開開心心,自得其樂,這樣的單身生活,真的是令人羨慕了。
這個老太太讓我想起蘇格蘭一個109歲的老婦人,據國外媒體報道,這個老人在公布她的長壽秘訣時說:“多吃粥,少碰男人,男人太麻煩。”這個叫嘉蘭的老人一輩子勤勤懇懇工作,她曾經有過短暫的戀愛經歷,但是一直都沒有結婚。除了工作之外,她還喜歡運動、聽音樂,即使上了年紀也依然保持著旺盛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身邊的人都喜歡跟她打交道,因為她開朗又隨和,從她身上能看到單身生活最美好的樣子。
還有一個來自英國諾丁漢的老太太活到了106歲,經歷過兩次世界大戰,見證了1966年英格蘭世界杯奪冠,以及24屆首相更替。她喜歡漂亮的衣服和首飾,即使上了年紀也會把自己打扮得很精致,閑暇時間看看書、喝點紅酒,日子安閑自在。老太太工作了將近33年,在105歲生日那天,有人問她長壽的秘訣,老人說:“我之所以能健康活到今天,得益于我工作勤懇,遠離男性。”“遠離男人”只是一句調侃,長壽不長壽,和婚姻沒有直接關系,而是和自己的狀態相關。
這幾個單身老太太之所以健康長壽,不在于她們結婚與否,而在于她們沒有被煩惱打擾,遠離了消耗自己的人,活出了自己想要的人生。她們的例子再次印證了那句話:“低質量的婚姻,不如高質量的單身。”
什么是低質量的婚姻呢?曾看過一檔韓國的綜藝節目,女嘉賓金真20歲就結婚了,到27歲時,已經是3個孩子的媽媽。之所以急著結婚生娃,是因為她迫切想組建一個家庭,彌補原生家庭的缺憾。那么,她在婚姻里得到她想要的東西了嗎?并沒有。因為連續生育,加上過度操勞,金真胖了60多斤,來不及調理身體,身上很多病,身材嚴重走形。丈夫不僅在育兒上半點忙都不幫,還總是對金真冷嘲熱諷,覺得她在外人面前讓自己丟人。20歲的金真以為結了婚就能獲得幸福快樂,卻沒想到,低質量的婚姻會將她拖進更深的泥潭。
每個人在結婚的時候,都懷著美好的憧憬,然而,婚姻不是終點,而是起點。密歇根大學的路易斯·維爾布魯格博士和詹姆斯·豪斯博士研究發現,生活于不幸婚姻中的人患病率會增加35%,壽命更短。不管男女,不快樂的親密關系會讓人一直處于壓力狀態中,高血壓、心臟病、焦慮、抑郁等身體和心理疾病都更容易發生。近年來還有研究指出,婚姻幸福度能直接影響人們的免疫系統。在婚姻中充滿苦悶的人,體內能對抗癌細胞的“自然殺傷細胞”更少。所以,罹患癌癥的幾率也會相應地高一些。
劉敏濤在《中年叛逆》演講中,說了這樣一個故事:前幾年,她和前夫一起去日本清水寺旅游,當時下著雨,在濕濕滑滑的石板路邊,有一家冰激凌店。當時她很想吃一支抹茶冰激凌,但沒能如愿以償,因為丈夫拒絕了她的請求,而她身無分文,只能作罷。離婚之后,她和朋友去日本玩,特意去了一趟清水寺,買了一支抹茶冰激凌,細細地品嘗。那支她心心念念的冰激凌是自由的味道。她終于和低質量的婚姻解綁,有能力暢快地做自己,想吃什么吃什么,想去哪就去哪,只為自己而活,不必看任何人的臉色。
找到一個值得相守終生的人固然是一種幸運,但勇敢地從不幸的婚姻中跳出來,重新找回單身時的快樂,同樣是一種幸運。單身或許會面臨更多的壓力,要面對外界的質疑,但如果對自己的生活有足夠的掌控感,讓自己的單身生活高質而精彩,無疑會比擁有貌合神離的婚姻更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