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兵
(廣西萬象景泰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廣西南寧 530000)
由于高層建筑工程數量的逐年增加,對建筑地基基礎提出嚴格要求,在高層建筑工程項目之中,通過加強地基基礎處理,并合理選擇樁基礎施工工藝,不但能夠減少地基基礎不均勻沉降現象的發生,而且可以提高工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因此,本文深入探討高層建筑項目地基基礎處理要點與樁基礎施工要點,內容如下。
(1)地基基礎特點。地基基礎在建筑物下方,其核心功能是傳遞上部荷載,一般來講,地基基礎主要由土體與巖體組成,是高層建筑工程項目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為高層建筑工程地上荷載較大,若地基基礎承載能力較差,特別容易出現變形現象,故要求地基基礎具備良好的承載能力。當前時期,較為常見的地基基礎主要分為兩種,分別是人工與天然地基,其中人工地基的深度比較大,天然地基深度比較小。
(2)樁基礎特點。此種類型的基礎埋深比較大,通常由樁基與承臺組成,在高層建筑項目當中,樁基礎應用較多。樁基礎的承載能力好,能夠承受較大荷載,避免高層建筑出現嚴重失穩現象,故應用前景特別廣闊。
如果土體具備濕潤、膨脹特點,承載能力比較小,會降低建筑地基基礎的安全性與可靠性。要想避免土層出現大面積沉降,不斷提升建筑地基基礎的施工強度,可以采取換土墊層方法,將軟土地基有效置換,防止建筑地基基礎土體內部出現較多孔洞與縫隙,提升高層建筑地基基礎的穩定性。
結合建筑工程地基基礎特點能夠得知,受外部沖擊力的影響,地基內部的松軟土壤被壓實,能夠防止高層建筑地基出現較大沉降。
因為地基基礎土壤的含水率比較高,會降低土層強度,通過采取排水固結方法,能夠將土壤內部多余水分快速排除,不但能夠提高地基承載能力,而且可以顯著減少地基沉降,此種處理方法操作流程簡單,具備較強的經濟性,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應用比較廣泛。
所謂化學加固技術,主要指的是在土體內部注入適量的水泥漿液與丙烯酸銨等化學液體,化學液體能夠與周圍土體發生反應,對土體強度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如果高層建筑地基基礎中存在比較多的膨脹土,采取此種方法,可以改善膨脹土土質,提高地基承載能力。常見的化學加固技術主要包括深層攪拌技術、灌漿技術與噴漿技術等[1]。
(1)護筒高度通常在1.5~2m 之間,其內徑比鉆頭樁徑大100mm,高出地面300~500mm。
(2)護筒能夠對孔口土體起到良好保護作用,而且可以存蓄泥漿,避免出現塌孔現象。護筒坑開挖完畢后,施工人員需要將坑底進行有效處理,處理完畢后,可以放入護筒,進行準確定位。為了防止土料回填環節護筒出現偏移,護筒設置完畢后,需要及時校正,并做好復核工作,確保護筒中心與樁位中心保持重合。
(3)由于土質不同,護筒埋深存在一定差異,例如,在黏土層當中,護筒埋深不宜小于1m,在砂土層當中,護筒埋深不宜小于1.5m。護筒內部的泥漿表面要高出地下水位1m 以上。
(1)施工人員要結合高層建筑工程所在區域的實際情況,并以該地區的地質條件為核心依據,合理確定出樁基礎錘擊頻率。
(2)在鉆進成孔的過程當中,施工人員還要根據地層的具體情況,適當調整泥漿的稠度,如果地層較為穩定,則可以適當降低泥漿稠度,如果地層穩定性較差,可提升泥漿稠度。通過合理調整泥漿稠度,能夠形成穩定的護臂結構,防止發生塌孔現象。
(3)鉆進成孔要保持垂直,要求施工人員對樁機平穩度進行全面檢查,確保鋼絲繩與孔位中心保持一致,如果鋼絲繩與孔位中心產生較大偏差,則需要采取塊石回填方式進行有效的處理。
(4)鉆進到巖層之后,可以采取低錘沖擊方式,也可采用間斷式沖擊方式,在此過程中,如果施工人員發現孔位出現較大偏斜,可以利用片石進行回填處理,回填穩定后,方可進行后續的鉆進施工。
(5)在鉆進成孔的過程當中,如果遇到孤石,需要采取沖擊鉆進方式,確保后續鉆進施工的順利進行。如果沖孔深度小于5m,則不宜驗孔,施工人員需要及時更換鉆頭。在容易出現塌孔或者縮孔位置,需要采取防護措施,避免發生塌孔或縮孔現象。
高層建筑樁基施工期間,清孔施工主要分成兩次進行,首次在鉆孔到設計標高后,進行清孔處理,二次需要在吊放鋼筋孔與灌注混凝土之前進行,可以利用掏渣筒進行清孔施工,確保孔底沉渣厚度滿足設計要求[2]。
鋼筋籠需要在工程施工場地加工,加工完畢后,需要利用機械設備將其運送到樁位,并利用汽車吊進行吊裝施工。若工程施工場地條件不允許,則不能進行整體吊裝,施工單位需要將鋼筋籠分段加工,并采取分段安裝方式。在鋼筋籠吊放過程中,要保證鋼筋籠中心和鉆孔中心保持一致。為了有效提升施工作業效率,在鋼筋籠焊接施工期間,可以安排兩名施工人員同時施工,有效提高焊接質量。鋼筋籠主筋焊接完畢后,需要對螺旋箍筋進行固定綁扎,待其溫度降低到環境溫度后,方可施工,鋼筋籠安裝允許偏差見表1。

表1 鋼筋籠允許偏差
在混凝土施工之前,需要合理布置汽車泵,并全面檢查泵管,確認其安裝位置是否準確,連接部位的密封性是否符合規定標準要求。在泵送混凝土之前,需要泵送適量的水泥砂漿,對泵送管起到良好的濕潤作用,水泥砂漿全部排出之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泵送施工。在混凝土施工期間,要保證連續施工,如果出現堵管現象,則需要組織有關人員及時搶修。
除此之外,在混凝土施工期間,施工人員還要注意以下問題:
(1)在安裝導管的過程中,需要進行試壓,如果發現導管接頭部位出現破損,要及時修補,也可以立即更換,若處理不及時,在實際灌注施工過程當中,特別容易出現泥漿滲入現象,使得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嚴重的還會引發斷樁現象[3]。
(2)在混凝土灌注施工前,要對導管進行全方位檢查,確保螺栓連接部位更加穩定,然后使用止水膠圈,在導管連接部位進行密封處理。
(3)在混凝土施工環節,為了有效提高其澆筑質量,施工人員還要采取合理的振搗方式,通過加強振搗,能夠提升混凝土施工速度。例如,在某大型高層建筑樁基礎施工期間,施工人員通過加強振搗,混凝土澆筑施工速度得到有效提升,具體數據見圖1。

圖1 加強振搗前后混凝土澆筑速度對比分析(單位:%)
此外,在高層建筑工程樁基礎施工過程中,由于地基承載能力比較低,會增加建筑樁基礎施工難度,施工現場管理人員要根據高層建筑樁基礎施工特點,制定出健全的管理方案,并找到樁基礎施工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有效的整改,不斷提升建筑樁基礎施工質量。同時,在具體施工前,管理人員需要到施工場地進行勘探,全面了解高層建筑所在區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施工管理工作[4]。
綜上所述,通過對高層建筑工程樁基礎土建施工要點進行全方位的分析,例如合理埋設護筒、鉆進成孔、清孔、吊裝鋼筋籠、混凝土施工等,可以有效提升高層建筑樁基礎施工質量,提高建筑地基的承載能力與施工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