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龍妹
[河南省中醫院(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河南 鄭州]
胸腰段脊柱骨折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骨折類型,這種骨折通常是在外力的作用下導致的,對于此類骨折的治療,臨床中主要是采用手術治療方法實施治療,但是手術畢竟有一定的風險性,因此要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必須配合有效的護理[1]。本次研究對患者在術后實施延續性護理干預,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現將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研究對象是本院在2019 年全年收治的患者共計88例,全部患者均確診為胸腰段脊柱骨折,經過調查分析全部患者均符合研究條件,并全部簽署同意書,隨后將全部患者平均分為兩組:觀察組44 例與對照組44 例,并對比了兩組患者的基礎資料情況,無顯著的統計學意義,具備較強的可比較性[2]。
對照組:實行常規術后護理。
觀察組:實施基于優質服務理念的延續性護理,主要內容如下。
1.2.1 加強基礎護理
手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的情況,在麻醉效果消失患者恢復清醒之后,護士要詢問其下肢的感受,通過患者的訴說能夠準確了解患者脊髓功能情況;術后維持6h 的去枕平臥體位,并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切口附近皮膚情況等[3],一旦發現異常要及時通知醫生來處理。
1.2.2 疼痛護理
護理人員要主動詢問患者的疼痛情況,了解患者的疼痛部位、疼痛程度與疼痛性質等情況,然后根據患者的實際疼痛情況制定有效的疼痛護理計劃,指導患者保持正確的體位休息,使患者保持正確的體位的同時還要確保患者能夠有較高的舒適度。向患者解釋手術后產生疼痛癥狀是正常現象,但是如果疼痛十分劇烈要及時通知醫護人員,如果疼痛屬于正常,那么護士可以通過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來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4]。遵醫囑使用鎮痛泵,配合耳部穴位按壓鎮痛;若患者疼痛嚴重且使用鎮痛泵后無緩解,遵醫囑使用鎮痛藥物。
1.2.3 情緒護理
通常骨折都是突然發生的,這樣患者就從健康人突然變成了病人,很多患者對此是難以接受的,由于骨折存在患者的行動受到較大限制,需要患者在手術治療后臥床休息很長一段時間,這些情況均會給患者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使患者出現不良心理。對此,護士要積極與患者進行交流,明確患者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并積極采取疏導措施緩解患者的不良心理,使患者具備積極的心理,從而促進理想治療效果的取得[5]。
1.2.4 康復指導
要向患者和患者的家屬講解積極進行康復訓練的重要作用與必要性,鼓勵患者佩戴頸托或腰圍進行訓練;手術后1d 讓患者實施股四頭肌等長收縮練習,四肢關節被動活動;術后2d 開始床上直腿抬高練習;術后3d 實施腰背肌功能鍛煉,指導患者以正確的方式進行鍛煉,及時糾正患者的錯誤動作。
1.2.5 并發癥的預防措施
加強尿道口的護理,鍛煉患者的膀胱功能,囑患者要多喝水增加尿量,避免發生尿路感染情況。從流質飲食逐漸向正常飲食過渡,囑患者要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吃新鮮的蔬菜與水果,預防便秘發生。指導正確的排痰方式,避免肺部感染;指導患者定期翻身,勤換床上用品,穿著棉質透氣衣物,預防褥瘡[6]。
1.2.6 出院后的延續性護理措施
護士要告訴患者復查的日期并提醒患者要按時回醫院進行復診。定期開展健康教育,通知患者或家屬參加;通過電話、上門隨訪等方式定期與患者聯絡,了解患者疾病的恢復情況,并對患者不明白的情況進行及時作答,鼓勵患者進行系統康復訓練。護理時間時長為3 個月。
采用SPSS18.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首次排氣時間、疼痛緩解時間、首次下床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在護理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與生存質量情況比較
見表3。

表3 兩組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基于優質服務理念的延續性護理是在基礎護理模式之上發展起來的一種護理模式,延續性護理模式中充分體現了優質護理與人性化護理理念,全面觀察患者的情況,并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護理措施,患者在出院后通過隨訪與復診等方式能夠繼續維持住院時的護理方式,接受的飲食與運動指導也更為科學、完善與有效[7],確保了護理的連續性,不會因為患者出院了而護理服務就結束了。本次對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術后實施基于優質服務理念的延續性護理措施,能夠顯著提升術后的恢復效果,很好地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與生存質量,使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顯著下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