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雯
(晉中市第一人民醫院,山西 晉中)
白內障是常見的眼科疾病,也是致盲性眼病之一,患病之后會使患者的生活質量顯著降低,對患者身心健康產生極大不良影響。中老年是白內障的高發群體,其發病與多種因素有關,如老化、遺傳、局部營養障礙、外傷、輻射、中毒等,都可導致白內障的發生[1]。目前對于白內障的治療以手術方式為主,通過實施手術促使患者視力得到一定的恢復。但是由于手術具有創傷性,加之患者對疾病以及手術的不了解,容易產生多種不良情緒,這對于治療的順利開展以及疾病預后是十分不利的影響因素[2]。因此,應當十分重視對白內障手術患者的臨床護理。本研究探討了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白內障患者護理中的效果,進行了護理措施的總結。
研究區間為2017 年6 月至2019 年3 月,研究對象為在本院接受白內障手術治療的患者共計90 例。隨機將入選患者分成兩個組別:(1)研究組45 例,男女比例 為24 ∶21,年 齡55-74 歲,平 均(66.1±2.3)歲;(2)對照組45 例,男女比例為26 ∶19,年齡57-75 歲,平均(65.9±2.8)歲。本研究將存在精神障礙、肝腎功能障礙以及其他眼科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兩組患者的各項一般資料均無統計學差異,可比性較好。對于治療方式以及本次研究,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措施,內容包括告知患者各項相關注意事項,自我保護眼部的方法,正確用藥的方法,對患者實施生活護理等[3]。在此基礎上,對研究組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內容如下。
1.2.1 入院時護理
患者入院之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主動熱情的接待,帶他們了解醫院環境以及病區環境,講解病房管理制度,介紹主治醫生以及責任護士等。另外應當做好入院評估,制定相應的臨床護理路徑表并發放給患者,對他們講解該表格的應用價值[4]。
1.2.2 入院1-2d 護理
護理人員在與患者接觸過程中,做好健康宣教,主要向患者進行疾病發生發展相關知識、并發癥、癥狀表現、治療方法、各種相關注意事項、各項檢查的目的及意義的講解,使患者有更加正確全面的認識,提升配合檢查、治療、護理的依從性。告訴患者合理的飲食原則,多食用粗纖維、易消化的食物,預防便秘。指導患者正確用藥的方法,各項術后相關注意事項等。
1.2.3 術前1d 護理
對患者進行沖洗結膜囊和淚道的方法、相關注意事項、眼藥水使用方法、手術方法、配合要點等內容的講解,讓患者對手術有更加正確的認識,緩解不良心理[5]。另外,需要為患者提供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多向患者列舉治療成功案例,使患者的治療信心得到提升,更好地配合治療。
1.2.4 手術當日護理
做好各項術前準備,指導治療配合方法,讓患者術前排便。術后應當仔細進行交接班,另外指導患者術后采取平臥體位,讓患者盡量避免咳嗽、低頭等。指導患者排便時避免過度用力,防止造成眼壓突然增高的危險情況。遵醫囑給予患者相應的藥物治療。指導患者術后2h 可以吃一些容易消化、清淡無刺激性的食物,對飲食原則進行指導[6]。告訴患者術后注意眼部感受,如果有異物感、痛感強烈、流淚等現象,應當及時向醫護人員告知,以便及時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7]。
1.2.5 術后1-2d 護理
做好各項基礎性護理,對患者手術切口情況加強觀察,以便及時發現異常。告訴患者手術很成功,緩解患者心理壓力,增強盡快康復的信心。另外指導各種術后注意事項以及用藥方法等,并做好患者家屬的指導工作,讓他們更好地協助患者的日常生活,并協助護理人員共同護理好患者[8]。
1.2.6 出院時護理
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應當對出院后各種相關注意事項進行明確告知,利于保持眼部清潔,防止污水、肥皂水等進入眼睛。術后3 個月內避免有低頭動作,并避免進行劇烈活動。指導用藥時間、方法,同時指導正確合理的飲食原則,進行眼部衛生宣教,告訴患者應當定期回醫院復診。眼部有不適情況應當及時就診。
(1)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住院費用情況。(2)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心理狀況,分別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評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進行評價,分數越低,說明心理狀況越好。
住 院 時 間 方 面,研 究 組 為(5.0±1.8)d,對 照 組為(7.5±2.1)d,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研究組明顯低于對照組;住院費用方面,研究組為(3853.2±141.7)元,對照組為(4439.8±237.6)元,研究組明顯比對照組少,兩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進行護理之前,研究組患者和對照組患者的SAS 評分、SDS 評分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接受相應的護理之后,研究組患者的各項評分均明顯比對照組低(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 評分情況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SAS、SDS 評分情況比較[(±s)/分]
組別 例數(n) SAS 評分 SDS 評分護理前 護理后 護理前 護理后研究組 45 54.9±4.8 30.2±3.7 53.2±5.3 32.0±2.4對照組 45 55.1±4.4 42.9±5.8 53.9±5.7 41.1±3.4
白內障是臨床發病率較高且嚴重的眼科疾病,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手術治療達到改善視力的目的。但是手術具有創傷性,加之患者的相關知識缺乏,使得容易影響手術效果以及康復進程。而通過加強對患者的臨床護理,則有助于促進療效以及預后。本研究通過對白內障手術患者實施臨床護理路徑干預,結果表明,患者的住院時間明顯縮短,住院費用顯著減少,且護理后患者的心理狀態得到明顯改善。說明該項護理模式效果較好,可以減少患者身心負擔,促使其及早康復,是一項較好的護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