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丹
春天的時候,隨便在陽臺的花盆里灑了一些青菜的種子,沒過兩天,嫩綠的小菜苗便破土而出,生機一片。旁邊的茉莉枯枝開始泛青,剛綻放的綠葉迫不及待地和陽光暗送秋波。遇見春天,好像萬物都活了,第一次那么真切地感受到春天強大的能量。
女人喜歡花,想來是天生的。春夏之交,深圳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簕杜鵑,像個嬌羞的新娘,一襲艷麗的衣裙,在陽光下紅得妖嬈,整個城市都像在度蜜月。時光有序,月季無痕。公園里一大片的月季,接葉連枝,一花兩色,美得不像話。第一次看到這么多品種的月季,紅的、粉的、白的、黃的;有怒放的,也有嬌羞的,芳華正好,深淺兩般紅,賞了一圈忍不住定格了許多鏡頭,還是覺得不夠。經歷了錯過,才會明白,遇見,是多么幸運的事。
人間四月天,滿城槐花香。讓我念念不忘的蒸槐花從童年惦記到現在。對于南方人槐花可能是個陌生的名詞,而對于我,卻是一種無法抗拒的誘惑。面粉裹著天然的槐花清香,回味無窮。在深圳許多年,后來發現一家餐廳有這道菜,于是便不定期地前往一解嘴饞。前段時間收到爸媽親自采摘從老家寄來的新鮮槐花,一種感動,一種滿足流淌心間。于是,撒上面粉先蒸再炒,一道蒜香味的蒸槐花成全了許久的等待,滿心歡喜。
鳳凰花開的路口,還沒來得及和春風話別,夏天已經開始放肆了。站在鳳凰木下,看著一地的落紅,有一種落花人獨立的惆悵。春天走了,但明年還會來,錯過的終究會以另一種方式重逢。我抬起頭,陽光透過樹葉灑下來,正好傍晚五點半,于是,踩著初夏的溫度匆匆去赴荷花之約。
熏風四五月,碧水芙蓉。遠遠望去,夕陽下的荷花,還是那般傾城的樣子。一湖的青枝白蓮,倒真有“荷葉羅裙一色裁”的韻味。對荷花最初的印象來自課本“出淤泥而不染”,從此便一見鐘情。荷花,也稱之為蓮花,來自佛教的四大佛花之一,也因此,慈悲的蓮花臺便有了圣潔的光芒,引著我們至真向善。離去時,落霞滿目,那一塵不染的荷花,美得剛剛好。
這段時間,走著,談著,忙著,置身名利場的劇情里,沒有人能獨善其身。繁華之外,越來越喜歡安靜,和自己的內心對話。到了一個擇事而行擇人而交的年紀,也終于明白,歲月的故事里,沒有誰的等待,可以恰逢花開。慢慢地不再強求,不再執著,緣深緣淺,皆是注定,我們在錯過和遇見中兜兜轉轉,寫的都是自己的故事。
陽臺上,去年種的薄荷現在成了主角,摘幾片薄荷葉,手上就沾了留蘭香,開心。無意中發現,正怒放的茉莉花掉了一朵,我隨手撿起放進水杯,居然也有了唇齒余香,滿足。夏天來的時候,枙子花開,我低下頭,聞見一陣芬芳,歡喜。在不斷地時光輪回里,我來了,你還在,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