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若剛
摘 要:在傳統的農業種植中,農民們把犁地設備安裝在農機上完成翻地工作。由于犁地設備深入土壤的深度不能改變,上層松散土壤中的營養成分被逐漸消耗。機械化深松是在不翻動表層土壤的前提下,將農機設備與配套技術相結合進行深層松土作業,既增加土壤耕種深度,又給作物提供了一個更好的生長環境。
關鍵詞:機械化;深松技術;推廣運用
中圖分類號:F323.3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4031/j.cnki.njwx.2020.08.037
機械化深松技術不僅解決了原來松土技術中難以避免的缺陷,還減少了工作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實踐中發現,機械化深松技術深入土壤的深度最低可達30 cm,最高可達50 cm。在這個深度范圍下,作物可以更好的吸收土壤中的水分與其他營養成分,從而加大作物的最終產量。本篇文章將從機械化深松的種類、操作要點、推廣中遇到的困難以及有效建議四個方面來展開分析。
1 機械化深松技術的種類
因深松作業的性質不同,分為局部深松和全方位深松兩種。因深松工作中應用設備的構造和性能不同,分為振動深松、鑿式深松、曲面鏟式深松等類型。局部深松作業和全方位深松作業都要打破原來的犁底層,但局部深松作業有利于提高土壤蓄水保濕的能力,而全方位深松作業將打破更深的犁底層,使土壤更加松軟。在目前應用較為廣泛的深松機器中大部分既可以進行局部深松作業,又可以進行全方位深松作業,從而達到更好的松土效果。
2 機械化深松技術的操作要點
機械化深松技術的操作要點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在深松作業中要保證深度在30~50 cm之間,因為在這個范圍中土壤的水分不易流失。第二,因天氣可能會導致深松作業后土地出現板結的情況,所以機械化深松作業之前要考慮天氣狀況。第三,深松作業在耕種深度和行距兩方面有著嚴格的要求,即要確保兩者保持一致且深松間距不高于60 cm。第四,深松作業的次數要以土質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情況下為兩年或三年進行一次機械化深松作業。第五,深松機器的規格要與機器本身的主動力相吻合。
3 機械化深松技術推廣中所遇到的困難
3.1 價格偏高
深松作業通常將中大型拖拉機作為動力機械,但該設備的使用成本較高,在實際使用時存在局限性。雖然目前我國在農用設備上有所補貼,但是仍需農戶投入較高數額資金,這是限制深松技術推廣的重要原因之一。
3.2 農機技術管理缺乏農機維護的意識
在農機生產制造時,大多數企業的技術管理部門對農機設備維護的重視度較低,在生產制造時僅將目光放在農機設備的使用安全性以及運行狀態上。農機設備要長期使用,若缺少定期的保養與維護工作,那么深松技術將很難進一步被推廣。
3.3 維修農機設備的專業技術人員較少
許多企業為了追求短期的利益,保證了農機設備使用的安全性與可靠性,卻沒有提供農機設備保養及維修的保障。倘若農機機修人員專業素養較低,無法徹底解決農機運行時存在的問題,在保養等工作中也不能盡心盡力,那么機械化深松技術推廣便會受到阻礙。
4 機械化深松技術推廣的相關舉措
4.1 加強宣傳力度
為了促使機械化深松技術得到有效推廣,在推廣時便要采取多樣化途徑,發揮部門間的宣傳推廣作用。例如,聯合相關政府部門及委員會通過多媒體、廣播等進行推廣,或是開展現場演示等活動,加強農民對機械化深松技術的認知,從而促使農戶意識到該技術的優點。政府部門此時便需做好示范及推廣宣傳工作,進一步改善農戶的傳統思想,引導農戶運用機械化深松技術進行生產,從而提升農作物的產量、質量,降低人力物力的耗費以及生產成本。
4.2 加大督促強度
在實際進行機械化深松作業時,相關人員應貼合實際生產情況開展工作。在耕種過程中,為了提升土壤肥力,操作人員在作業時要控制耕地的寬度以及深度,確保耕種貼合實際要求;在農機設備選擇上,為了提高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農戶要擇選動力可滿足深松需求的設備,進而確保機械化深松技術的推廣具有足夠科學性。另外,相關部門要加強對機械化深松的補貼力度,機械化深松技術在農業生產中具有較高實用性,為了降低農機使用成本對農戶的限制,相關部門可建立該項技術的推廣基金,統籌安排機械化深松技術的資金籌集工作,進而使機械化深松技術能夠朝規模化的方向邁進。
4.3 重視人才培養
深松機械的維修及養護工作十分重要,它關系到機械化深松技術的推廣以及農戶的真實使用效果。為了確保農機使用滿足機械化深松技術的要求,企業要重視人才的培養工作。例如,組織技術人員開展專業化培訓課程,積極為技術人員提供實踐機會、建立完善的考核機制,激發技術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進而提供深松機械維護及保養層面的保障。
綜上所述,機械化深松技術能夠解決傳統松土技術存在的缺陷,同時提高了農戶生產作業的效率,為農戶節約了大量經濟成本。從長遠來看,機械化深松技術的推廣工作具有重要意義。雖然目前推廣工作存在一些問題,但只要部門間齊心協力、迎難而上,積極改善農機設備使用成本高的情況,重視農機的維修保養工作,加強推廣力度,便可實現推廣目標。
參考文獻:
[1] 張現菊,李云振.機械化深松技術及其推廣制約因素和對策[J].現代農機,2018(2):31-33.
[2] 李巖.農業機械化深松技術及其實施策略[J].農機使用與維修,2019(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