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
摘 要:檔案工作是維護黨和國家歷史真實面貌、保障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重要事業,而檔案專業人員是推動檔案事業發展的基本依靠,也是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的重要力量。最近,我們就如何吸引和培養檔案人才在本地檔案部門進行了調研,發現縣級檔案部門正面臨著檔案人才缺失,檔案員隊伍不穩定,培訓有限,知識更新不及時等情況。
關鍵詞:檔案人才;檔案培訓;信息化
一、檔案館人才管理現狀
20世紀以來,隨著新技術革命的浪潮對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不斷沖擊,整個社會的面貌正發生著深刻的變化,檔案工作也無例外的受到深刻的影響。社會生活網絡化、信息化進程的加快,對檔案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實現檔案工作的現代化,成為檔案工作當前和今后相當長時期內面臨的重大課題。科技的發展和事業的進步離不開人才的支撐。就檔案事業的發展而言,我們檔案人才的力量相應也要配齊配強,才能符合檔案管理現代化、科學化的要求,從而更好的服務社會大眾,為當地社會經濟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然而落腳于現實,目前各地各級檔案館的發展并不均衡,有些縣級檔案館的檔案設備陳舊落后,檔案查閱方式效率低下,特別是檔案人才引進方面,仍面臨著檔案人才力量薄弱,系統性持續性培訓難以為繼等難題,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檔案事業發展與社會服務的現代化進程。
二、檔案部門人才引進與培育的難題
(一)專業人才缺。一是體現在檔案專業的人才。專業不對口的情況在檔案館非常常見,漢壽縣檔案館目前共有10名在編人員,其中沒有一名是檔案專業科班生。鄉鎮及縣直機關單位從事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也都是非檔案學專業。二是體現在信息化專業人才。在檔案管理轉型的趨勢下,在電子檔案管理系統建設、數字檔案資源規范的要求下,信息化專業人才對于推動檔案工作現代化有著很重要的作用,而小縣城對信息化人才吸引力低,縣檔案局目前沒有一名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同志,老同志對新事物接受速度慢,面對現代化的檔案管理系統和儀器,在理論層面已經掌握的情況下,操作層面上仍有種無從下手的無力感。
(二)檔案隊伍不穩定,人員流動性大。除了類似于檢察院、法院這種需要經常查閱案卷的大單位檔案員能夠做到專人專職外,漢壽縣其它單位檔案管理員都是身兼數職,尤其是鄉鎮檔案管理員流動性大,檔案人員隊伍極度不穩定,去年是張三,今年變李四的現象突出。
(三)培訓不到位,檔案專業知識更新不及時
1.縣級檔案部門培訓力量弱,參加培訓積極性不高。一是縣檔案館培訓經費不夠,人手也有限,漢壽縣檔案局最近一次組織縣直各單位檔案員集中培訓都是兩年前,目前對各單位新任檔案員采取的也是流動性培訓。二是縣直各單位參加培訓積極性不強,對檔案工作重視度不高。目前漢壽縣各單位檔案整理大部分采取購買服務方式,移交專業的檔案服務機構來歸整檔案,檔案員學習積極性也因此減弱。
2.培訓有限,知識更新不及時。一是每年全省會組織檔案系統培訓,但僅限于新入職的人員或者還未接受過培訓的人員,對于現有的檔案人才來說,在繼續教育這一塊未能跟上,知識體系跟不上現代化的步伐。二是雖出臺的《檔案專業人員繼續教育規定》要求企業、事業單位等應當“為檔案專業人員參加繼續教育活動提供經費保障”,但是企業和事業單位對派送檔案工作人員參加系統性的脫產培訓需要繳納培訓費和食宿費是不樂意的心態,加上非強制性報名參加的原則,一般就不派人參加。
三、建議意見
(一)鼓勵本科院校增設檔案專業,積極探索館校戰略合作。目前全國僅28個高校在本科設立了檔案學專業,僅17所高校碩士點設立了檔案學。其中湖南高校中僅湘潭大學本科設立了檔案學專業。從頂層設計出發,在高校檔案學專業開設數量和招生規模上做好規劃,對促進檔案學專業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起到決定性作用。積極探索館校輸送模式,對于設立有檔案學專業的學校與檔案館直接建立戰略合作,對口輸送優秀學生來實習就業,既解決了檔案人才缺失問題又幫助應屆畢業生解決就業難題。
(二)加大對檔案工作的宣傳力度。利用新聞媒介在更大的范圍內宣傳,提高全社會對檔案工作的重視程度,檔案工作受到重視,企業和單位對于檔案整理工作也會更重視和配合,檔案從業人員的社會地位也會進一步提高。
(三)建立健全檔案人才庫。建立健全檔案人才補貼,出臺相應扶持政策鼓勵更多檔案人才投身于檔案工作,落實檔案人才待遇,提高檔案人才社會地位,讓檔案人才有歸屬感和幸福感,才能留得住人才。
(四)檔案工作人員的繼續培訓落實到位。通過缺什么補什么的短期培訓和給予學習經費補貼的方式鼓勵在職人員參加專業的函授學習等多層次、多渠道的繼續教育培訓,提升檔案工作人員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培養出檔案行業所需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 《加強頂層規劃尋求檔案人才培養突破點》作者:王玉璘
[2] 《對檔案人才引進和培養的調查與思考》作者:袁國瑞張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