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耀銘



【摘 要】 為提高航運企業航次管理效率,通過分析項目管理和航次管理的共同特征、項目管理應用于航次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討項目管理在航次管理中的應用場景。借鑒項目管理的理念、技術、工具,對船舶營運航次進行動態、系統的管理,提高航運調度的精細化和規范化水平。
【關鍵詞】 項目管理;航次管理;航運調度
0 引 言
自20世紀60年代起,項目管理在建筑工程和國防工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展。近年來,項目管理已由制造業經濟下的產物發展成為具有一套完整的理論和方法基礎、可以適應多變的信息時代的新型管理體系,其管理理念和方法已經滲透到工程項目以外的能源、冶煉、信息、軟件、文化和醫療等行業。這種發展趨勢改變了組織管理方式,使項目管理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
為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筆者對項目管理在航次管理中的應用作了探索。本文提出將項目管理應用于航次管理,設計、編制調度操作規范和流程,通過強化前瞻性管理理念及對航次執行的進度進行管控,實現航次全過程的動態管理、系統管理和目標可控。
1 項目管理與航次管理概述
1.1 項目管理
項目管理是指在有限資源的限定條件下,運用系統的觀點、方法和理論,通過專門的知識、技能和工具,對項目涉及的全部工作進行有效的管理,即對從項目開始到項目結束的全過程進行統籌計劃、組織、指揮、協調、控制和評價,以實現或超越項目設定的目標。
項目管理體系涉及整合管理、范圍管理、進度管理、成本管理、質量管理、資源管理、溝通管理、風險管理、采購管理和干系人(相關方)管理等,涵蓋項目的啟動、規劃、實施、控制和收尾等階段。
1.2 航次管理
航運企業的生產工具是各類船舶,其提供的運輸服務是以船舶的特定航次來完成的。航運企業所提供的產品(服務)是無形的,其生產成果表現為在一定時間內以良好的服務完成客貨的空間位移。
航次管理是對從船舶營運航次開始到航次結束這一整個過程進行管理,是航運企業調度人員對每一個營運航次實施調配、監控、協調的管理過程。其主要內容有:
(1)計劃和組織船舶營運航次的生產活動;
(2)向船長下達航次指令;
(3)監督并指導船舶的營運安全和服務質量;
(4)協調船長與各關聯方的聯系,為船長提供必要的岸基支持;
(5)發現計劃執行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解決;
(6)船舶生產活動的核算、分析和報告。
1.3 共同特征
航次管理是航運調度的日常性工作,管理內容是具體船舶、具體航次的營運過程,其針對的是船舶特定的營運航次,以航次全過程的“安全、優質、高效、環?!焙汀邦櫩蜐M意”為目標,對該航次的運輸生產活動進行計劃、組織和監控。
項目管理是一種系統的計劃管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契合航次管理的過程策劃和管理需求,而且其對項目進行有效管理而滿足顧客需求的目標也與航次管理的顧客滿意目標一致。
航次是一個由起止時間、相互協調、受控活動所組成的特定過程。航次管理的過程包含準備、計劃、執行、監控和結束等5個階段,分別對應項目管理的啟動、規劃、實施、控制和收尾等5個過程。
航次管理具有以下與項目管理相同的特征:
(1)一次性:船舶的營運航次有明確的起始和終止時間。
(2)獨特性:不同航次的航線、港口、貨物、服務對象(顧客),以及內外部環境、條件等均有其不同的特點。
(3)目標的明確性:航次的時間、成果,提供的服務及資源的利用等有確定的目標。
(4)活動的整體性:航次中有關安全、環保和質量的一切活動都是相互關聯的。
(5)組織的開放性:與船舶營運相關的職能管理部門介入到航次的不同階段,必要時可與外部組織聯系。
(6)結果的不可逆性:航次的執行無法試做或者重做。
2 在航次管理中應用項目管理的必要性與可行性
運輸服務產品的無形性增加了航運企業向顧客推銷其服務的難度,也使航運企業之間的競爭更為復雜和激烈。航次管理是航運企業為顧客提供優質運輸服務的非常重要的環節,其工作成效不僅會影響企業的經營效益,更會直接影響顧客的滿意度和企業的競爭能力。
航次管理在較大程度上依賴于航運調度人員的經驗和能力,對航運調度人員的專業化程度要求很高。長期以來,傳統的航次管理的內容是孤立的、靜態的,管理技術和方法的應用相對欠缺。而船舶運輸效率的高低、營運經濟效益的好壞、運輸安全和質量的優劣都與調度工作質量直接相關。如何借鑒和運用先進、有效的管理工具和手段,提升航次管理的精細化、規范化水平,是航運企業在構建競爭優勢中必須要重視的問題。特別是在信息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應以管理技術的邏輯思維設計航運企業信息化系統來保證系統決策的科學性。
項目管理是以項目為對象,由項目組織對項目進行高效的計劃、組織、控制和協調,以實現項目目標的系統管理,其在運作方式和思維模式上最大限度地改善管理的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實現顧客利益的最大化?,F代項目管理更注重市場和競爭,同時也注重人的因素,特別是顧客的滿意度。
航次管理是以船舶營運航次為對象的特定的、循環周期性的管理工作。作為一項具體的管理活動,航次管理具有過程的系統性、執行的整體性、技術的復雜性等特點;因此,將“航次”視為一個經常性的“項目”,運用項目管理中的基本理念、技術和方法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3 具體應用
在項目管理實踐中,不同的項目表現為不同的行業、類型、規模和復雜程度,不同的項目對類似的過程也有不同的側重。航次管理涉及的范圍廣泛,其重點在航次的計劃、執行和監控上;因此,航次管理的“項目”模式應以航次計劃為基礎、以航次監控為手段、以專業知識為依托、以業務流程為主線來構建。
就具體的航次管理而言,其中包括組織、人員、船舶、貨物、風險、安全、環境、使費、進度和評估等多方面的管理內容。將項目管理應用于航次管理中,就是要將這些錯綜復雜、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內容要素進行合理的組織和管理,通過有效地計劃和控制,達到對質量、安全、進度和費用等的預期控制目標。
按航次管理的不同階段劃分項目管理在航次管理中的應用場景。
3.1 項目啟動階段――航次準備
船舶租賃/貨運合同(租船合同)一經簽署,即可視為自動進入項目的啟動階段。航次運營過程中會發生部分重疊的情況,即在上一個航次尚未結束的情況下,下一個航次就要進入準備階段(為已經訂立的租船合同作必要的準備)。除此之外,即使上一個航次已經完成,而下一個航次租船合同尚未確定,航次準備工作也得開始進行。此階段要確定調度負責人和團隊,具體負責對該航次的全程管理。
租船合同規定了出租人和承租人的權利和義務,是航次管理的基本依據。航運調度根據租船合同規定的條件和責任,在符合國際公約和地方法規的前提下,確保為顧客提供服務的保證條件和服務質量得以實現。
3.2 項目規劃階段――航次計劃
項目管理的突出優勢之一是計劃全面。在根據租船合同安排運輸前,應通過分析合同條款、顧客需求和航線、氣象、貨種、港口條件等因素制訂全面的航次調度計劃,包括航次工作目標、工作范圍、流程描述、完成標準、航次時間、風險評估和資源需求(岸基支持)等,并盡可能詳盡地將航次任務進行分解,制定階段性目標(里程碑管理)及工作分解計劃(如貨艙準備、航行計劃、質量保證計劃和使費預算等)。
在航次計劃階段,可借鑒項目和任務的形式,模塊化處理業務流程的各個環節,明確任務模塊的負責人和完成標準、完成時間,以及流程各個環節的工作內容和工作責任。航次計劃流程見圖1。
3.3 項目實施和控制階段――航次執行和監控
項目的實施與控制是密不可分的。項目的實施和控制分別是航次管理中的航次執行、航次跟蹤和監控。
航次的執行和監控階段是船舶航次管理的主體,這個階段的重點是根據預定的計劃組織開展船舶生產運營活動。航運調度依據航次計劃確定的工作內容、目標等向船長發出航次指令;通過對船舶的實時跟蹤、信息反饋以及與各關聯方如租船人、代理、供應商、船長和企業內部管理人員進行充分、適當的溝通,監控航次的進展情況(安全、質量、時間、使費等);發現和解決航次執行中存在或發生的問題,并根據航次的進展情況、內外部條件的變化、顧客需求的變化和階段性評估等,及時修訂和調整航次調度計劃,以確保航次總體目標的順利實現。航次監控流程見圖2。
3.4 項目收尾階段――航次結束
一般情況下,船舶在完成卸載該航次所承運的全部貨物并離開卸貨港(通常是最后一程引航員離船)后,航次即告結束,并開始執行下一個航次。航次結束后,需要對航次的完成情況、經驗教訓等進行總結,驗證產出的結果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同時也為今后的航次管理積累經驗。
4 結 語
企業管理活動所面臨的對象多而復雜,并具有各自不同的特性。這就決定了用于指導企業現代管理的理論方法具有學科交叉性的特點。也就是說,需要綜合利用從屬于不同學科的理論方法來指導企業的管理實踐。[1]
項目管理是一門管理科學,其不僅是一系列的工具和技術,更是一種獨特的管理哲學、一系列的工作理念以及一種有效的行為模式。[2] 項目管理方法因項目而異,細節關注度高,在航次管理中應用的重點應是簡明的工具、實用的技術和有效的方法,依托管理科學的優勢,達到管理預期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項目管理建立在各專業領域的技術及知識的基礎上,但不是單純地結合各專業領域的技術及知識;因此,在航次管理中,調度的專業判斷和決策仍然至關重要。同時,必須聯系實際,根據行業特性、企業現狀以及航運管理的特點,決定應用項目管理技術的深度,而非照搬所有的管理過程和管理程序,避免不必要的資源及成本浪費。
參考文獻:
[1] 施欣. 水運企業現代管理理論方法與應用[M]. 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
[2] 汪小金. 項目管理方法論[M]. 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