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思睿
①開頭語言平實,但頗有分量,一上來就言明泉對濟南這座城市的重要性,為全文定下了基調。
②著名的趵突泉,不能不提,但因為太過著名,所以也很難寫出新意,不如三言兩語帶過,省出筆墨去寫下文匠心獨運的內容,
③兩處雖然都是名泉,但特點各不相同。趵突泉是用來看的,黑虎泉是用來喝的。所以,寫趵突泉,著意于它的情態:寫黑虎泉,著意于它的味道。寫泉之甜,用的是側面描寫,即通過寫人的動作、神態等來表現泉水的清涼、甘甜。本地人的“咂咂嘴”,外地游客的“舀一杯”“細細品嘗”,都是小細節,但均有不凡的表現力。看來,小作者頗能領悟側面描寫、細節描寫的作用。
④筆鋒一轉,亮出重點。小作者寫景寫物,毫不散亂,為什么?因為她總能抓住所寫主角的最本質的特點。趵突泉之旺,黑虎泉之甜,和它們比起來,市井無名泉水的特點更在“情趣”兩個字。所以說,寫作文既要有感性思維,又要有理性思維。有感性思維,文字就漂亮:有理性思維,作文就抓人眼球,
⑤市井之泉的情趣到底在哪兒?在這一串串氣泡里,我們體會到了一個“慢”字,這一段對氣泡的描寫,非常細膩,非常從容,小作者的文字風格,也頗能與此協調搭配,讀著這些句子,忽然讓人想起徐志摩的《再別康橋》:“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⑥市井之泉的情趣,不但在于它的水泡、柔波,更在于泉邊的市井生活。以上幾段,小作者用簡約的敘述和有代表性的語言描寫,向我們展示了濟南人有情趣的泉邊生活。“家家泉水,戶戶垂楊”出自《老殘游記》,引用在這里,非常妥帖。泉邊的生活,可以是洗衣、拉呱、泡茶,也可以是夏目的燒烤,“拉呱”“老師兒”是濟南方言,尤其是后者,讓人忍俊不禁,語言描寫能夠寫出地域特色。這市井泉水,的確充滿了濃濃的濟南味兒,
⑦用“跳動的心臟”來比喻濟南的泉,也是對開頭所說的泉水重要性的呼應,少了結尾這一句,作文沒有大問題:但是有了這一句,作文在形式上就更加完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