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歡娟,楊軍紅,劉厚勇,王小靜,高明明
(1.西安漢唐分析檢測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016;2.西安凱立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陜西 西安 710201)
鎢鎳銅是以鎢為基體同時加入鎳、銅等其他元素的合金。鎢鎳銅合金其特點是比重大、強度高、耐腐蝕、有良好的塑性和無磁性,廣泛應用于航天航空、兵器、機械制造等行業,可制造航空和航天器導向裝置等[1-3]。
常規檢測鎢鎳銅合金中鎳、銅含量的方法有化學法、原子吸收光譜法和EDTA絡合滴定法。前兩種方法首先要分離出基體鎢,然后再分別測定,不能多元素同時測定,靈敏度較低,特別是對痕量元素的測定需要富集和分離;Na2EDTA滴定法手續繁瑣,不能滿足大批量生產檢測需求[4]。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ICP-AES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線性范圍寬、靈敏度高、能夠實現多元素同時分析測定等特點,應用范圍日趨廣泛[5-7]。目前尚無ICP-AES法測定鎢鎳銅合金中鎳、銅含量檢測方法的報道。筆者采用ICP-AES法對鎢鎳銅合金中的鎳(Ni)、銅(Cu)元素含量進行測定,用氫氟酸-硝酸溶解試樣,采用基體匹配消除干擾,通過分析確定出了各元素最佳分析譜線,并通過加標回收率試驗及對照試驗,證明該方法快速、準確,可用于實際生產中鎢鎳銅合金樣品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儀:Optima 8300型,具備耐氫氟酸進樣系統,美國PerkinElmer公司;鎳、銅元素單標溶液,濃度1mg/mL,GSB G 62004-90,國家鋼鐵材料測試中心鋼鐵研究總院;硝酸、氫氟酸:分析純;試驗用水為二次去離子水(電阻率>1.0 MΩ·cm,25℃);鎢粉(wW≥99.98%),鎢鎳銅標樣W-4.5Ni-1.0Cu與W-3.0Ni-1.5Cu,西安瑞福萊鎢鉬有限公司。
射頻功率:1.3 kW;冷卻氣流量:20 L/min;霧化器壓力:36.54 MPa;輔助氣流量:0.2 L/min;溶液提升量:1.5 L/min;積分時間:30 s;觀測方式為垂直觀測。
稱取0.20 g(精確至0.0001 g)試樣于150 mL聚乙烯燒杯中,加入10 mL去離子水,2 mL氫氟酸,5 mL硝酸,置于電熱板上150℃加熱,待試樣溶解完全,冷卻,移入100 mL聚乙烯容量瓶中,定容搖勻,分取10.00 mL于100 mL聚乙烯容量瓶,補加2 mL氫氟酸,5 mL硝酸,定容搖勻得待測溶液。
稱取與試樣量相同的鎢粉,溶解定容后,分取10.00 mL于一系列100 mL聚乙烯容量瓶中,依次加入鎳標準溶液0、0.1、0.3、0.5、0.7、1.0 mL,鐵標準溶液0、0.1、0.2、0.3、0.4、0.5 mL,按試驗方法處理,測定系列校準溶液中鎳、銅元素的譜線強度,建立校準曲線。此校準溶液鎳的測定范圍為0.5%~5.0%,銅的測定范圍為0.5%~2.5%。
鎢鎳銅合金中鎢的名義含量90%~97%,鎢是稀有高熔點金屬,常溫下任何濃度的酸或王水對鎢不起作用,但可以迅速溶解于氫氟酸和濃硝酸的混合酸中。因此選擇2 mL氫氟酸,5 mL硝酸溶解鎢鎳銅試樣,加熱可提高溶解速度,保證試樣溶解完全,溶液清亮。
按照1.3試驗方法,配置基體溶液和鎳、銅元素單標溶液,在1.2儀器最佳工作條件下進行測定,獲得元素單標溶液在預先選擇的所有分析譜線下的光譜圖,對譜圖進行逐一分析。鎳221.648 nm譜線強度較低且受到基體鎢221.630 nm的干擾,鎳232.003 nm譜線強度適中同樣受到受到基體鎢232.018 nm的干擾,鎳231.604 nm和鎳341.476 nm兩條譜線均沒有干擾。銅224.7 nm譜線同時受到基體鎢224.698 nm和鎢224.732 nm以及鎳224.723 nm的干擾,銅 213.597 nm譜線信號強度弱,靈敏度低。銅324.752和銅327.393 nm譜線強度適中且沒有其他干擾。
通過上述分析,按照信噪比高、靈敏度適中、受干擾程度小的原則篩選出了鎢鎳鐵合金中鎳、鐵元素的最佳分析譜線[8-9]。鎳的兩條分析譜線231.604、341.476 nm,銅的兩條分析譜線324.752、327.393 nm測定結果基本一致,檢測過程中均可采用。
按照1.4校準溶液中各元素的濃度,分別配制不含鎢基體與含0.2 g鎢基體的系列校準溶液,于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儀上,得到各元素的校準曲線,對鎢鎳銅試樣W-4.5Ni-1.0Cu進行測定[10],結果見表1。

表1 基體干擾試驗結果Table 1 The interference results of the matrix
由表1可以看出,采用不含基體鎢的工作曲線與含0.2 g基體鎢的工作曲線分別對鎢鎳銅試樣進行測定,結果相差明顯,這說明基體對待測元素測定結果存在不同程度的影響。因此要實現待測元素的準確測定,應進行空白試驗且繪制工作曲線時進行基體匹配,消除其它共存元素影響。此外,溶解樣品的條件和酸的用量也應盡量保持一致[11]。
ICP-AES法檢測過程中,待測元素的定量下限與試樣的稱取量有緊密聯系[12]。為使各元素定量下限均能滿足測定范圍下限,需要進行定量下限的測定試驗。分別稱取0.20 g鎢粉,溶解定容分取后,連續測定試樣空白溶液11次,求得各元素測定結果的標準偏差,以10倍標準偏差作為各元素定量限,結果見表2。結果表明,該方法檢出限較低,各元素在測定范圍內均具有良好的線性關系,能夠滿足測定要求。

表2 測定范圍和定量限Table 2 Measuring range and limination
將鎢鎳銅樣品按照1.3試驗方法處理后,在1.2儀器最佳條件下連續測定11次,取平均值,結果見表3。由表3可知,測定結果的相對標準偏差(RSD%)均小于2.0%,說明該方法精密度較好。

表3 精密度試驗結果Table 3 The results of precision test
在鎢鎳銅樣品中加入不同量的鎳、銅標準溶液,進行加標回收試驗,結果見表4。由表4可知,各元素的加標回收率均在98.00%~102.00%之間,說明該方法測定結果準確可靠[13-14]。

表4 加標回收試驗結果Table 4 Determination results of recoveries
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射光譜法測定鎢鎳銅合金中鎳、銅元素含量。通過譜線干擾試驗確定出了各元素的最佳分析譜線,采用基體匹配法消除了基體干擾。樣品處理簡單,檢測速度快,測定結果準確度高,可以滿足實際生產中鎢鎳鐵合金樣品的測定要求,填補了國內鎢鎳鐵合金分析領域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