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煥 Wang Huan
(沈陽建筑大學,遼寧沈陽 110000)
本土化是一個抽象發散的概念,在《沒有建筑師的建筑》中最開始出現。本土化思考的維度很廣,考慮地形地貌、自然氣候條件、各地居民意識形態、倫理道德、審美觀念、民俗風情等問題。概括說,本土化反應了地理,環境,人文之間的特點和差異性,意在表現民族文化[1-2]。光和溫度的需求[5-6]。
現代化設計以產業化、模式化影響著城市風貌。但地域、民族文化等也是城市文明的一部分。本土化設計首先是基于對本土化的理解,尊重客觀因素,結合設計者主觀因素有意識地設計。要求設計者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理性地思考,在自身知識水平、經驗累積、豐富閱歷的前提下,還需考慮設計應包含的歷史、環境、氣候、文化、資源、地域、材料、技術、經濟等方面。從設計過程來看,本土化設計研究的內容更加具有跨學科的特點,需要滲透了解社會學,自然科學、政治學等學科。從結果來看,本土化設計是綜合考量的結果,設計出傾向于具有理性色彩、飽含中國情結、帶有地域特色的成果。社會在發展的同時,我們要堅持本土化設計發展,提高設計者的素養,對本土化持有尊重發展的態度,讓城市找到自己的特色,讓人們內心更有認同感[3]。
設計師首先要尊重使用者,并考慮到不同的地理環境,人文環境因地制宜進行設計。在現代化的設計中,人們越來越珍惜和思考本土化衍生出的東西,并且追求獨特性,表現屬于本土的地區性,文化性。其中,功能是室內設計的根本,地理因素和文化因素是背景條件,作為考慮本土化最基礎的問題。
根據不同地區地形、地貌、氣候、光照等因素,在室內設計中的考慮也有所不同。例如,光照上,由于北方太陽入射角較低,冬季漫長,但要考慮營造良好的采光條件。氣候上,北方考慮到冬季寒冷的特點,設計時注重保溫性,居住空間不宜過高,門窗大小適宜,并針對保溫性研發出導熱系數小的材料;同時,北方地區夏季相對炎熱,設計時還需要重視通風條件等。
風俗、禮儀、節慶、宗教活動、生活習慣、服飾、飲食、舞蹈、建筑形式等都屬于文化的一部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的審美觀、思維方式都有所不同。例如東北地區,中原文化和移民文化作為主體,在進行具體設計時,可以表現出其特有的自然、質樸、粗獷、豪放。而在江南文化環境中,室內設計受到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響,注重表現含蓄、抒情、古樸的特點[4]。
室內設計中,設計師首先根據使用者的需求進行設計,功能是根本,設計只有在滿足功能之上才繼續探討本土化。與此同時,地理環境是影響室內功能設計最主要的因素,尤其是氣候條件、光照條件。在東北地區,受冬季寒冷且漫長的影響,光線較好的區域會設置成活動較多的公共區,來滿足人們對于陽
設計中,設計者從時間、地點、人物把握設計方向,因地制宜考慮實際情況,但僅有這些是不夠的。本土化設計的表達更加復雜,在歷史、文化、政治、經濟因素下,材料、裝飾、空間形式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
材料有著獨特的文化性和歷史性。藝術性,指的是材料通過肌理、質地、色彩表現美感。歷史性,指的是材料可以作為人們感官的介質,透過材料表現的肌理紋路,發現人類活動的痕跡,體現人們對場所的回憶。材料作為空間表達的基本元素之一,不僅用來圍合空間,并且用來表現空間的精神性,將室內空間以及外部環境相聯系,加強設計本土化的表達。
室內各界面材料多樣,例如構成墻體的鋼筋混凝土、水泥、石材,構成地面的木材、地磚等。在應用中,通過選材,技術,細部構造處理等方式可以帶給空間更多的新鮮感。具體表現在,磚不同的構造方法,不同大小磚塊的堆砌,以及堆砌中空隙的變化都給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長竹的陣列擺放或者藤編竹子的編織都是材料新的呈現。例如,在七仙瑤池雨林別墅溫泉酒店,設計師結合當地特色,選用較短的竹子,將竹子圓形截面一端組合排列成整面的效果,這時候黃色燈光透過圓形切面縫隙,給整個室內環境帶來夢幻的效果。例如云夕戴家山民宿改造設計中,運用本地的石、夯土、青瓦、木格柵等材料,一方面使得材料保持自然肌理的特點,另一方面,墻面處理上,用新的白色石灰漿刷在原有墻面上,透過新材料隱隱約約還能瞥見老房子的痕跡(圖1)。這樣的呈現讓本土文化,本土情感得以延續和繼承,值得我們借鑒[7]。

■圖1 云夕戴家山民宿墻體設計

■圖2 云夕戴家山客房設計
文化元素在整個空間環境的塑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空間氛圍的靈魂和精髓。古建筑構件,傳統圖案等屬于文化的一部分,從其中簡練提取元素或者符號,應用到空間裝飾和設計可以更好地表達設計思想。站在現代設計的角度上,文化的傳承,古代與現代的融合,才能設計出具有濃厚本土化色彩的空間。
3.2.1 建筑構件
古代建筑構件上的雕刻體現出裝飾的細節,并且技藝精湛。例如沈陽故宮的玻璃瓦飾、屋檐、屋脊、石雕、柱頭、梁架、影壁等,這些構件上有云紋、龍鳳、花草等圖案的雕刻或彩繪,結合建筑結構,不僅體現故宮的氣派精美同時也可以看出地方文化的特色。在這些裝飾構件上,大多運用中心對稱、重復、重組的手法進行表現。我們在實際設計應用中,也不是簡單的模仿,而是在了解背后文化寓意的背景下,采用新的表現形式展現。例如在蘇州園林中,有白墻灰瓦、裝飾精美的漏窗、飛檐等,貝聿銘選用這些傳統構件作為本土化表現的元素。在設計香山飯店時,利用重復、重組、重構、簡化的方法,將提取的元素符號創新地應用在空間中,設計具有了細節和靈魂[8-9]。
3.2.2 圖案
圖案的造型、色彩、寓意都是一種富有深意的表達。在沈陽故宮中,有寶珠、動物、植物、神獸、云紋、火焰紋等圖案,或代表吉祥,或代表圖騰,佛教崇拜,各色各樣的圖案代表著當地文化的延續。在進行空間裝飾時,很多簡單的幾何圖案應用更為廣泛,例如中式的燈罩,桌椅,窗戶的造型上;將圖案中的形態進行夸張變形、簡化提取、抽象處理等現代設計方法和現代構造方式,設計出的空間不乏現代感,也不乏傳統文化的韻味。云夕戴家山民宿改造設計中,客房衛生間墻面采用馬賽克拼接成的符號,是提取當地畬族彩帶上的紋樣形成的(圖2)。室內裝飾中,良好的空間環境不僅注重功能,還注重精神和審美。用當地傳統構件、圖案中的元素結合現代新型材料技術,加強本土化的表現[10-11]。
軟裝飾是裝飾的一部分,在室內環境中可以將晦澀抽象的文化轉變為另一種形式,使空間表達更具視覺化、觸覺化、印象化和精神化。軟裝飾包括家具、燈具、綠植、陳設品、紡織品等,相對裝飾元素的概念來講,軟裝飾是實際的物品,在室內可以移動變化位置,兼具功能和美觀的作用,空間可以借軟裝飾表現本土的特色。
例如紡織品有窗簾、地毯、抱枕等,一方面可以起到吸聲,隔斷的作用,另一方面,透過顏色、肌理、圖案可以營造空間氛圍。在具體表現滿族文化時,選擇代表性的顏色紅、白、黃、藍,以及添加祈福和祭祀性的紋樣,會使得紡織品的表達更有層次和內涵。家具在空間中的表現更為具體多樣,首先,用家具可以區分不同性質的空間,例如客廳、餐廳、臥室、書房;其次,家具可以區分不同的設計風格,例如休閑、中式、美式、古典、田園等;最后,可以根據不同地區人們的生活方式、文化習俗決定家具如何選擇,例如表現東北民宿空間,通過炕床、炕柜、炕桌這種極具特點的家具,空間更具識別性和文化性[12-13]。
室內空間建構中,首先考慮平面,即水平方向的形態,地域環境和人們在其中的活動軌跡決定了不同的形狀特征。常見的形狀有方形、圓形、三角形、不規則形,這些平面形狀在滿足人的功能需求上立體化形成空間。與此同時,為了進一步豐富空間層次,用不同的分隔和處理方法,增加趣味性,表現空間活力,例如增加地臺式下沉式空間,內凹外凸的形態,或是利用懸掛的板分隔內部空間等。
空間形式表現本土化時,可以依賴水平的形態,比如滿族文化影響下的住宅空間,建筑平面格局為方形,以三間或無間房,中間為院落圍合形成“口袋房”。比如山水建筑文化影響下,長白山旅游首先依靠當地的地形來思考空間的構成,構成形式不是簡單的方形,而是隨著地形的變化形成錯落的空間形態。根據當地的地理、氣候等環境和文化進行詮釋,建筑的空間形式不同,代表性的有江南地域建筑,嶺南建筑,客家建筑,干闌式建筑等[14-16]。
不同地域影響下,設計成果呈現多樣化的趨勢,人們不再簡單地追求形式和功能,還追求精神層面的慰藉,抒發自己的情懷。本文在理解本土化和室內設計的基礎上,闡釋在具體設計時,如何將本土性表現在空間中。例如材料方面,可以是結合不同材料,或是創新應用材料表達本土性;文化元素上,通過建筑構件等提取圖案重新構成裝飾符號進行表達;空間形式上,以不同地域和文化的差異性表現空間,研究空間的構成。綜上所述,研究在材料、裝飾構件、圖案紋樣、家具陳設、空間形式下,本土性室內空間如何更好展現當地的特色,增加空間的層次深度,表現文化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