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四連
摘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中提出的農村改革政策,對于全國新農村建設和城市化進程的推進有非常大的意義。但是,由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涉及范圍比較廣,各地區農村問題也比較復雜,導致在實際的制度改革過程中,改革深入不足、產權主體不明、改革透明度不高等問題依然普遍存在。為了更好地實施農村集權制度改革,更好地開展新農村建設計劃,各地政府要宏觀調控,逐漸深入改革,完善改革制度,明確產權主體,加強改革監督,提升改革效率,促進農村經濟快速發展。
關鍵詞:農村經濟;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產權主體;宏觀調控;改革效率
郭四連. 山西方山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的問題與對策建議[J]. 農業工程技術,2020,40(17):5+7.
農村建設工作是全國發展工作的重點,農業在生產領域占有絕對的主導地位,國家一直都非常重視農業及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目的就是為了振興農村經濟,優化農村資產制度,從而指引農村經濟走向富裕的道路。而改革過程中總會遇到問題,當前解決農村集體產權改革問題,是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的當務之急。
一、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重大意義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針對現存問題而制定的改革措施,對全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不僅是一項經濟制度改革,更是國家提升農村、農民群眾職能作用的途徑。通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能夠促進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農村經濟發展工作當中,發揮自身的選舉權、監督權及決策權,讓農村群眾的職能意識更強,凝聚成農村發展動力。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對新農村及農村城鎮化事業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農村集體經濟制度改革將大力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在制度的促進下,農村將快速實現經濟制度改革與經濟發展模式改革,找到適合本地區特色的經濟發展道路。農村經濟的壯大是農村城鎮化發展的重要基礎。
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存在的問題
1、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的不足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有非常深遠的影響,但是由于改革工作難度大、規模大,導致改革深入不足,具體體現在兩個方面。首先,相關政府部門對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投入不足,缺乏有效的引導,改革相關規章制度也不夠健全,從而使農村集體產權改革力度相對較淺。其次,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很多政府或者相關部門缺乏主動參與性,各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配合,導致實際的改革工作深入不足。
2、農村部分集體產權主體模糊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含義是對農村集體、公共的物資、資源進行所有權改革,以共同發展為目標,建立讓農民獲益更多的新經濟體制。但是,在實施農村集體產權改革的過程中,第一步工作就存在了阻礙問題。農村經濟中何為集體產權?何為私有產權?再加上不同的經濟環境,地域文化更加模糊了農村部分集體產權的主體。另外,農村群眾法律意識薄弱,對產權明確、產權改革以及集體經濟各項事宜都不太了解,所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還存在法律事務不明的問題。主體模糊、主體法律事務模糊都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造成了嚴重的阻礙。
3、農村集體產權改革透明度不高
當前,農村集體產權改革過程中,還存在透明度不高的問題,并且相關部門對于農村集體產權改革工作有失監督。在部分農村集體產權改革中,由于農村居民缺乏法律意識,對于產權知識了解比較少,所以少部分人員將農村集體產權私自占有,導致集體產權改革效率下降。另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缺乏監督機構,導致實際的改革工作延誤、工作透明度不高,影響改革深入實施。
三、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對策建議
1、各地政府宏觀調控,逐漸深入推進改革
為了解決農村集體產權改革程度深淺不同的問題,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政府應該發揮主導的作用,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提供合理的引導,加強各項工作的落實實施,并給予相關的支持。首先,地方政府要重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迅速建立起農村集體制度改革的專門組織,從而提升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效率[1]。其次,應該注意各部門之間的聯合,發揮各部門的職能,為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獻言獻策。最后,政府及相關部門應該切實發揮好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監督工作,對農村制度改革進行有效的監督,從而防止農村改革中出現濫用職權、公產私用等問題,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山西省方山縣非常重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工作,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落實國務院《關于穩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意見》,為了有效地調配各方工作,對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進行引導,組織成立了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領導小組,要求縣財政部門、農業農村部門、水利部門等多個部門共同參與制定改革計劃。另外,為了做好山西省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對方山縣改革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市政協領導對馬坊鎮里其村、積翠鄉孔家莊村進行了走訪和調研,提出了“會用政策,把握方向”“摸清底子,搞清狀況”的指導方針;也提出了要以群眾滿意為標準的改革目標,為方山縣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提供良好的指引。
2、完善改革制度,明確產權主體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對農村經濟發展十分有利,但是,在改革過程中還出現產權主體不明確、改革效率低的問題[2]。要解決相應的問題,就要深化落實改革工作,具體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首先,找到高效的集體資產清產核算的工作辦法,對農村集體產權進行明確界定;建立健全農村集體資產清查制度,做好相應的登記和報表。其次,對股份權能益處進行有效的普及,讓農民群眾了解到農村集體經濟制度改革的益處;建立健全收益分配制度以及股權抵押制度,通過各項制度的實施落實,有效提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的改良效果。
山西省方山縣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為了深化改革的力度,方山縣做了以下工作:為了解決資產主體不明確的問題專門成立了資產清查小組,到馬坊鎮里其村以及其他各鎮村去幫助農村村委會完善資產清查制度。清查過程中互相監督,做到了資產清查公布,在資產清產完畢之后制作了《農村集體資產清查核資報表》,將相關數據提交給縣里農業農村部門、水利部門等相關部門。為了讓農村群眾充分了解股份權能,方山縣政府聘請專業法律顧問團隊向農民講解股份制權能,根據地方情況制定了相關利益分配制度。
3、加強改革監督,提升改革效率
集權制度改革中,腐化慵懶的工作作風會直接導致改革效力低下。監督工作是為了保證集權制度改革更加高效和廉潔,根本目的是為了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政府和相關部門應該重視監督機構的建立,對地方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進行有效的監督和管理,做到集權制度改革工作“全透明”,包括向農民群眾公布資產清查情況[3]。
山西省方山縣政府在農村集權制度改革中要求縣政府相關部門抽調人員組成工作監督協會,對農村集權制度改革工作進行監督管理,并在工作中進行記錄和指導,保證地方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廉潔性和公正性。在農村工作監督中,小組委員會要求地方村委會在資產清查和股份改革中都要進行重大事件公布,讓人民群眾第一時間了解情況。
四、結語
本文從政府宏觀組織管理、明確產權主體、加強工作監督三個方面闡述了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有效策略。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是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希望能夠對農村經濟的發展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 陳 俊. 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若干問題的探討—以浙江省寧波市為例[J]. 中國農民合作社,2019(6):65-67.
[2] 張紅宇. 關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若干問題[J]. 農村經營管理,2015(8):6-10.
[3] 高智慧. 關于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中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 時代經貿,2018,455(30):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