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與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農村地區更要注重發展農田水利,促進農業經濟發展趨向市場化,提升農民生產方式趨向專業化。目前農村農田水利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弊端,影響了農田水利的良性發展。要加強農村農田水利工作人才隊伍建設,夯實農田水利管理制度及基礎設施,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推進新農村建設穩步向前。
關鍵詞:農業;農村;農田水利;農業經濟;市場化;基礎設施建設
金守哲. 農田水利的作用、問題與發展建議[J]. 農業工程技術,2020,40(17):40.
近年來,農村地區經濟取得了長足性的發展,農村農田水利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伴隨著社會改革與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經濟的發展呈現出高速化、體量大等特點。為了保證農村經濟的健康平穩增長,要推進農田水利建設,從根本上提升農村經濟發展的質量[1]。
一、農村農田水利工作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1、促進農業經濟發展趨向市場化
農村農田水利工程可以促進工程區域農業產業的結構調整,提高了農業生產質量,使多樣化種植成為可能,平衡了農村經濟與市場動向之間的關系,使農村經濟發展按照市場的預期進行不斷變化和變革。農村農田水利工程區域,推進了以蔬菜為主的種植結構調整,農民可以根據市場需求進行自主經營權,提升了農產品的商品轉化率,農村產業結構發生調整,促進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和主動性。
2、提升農民生產方式趨向專業化
農村農田水利發展,能夠夯實農業生產基礎,從多角度分析當前農業發展的路徑,并綜合各類經濟指標為農民提供生產建議。農村農田水利需要農戶配合,在改革過程中提升農戶的科學文化素質以及生產勞動技能,使農戶的生產方式逐漸趨向專業化,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提供有力的驅動力[2]。
二、農村農田水利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管理人員專業素養不高
農村與城市之間資源不均等,在生活條件和醫療衛生等各方面的差距較大,農村人才流失嚴重,特別是年青一代的農村居民去往城市后很少再返回農村。這樣的現狀導致了當前農村人口老齡化嚴重,農田水利專業型人才數量不足,農田水利專員知識結構不健全,缺乏專業性技能,不利于農村農田水利的發展建設。
2、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無法支撐農村農田水利發展
近年來,農村地區的基礎建設相對匱乏,特別是道路建設不夠健全,很多農產品的銷路和進出鄉鎮的道路一樣“崎嶇不平”,嚴重的抑制了農村經濟發展,不利于農村農田水利建設。由于農產品銷售不暢,打擊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建成的農村農田水利設施利用率不高。如果不能及時縮小農村與城市之間的差距,在經濟發展中可能造成越來越嚴重的問題[3]。
三、農村農田水利工作的發展建議
1、加強農村農田水利工作人才隊伍建設
農田水利工作一定要明確自身的責任和目標,科學合理的為農民的各項生產與經營活動提供有效的幫助、指導、規劃和意見。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下,市場需求不會一成不變,這就要求農村經濟要不斷改變原有的生產方式,這也是提升經濟效益的重要手段。面對時代的挑戰,生產者要綜合考量局部利益與全面利益,促進農產品的社會價值和生態效益提升。在今后的農村農田水利工作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由于每家農戶的情況不一樣,生產方式中也存在長處與短板,所以每家農戶都是獨立的服務主體,要深入到田間地頭展開服務與咨詢業務,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
2、制定農村農田水利管理制度,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農田水利工作有相應的法律法規作為指導,對管理者的專業性要求較高,同時要符合農村經濟的發展特點。只有建立健全科學合理的農田水利規章管理制度,才能為農村經濟的騰飛提供助力。
首先要制定農田水利責任落實制度,明確崗位責任與工作義務。其次要不斷完善和優化農田水利工作的規章制度,將減輕農民負擔、提升農村農田水利效能作為工作重點,并對具體的工作流程與工作方法進行梳理,讓每一個工作任務都能落到實處。在政策制定上,要充分平衡城鄉差距,夯實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促進農村農田水利的快速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經濟是全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注重農村經濟發展就是為偉大的民族復興之路夯實基礎。要了解當前的市場發展形勢,注重農村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為農村經濟與城市經濟之間架起交流的“橋梁”。農村農田水利工作是保證農村經濟發展的重點環節,要充分發揮農村農田水利設施的功效,將提升農民的經濟收益作為主要工作目標,為農村經濟的發展鋪平道路。
參考文獻
[1] 孟祥玲. 新時期農田水利建設發展困境與對策[J]. 科學與財富,2019(32):283.
[2] 史 慶. 新時期農田水利建設發展困境與對策[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32):2139.
[3] 梁 亮,朱 斌. 農田水利發展及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重點分析[J]. 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9(34):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