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杰
摘要:近些年,農民種植玉米的積極性明顯提升。該文分析了山東菏澤市鄄城縣玉米機械化生產的發展情況,分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當前玉米機械化生產中存在的農機結構不合理、種植模式相對分散、機宣傳不到位等問題,提出玉米生產機械化的發展建議,要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農機裝備結構,提高農民認識,促進玉米機械化生產的更好發展。
關鍵詞:玉米;生產;機械化;裝備結構;政府補貼
梁 杰. 山東鄄城縣玉米機械化生產現狀與發展建議[J]. 農業工程技術,2020,40(17):53.
現階段科學技術迅速發展,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應用各類農機產品,可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農業生產的效率以及收益。一些地區開展機械化農業生產,獲得了比較好的效果,但玉米機械化生產發展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玉米機械化生產現狀
1、農機裝備結構不合理
在近些年,雖然鄄城縣對于玉米機械化生產技術進行了全面推廣,然而在實際推廣期間,農機裝備方面依舊存在著結構不合理的問題。農機的自主創新能力不足;沒有足夠的價格低廉、性能穩定、優質高適應性的新農機產品,特別是沒有與本地區生產玉米特色相符合的農機產品;匹配經濟作物生產的機械出現嚴重短缺問題。農機裝備沒有足夠的動力機械,匹配農機比較少,更多的是小規模農機設備,沒有足夠的大規模聯合作業機械;農機設備沒有較高的配套效率,無法提升操作質量,也制約著操作效率,玉米生產初期作業機械較多,而在中后期沒有足夠的機械設備;大部分機械設備未及時進行淘汰處理,出現較為明顯的帶傷作業情況。
2、玉米種植較為分散
在開始實行家庭聯產承包制度后,農民逐漸提升自主意識,農作物的種植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鄄城縣玉米生產發展機械化受到制約的一個主要因素是種植玉米的土地較為分散,不同農戶所開展的種植模式也存在著一定差異,這將造成玉米無法進行集中生產和收獲,難以提升機械設備的生產效率。因為經濟效益不充足以及作業效率低,農民在農機設備購買以及應用方面沒有足夠的積極性,這對農業機械化生產的發展與推廣造成了嚴重阻礙。
3、宣傳不到位,群眾認識較為落后
機械化玉米收獲是一個過程,改變了傳統的人工收獲方法,然而理解和接受一個新事物需要一定時間。有些農民在多年種植玉米過程中已經養成了手工收割玉米的習慣,他們認為玉米收割機的損失率高且壓碎程度高。除此之外,收割機有著較多的機型種類,農民對于機械沒有足夠的認識,難以進行選擇。在鄄城縣,能夠選擇的玉米收獲機類型較多,在沒有充分了解的情況下,面對30多個機具型號,農民無法辨別出機具的質量及性能好壞,容易出現盲目、隨機購買機械的情況。應用過程中,有的農機手沒有系統學習過操作技術或是未仔細閱讀說明書,在這樣的情況下操作機械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產生安全隱患。
二、玉米機械化生產發展建議
1、加大政府支持農業機械化生產的力度
在農業機械化生產方面,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是非常重要的。目前政府較為重視玉米機械化生產,這也是推動玉米生產機械化發展的主要因素[1]。政府為了推動鄄城縣農業裝備整體水平提高,制定了與農機相關的各類政策并落實到實踐中,對農業機械化生產做出了重要指示,并認識到農業機械企業發展的作用。在農民補貼方面,省、市及縣應給予政策傾斜,合理投入資金進行配套補貼,通過農機購買指導等方式,引導農民購買更加合理、實惠的農業機械。近年來,國家實施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推廣先進玉米收獲機,使鄄城縣擁有了更多的玉米收獲機。
2、完善農機裝備結構
在農機市場之中,不同的農機農具有著不一樣的質量和水平,在操作方面也存在差距,面對不同地質環境以及農作物品種的農機也有著不同的使用效果。現階段鄄城縣可應用的玉米收獲機類型比較多,但不同產品間存在的差別使玉米生產機械化呈現不同效果,要合理選擇玉米生產農機。在詳細分析土地地形、種植環境等條件后,才能夠進行合理選擇。在使用玉米收割機時,通常會產生一些損害農業收益的情況,比如應用玉米收割機時會出現丟穗,這將損失一定的玉米收獲量。根據農機使用的不良情況,生產廠家應不斷完善農業機械,不斷提升機械發展水平,滿足農民生產需要[2]。
3、加大宣傳力度,提高農民認識
為了使農民擺脫辛苦的體力勞動,并加速農業生產的機械化,需要加大宣傳力度。可通過電視廣告、微信公眾號、微信群等方式加強宣傳,使農民掌握更多玉米機械化生產的知識。還可集中培訓機手,以完整的方式傳播機械化玉米收獲技術,使農民掌握玉米機械化生產技術,更好地在田間進行操作。
三、結語
全國玉米生產已實現了機械化全面覆蓋,無論是政府還是農民,對玉米機械化生產的重要性都有一定認識。只要將機械化生產扶植力度加強,提升農機技術水平和提高農業機械化生產水平,可進一步全面提升玉米機械化生產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明杰. 蒙城縣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現狀及發展對策[J]. 安徽農學通報,2019,25(16):118-119.
[2] 秦海生,丘 峰. 我國玉米生產機械化現狀趨勢與發展對策[J]. 當代農機,2018(09):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