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曉玲



[摘要]目的 探討丙戊酸聯合拉莫三嗪治療癲癇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癲癇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簽方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丙戊酸治療方法,研究組患者采用丙戊酸聯合拉莫三嗪治療方法。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臨床癥狀情況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發作次數、癲癇樣放電次數少于對照組,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累及導聯數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癲癇患者實施丙戊酸聯合拉莫三嗪治療,臨床效果顯著,不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而且安全性高,不良反應發生率低,值得臨床應用推廣。
[關鍵詞]丙戊酸;拉莫三嗪;癲癇;臨床應用價值
[中圖分類號] R742.1?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4721(2020)7(a)-0085-03
Clinical effect of Valproic Acid combined with Lamotrigine in the treatment of epilepsy
LANG Xiao-ling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Laizhou People′s Hospital, Shandong Province, Laizhou? ?261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Valproic Acid combined with Lamotrigine in the treatment of epilepsy. Methods A total of 100 epilepsy patient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June 2019 were selected as subjects, 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lottery,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Valproic Acid, and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Valproic Acid combined with Lamotrigine.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 clinical symptoms and adverse reac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number of seizures and epileptiform discharge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ess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uration was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level of lead involvement number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epilepsy were treated with Valproic Acid combined with Lamotrigine, it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levant clinical symptoms of patients, but also has high safety and low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 Valproic acid; Lamotrigine; Epilepsy;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癲癇為臨床常見疾病類型,由于人體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發生大腦功能短暫性障礙,為慢性疾病類型。目前,癲癇是我國常見的第二大神經科疾病類型,發病率僅次于頭痛。癲癇疾病的發病元復雜性高,主要包括多方面如腦部疾病、遺傳因素等[1-2]。隨著臨床醫學近幾年來的高速發展,人們也越來越廣泛的認識癲癇,并對癲癇分類[3-4]。目前,如何有效治療小兒癲癇,已逐漸成為臨床醫學上的重點關注問題。癲癇疾病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神經調控治療等方法,其中,主要治療方式是藥物治療。相關臨床研究顯示,癲癇患者經藥物治療后,約有70%可以控制其癲癇發作情況[3]。臨床近幾年的研究發現,通過給予癲癇患者合理聯合用藥,可以有助于提升其治療效果[4]。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癲癇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丙戊酸聯合拉莫三嗪治療癲癇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癲癇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抽簽方法將其分為兩組,每組各50例。研究組中,女17例,男33例;年齡4~12歲,平均(6.35±1.25)歲;病程1~5年,平均(3.20±1.05)年。對照組中,女15例,男35例;年齡5~13歲,平均(6.20±1.40)歲;病程1~5年,平均(3.05±1.20)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及同意,患者均知曉本研究情況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①符合由國際抗癲癇聯盟制定的《癲癇診斷標準》內容的患者;②自愿參與本研究工作的患者;③經腦電圖檢查結果顯示伴有癲癇放電特征的患者。排除標準:①合并心肺及血液系統疾病者;②精神異常者;③近3個月內癲癇發作次數<3次者。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腦部綜合檢查,予以常規腦部水腫治療、常規營養神經治療、常規抗癲癇治療等。
對照組患者采用丙戊酸治療方法,具體用法用量為:選擇丙戊酸鈉緩釋片[賽諾菲(杭州)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71010,規格:0.5 g×30片/瓶],初始劑量給予1次/d,每次1 g,口服;持續治療幾周后,結合患者的疾病癥狀改善程度,可以酌情調整劑量為1次/d,每次0.5 g。持續治療3個月。
研究組患者采用丙戊酸聯合拉莫三嗪治療方法,具體用法用量為:選擇丙戊酸鈉緩釋片,初始劑量給予1次/d,每次1 g,口服;同時選擇拉莫三嗪片(三金集團湖南三金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批號:20180524,規格:25 mg×48片/瓶),初始劑量給予1次/d,每次25 mg,口服,待持續治療幾周后,結合患者的疾病癥狀改善程度,調整藥物劑量為1次/d,每次50 mg,口服(每日最大劑量為100~200 mg)。持續治療3個月。
1.3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臨床癥狀情況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臨床治療效果的判斷標準:結合患者的疾病癥狀改善程度,劃分為控制、顯效、有效、無效。其中,若患者經治療后,無再癲癇發作,而且無眩暈、抽搐癥狀等,為控制;若患者經治療后,癲癇發作率降低>75.00%,而且眩暈、抽搐癥狀等均明顯改善,為顯效;若患者經治療后,癲癇發作率降低50.00%~75.00%,而且眩暈、抽搐癥狀等均稍有改善,為有效;若患者經治療后,癲癇發作率降低<50.00%,而且眩暈、抽搐癥狀等均無明顯改善,為無效。治療總有效率=(控制+顯效+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臨床癥狀指標包括發作次數、持續時間、癲癇樣放電、累及導聯數水平。
不良反應情況包括頭暈、惡心、嗜睡、皮疹。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各項臨床癥狀的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發作次數、持續時間、癲癇樣放電次數、累及導聯數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發作次數、癲癇樣放電次數少于本組治療前,持續時間短于本組治療前,累及導聯數水平低于本組治療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發作次數、癲癇樣放電次數少于對照組,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累及導聯數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癲癇屬于一種慢性疾病,其主要是由于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進而促使大腦功能產生短暫性障礙,是僅次于頭痛的臨床第二大神經科疾病。結合臨床的最新醫學數據指出,目前我國癲癇病的發生率呈逐年升高趨勢,根據不完全統計結果顯示,我國目前的癲癇病患者約有900萬人,而且,每年的首診癲癇病患者約為幾十萬人[5-6]。國際抗癲癇組織于2010年更新了更為全面的癲癇發作分類,同時對癲癇發作類型進行補充與重整,增加新確診癲癇疾病類型,包括負性肌陣攣、眼瞼肌陣攣、肌陣攣失神等[7]。隨著臨床不斷擴充癲癇種類,以及由于癲癇重癥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加,目前臨床醫學界越來越加強對癲癇疾病的重視程度[8-9]。
隨著臨床醫學技術的不斷創新和提升,以及越來越多各類疾病醫治手段的更新。近年來,在臨床治療癲癇疾病的過程中,已經逐步引入現代化技術,包括生酮飲食技術、電刺激技術、手術等,但是其臨床療效尚不理想[10-11]。因此,臨床針對癲癇疾病類型,采用傳統藥物治療依舊作為主要治療方案。其中,常見治療藥物包括拉莫三嗪、丙戊酸鈉等[12]。臨床運用藥物治療癲癇的過程中,治療核心為藥物選取、藥物搭配以及藥物劑量等。因此,治療癲癇疾病的關鍵為合理、科學、正規的使用抗癲癇藥物[13-14]。
丙戊酸為廣譜抗癲癇藥,現代藥理學研究指出,給予癲癇患者以丙戊酸口服治療后,經胃腸消化系統完全吸收,接著于細胞外液分布,并且通過與血液中血漿蛋白結合,提高機體γ-氨基丁酸神經遞質濃度,有效抑制γ-氨基丁酸神經遞質合成以及釋放,從而實現神經元興奮受抑制作用。拉莫三嗪可以促使機體神經元細胞鈣離子通道有效調節,以實現控制神經信號釋放谷氨酸質濃度,從而明顯縮短癲癇發作維持時間,降低放電頻率。拉莫三嗪通過口服給藥后,可以在神經細胞起到藥物作用,以促使神經細胞鈉離子通道開放受抑制,并有效阻斷中樞神經細胞興奮傳導,從而有效控制癲癇神經元異常放電[15-16]。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發作次數、癲癇樣放電次數少于對照組,持續時間短于對照組,累及導聯數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與單純運用丙戊酸治療方法比較,運用丙戊酸聯合拉莫三嗪治療,可以有效改善癲癇患者的發作次數、持續時間、癲癇樣放電次數、累及導聯數水平等指標,同時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并且取得良好的藥物治療安全性,改善預后。
綜上所述,丙戊酸聯合拉莫三嗪治療癲癇,可改善相關臨床癥狀、提高臨床療效,且藥物治療安全性較高,有重要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黨冬麗,陳潁潁.丙戊酸鎂聯合拉莫三嗪治療癲癇的效果[J].河南醫學研究,2019,28(20):3736-3738.
[2]白煥芳.丙戊酸鈉聯合拉莫三嗪應用于難治性癲癇治療中的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9,30(11):1824-1825.
[3]陳龍霏,厲建愛,張春燕.拉莫三嗪聯合丙戊酸鈉治療腦卒中繼發癲癇療效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9,10(17):62-64.
[4]王娟,陳健.拉莫三嗪聯合丙戊酸治療兒童癲癇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25):36,38.
[5]陳潤瑩,洪巖,陳先平.拉莫三嗪、奧卡西平分別聯合丙戊酸鎂緩釋片治療小兒癲癇的療效比較[J].海南醫學,2019, 30(19):2528-2531.
[6]孟祥君,郅穎.拉莫三嗪添加-替換在丙戊酸治療無效的癲癇患者的效果分析[J].系統醫學,2019,4(11):52-54.
[7]熊友健,盧慶紅,涂瓊,等.拉莫三嗪對癲癇患兒丙戊酸鈉血藥濃度的影響[J].江西醫藥,2019,54(8):962-964.
[8]李東璟,蒙山,張英俊.小劑量丙戊酸聯合拉莫三嗪對老年癲癇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9,29(27):242.
[9]蔣智.拉莫三嗪替換傳統藥物治療癲癇的效果及不良反應分析[J].中國處方藥,2019,17(11):95-96.
[10]冒文娟,王珊珊,王鋒,等.小劑量拉莫三嗪聯合丙戊酸完全控制新診斷癲癇后轉為拉莫三嗪單藥治療的可行性研究[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19,25(3):189-191.
[11]樊麗霞.拉莫三嗪聯合丙戊酸鈉治療癲癇患者的療效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34):4950-4952.
[12]劉鵬.拉莫三嗪聯合小劑量丙戊酸鈉治療首診癲癇患者的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9,12(29):36-37.
[13]劉小玲,張金秀.丙戊酸鈉聯合拉莫三嗪應用于各型癲癇病治療中的療效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 6(72):146.
[14]曹續政,孫博,翟大明, 等.拉莫三嗪聯合丙戊酸治療癲癇患者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9,25(20):111-113.
[15]溫璞.拉莫三嗪聯合丙戊酸鈉治療腦卒中后繼發癲癇患者的臨床療效[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9,32(8):1184-1186.
[16]王玲嬌,周春華,王建欣,等.HPLC-MS/MS法同時測定癲癇患者血漿中拉莫三嗪和丙戊酸鈉的濃度[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19,35(19):2390-2394.
(收稿日期:20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