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華醫學雜志》發表國內首部《膝骨關節炎運動治療臨床實踐指南》。該《指南》由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骨關節科主任林劍浩團隊牽頭完成,從患者選擇、運動處方,患者自我管理、教育及依從性,疼痛管理與隨訪,運動治療效果預測及與其他治療結合5個方面,系統回答了臨床關注的14個問題,旨在為臨床提供基于循證依據的運動治療推薦。
林劍浩主任介紹,隨著人口老齡化加劇,超重和關節損傷愈發常見,膝骨關節炎患病率持續升高。目前在中國50歲以上人群中,膝骨關節炎患病率達14.3%,是中老年人致殘的主要原因。但長期以來,膝骨關節炎被認為是磨損性疾病,醫生和患者認為應該通過多休息、少走路來保護關節。事實上這是錯誤觀念,應當予以糾正。科學運動有益于肌肉骨骼健康,是骨關節病綜合治理的基石,是真正的“保膝”治療。
此前,我國膝骨關節炎診療指南指出,所有膝骨關節炎患者均應接受以運動為核心的基礎治療,但還沒有詳細的臨床實踐論述。很多情況下醫務人員并未告知患者如何運動,包括采用哪種運動類型、每次持續多長時間等。針對以上問題,林劍浩團隊邀請骨科、風濕免疫科、流行病學專家,以及心血管內科、呼吸內科等多學科海內外專家組成指南制定組,以循證醫學數據為證據,結合專家臨床經驗制定了《膝骨關節炎運動治療臨床實踐指南》。
林劍浩團隊檢索2017年以后發表的原始研究資料發現,越來越多的中國學者嘗試應用運動治療膝骨關節炎。這些研究涉及運動治療后的大腦皮層改變、為有并發癥的患者開具運動處方、髕骨關節疾病患者的運動治療、運動治療的成本效益等問題;而這些問題大多屬于以前運動治療領域的證據“盲點”。另外,也有關注運動治療依從性的研究,這些都是運動治療的重點、熱點。
(衛 ?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