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睫
一
那是一雙布滿血絲的眼睛。
絲絲紅色,跳動著火的熾熱。
那是一雙曾經擁有30年軍齡的飛行員的眼睛。累計7000小時的飛行記錄,練就了敏銳的洞察力。
當蔓延的疫情威脅到人們的生命時,你接過抗疫的重任。
你說:“軍人就該服從命令,疫情就是命令。”
跑在時間前面。以軍人的氣質、軍人的速度。
帶著一顆被疾病多次侵犯的心臟連續作戰,三個晝夜被遠遠地拋在身后。除夕夜,歌詩達賽琳娜號郵輪緊急停靠,調派直升機運送檢查人員,到企業檢查巡視復工前的準備工作,親自赴京調配應急物資,他事無巨細,廢寢忘食。
組織嚴防。上陣堅守。
整整30天,一名轉業后再次出征的老兵,日夜奔赴在沒有硝煙的戰場。
二
眼睛,那何嘗不是一雙充滿愛的眼睛。
除了熱愛崗位,關愛同事,他還愛著海河沿岸這座美麗的城市,卻唯獨把對親人的愛含蓄深藏。
惜時如金。
一條微信,一句祝福,簡短的話語,都是你心中愛的表達。
委屈的淚水淌在妻子的臉頰,每一滴都流進了你的心里。
肩上的責任。任重而道遠。
你相信,多年相濡以沫的她會理解、懂得。
月色寧靜。
午夜時分,你是否隔著辦公室的一窗夜色,看到不遠處有一盞燈光始終閃亮,一雙眼睛充滿著期待?
五十多天沒有回家了,妻子在心里默數著一個個孤單的日子。
將時間傾囊而出,無論身在哪里。
三
2月22日清晨,清脆的手機鈴聲再也沒能把你叫醒。
時間屏住呼吸,不忍打擾睡著的你。
單位宿舍里,一只留下湯底的碗,一瓶打開所剩不多的辣椒醬,桌上安靜的藥瓶,沙發上的工作服,衣服口袋里寫著數字的紙條……成為你最后的陪伴。
就這樣,將自己留在抗疫一線,兌現了工作日記中寫下的話語:“硬在本質,硬在能力,硬在作風。”
用58歲的生命,詮釋了什么叫做敢于擔當。
四
傷離別,生死兩茫茫。
“怎么能走了就再不回來。”妻子跪在你宿舍的床前,手捧你的工作證,看著上面那道依然溫情的目光,嘶啞的聲音令整個春天動容。
說好退休后彌補往日的虧欠,今天卻成為一句無法抵達的諾言——
“還有一年,你就不能再等一等嗎?”
“我是當兵的。”這是你留下的講得最多的一句話。
五
二月末的窗外,細雨紛飛。
你目光里的這片土地,溫暖一天比一天遞進。
(注:致敬抗疫中以身殉職的天津濱海新區政協副主席、區應急管理局局長單玉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