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文章詳述了自2020年初以來防病抗疫戰役的重點難點是有效的體溫檢測,針對新冠病毒傳染性強、發熱特征監測需求明確的特點,發揮互聯網可信企業項目優勢,基于區塊鏈技術研發體溫云平臺,利用溫度檢測終端,對普通民眾,特別是接觸人員和新冠患者、在家隔離人員等重點對象的溫度進行遠程、無接觸監測的解決方案。文章從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特點,論述了以區塊鏈架構為底層體溫云平臺的技術模型、解決方案及應用場景。體溫云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數據溯源、不可篡改的特性,同時激勵數據提供者賦予數據以價值激勵用戶共同見證、共同參與。
關鍵詞:抗疫;區塊鏈;體溫監測;中藥
中圖分類號: TP399? ? ? ? ? 文獻標識碼:B
Abstract: The article details the key difficulty of the battle since the beginning of 2020 against disease and epidemic is the effective body temperature detection; In respons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w crown virus which is highly contagious, it has a clear monitoring demand for temperature monitoring. Using the temperature detection terminals technology has developed a temperature cloud platform based on the blockchain technology,and carried out remote and non-contact temperature monitoring for the general public, especially for who have been in contact with infected people and who was isolated at home. This paper starts from the decentralized characteristics of blockchain technology, and details the technical model, solution and application scenario of the temperature cloud platform based on blockchain architecture. The medical body temperature cloud platform uses the blockchain technology to realize the data traceability and non tampering characteristics, and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motivate data providers and give data value to encourage users to witness and participate together. At the end of this paper, we use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 elaborate the self-developed new crown Chinese medicine prevention program for the public.
Key words: anti-epidemic; blockchain; body temperature monitoring; Chinese medicine
1 引言
2020年春節,本該是舉國同慶、家人團聚的美好時刻,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改變了這一切。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社會各界眾志成城、群策群力,紛紛投入阻擊疫情行動中。在疫情進入穩定期,防疫物資供應穩定,全國人民陸續進入復工復學的的時候,聚農科技對于如何利用區塊鏈及大數據技術鞏固抗疫成果,建立健康大數據平臺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
2 疫情防控的難點和重點
中國的疫情防控中面臨著很多困難和問題,如傳染來源和中間宿主不明確;傳染源廣泛分布于社區和農村,由于更多感染者是輕癥甚至無癥狀的病原攜帶者,不容易被發現,再加上檢測手段的問題,所以實際感染人數可能遠高于報告人數。同時,由于新冠病毒可以通過呼吸道飛沫、接觸、乃至潛在的糞口和氣溶膠傳播,且病毒在物體表面存活期可長達9天等多種復雜的傳播途徑,使得病毒更容易對生活環境和工作環境造成污染,給疫情防控工作增加一定的難度。
防疫工作的重點是居民要做好自我防護及各個企業機構做好體溫監測。各個企業機構要做好對于員工的防疫工作宣傳,嚴格執行健康監測,尤其要監測并紀錄員工的體溫信息。體溫監測是防疫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科學、有效地監測數據,如何利用區塊鏈技術提高數據透明度,接受社會監督,避免疫情數據的壟斷與篡改等問題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開辟了新的研究方向。
3 基于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的自動化體溫云平臺的實踐
3.1 去中心化的區塊鏈技術特點
人們經常將比特幣與區塊鏈兩者之間的概念等同起來,誤以為區塊鏈就是比特幣。其實,區塊鏈的產生是伴隨比特幣一同產生的,他們之間的關系應該是技術與產品之間的關系,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比特幣只是區塊鏈的一個小的應用,并且是一個成功的經典項目應用。區塊鏈是一個分布式賬本,一個通過去中心,去信任的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的數據庫。區塊鏈是一種“數據庫”,存的是“賬”,所有人都可以參與記賬,用數據塊+鏈的存儲方式。人人都有全記錄,并且相互認證以辨真假(共識機制),人人都無法篡改記錄,因為有密碼學簽名,人人都有副本,所以即使有一部分賬本損壞了,整體也不受影響,這就叫分布式存儲。通過這種方式記錄下來的信息,以區塊的方式按照時間鏈條得以呈現,就叫做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的最大特點就是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通過P2P(點對點)協議組成網絡。P2P通訊技術,又稱點對點網絡技術,是一種網絡新技術,依賴網絡中參與者的計算能力和帶寬,而不是把依賴都聚集在較少的幾臺服務器上。不同于中心化網絡模式,P2P網絡中的各節點的計算機地位平等,每個節點有相同的網絡權力,不存在中心化的服務器。在去中心化的區塊鏈網絡中,對于單個節點的攻擊無法控制或者對整個區塊鏈網絡產生影響。去中心化網絡模式與中心化網絡模式對比,如圖1所示。
區塊鏈技術有著無限發展的想象空間,區塊鏈的本質在于理念的變革,組織形態的重構,社會協作機制的變革。區塊鏈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如圖2所示。
3.2 基于區塊鏈技術的自動化體溫云平臺
新冠狀病毒極有可能在人類長期流行下去,它的出現改變人們的行為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對病毒的監控和預防將成為一種常態。世界十大病毒中的埃博拉、非典、馬爾堡、艾滋病、甲流、漢坦、登革熱病毒,發熱是典型特征。體溫監控將是一種常態,體溫的實時管理將成為管理者日常工作,體溫的大數據采集、應用將成為各個管理機構的工具。
傳統的額溫槍防控靠填表、檢查、層層上報。難度大,成本高,影響企業生產,不利于經濟發展。如何解決體溫監測,數據上傳,建立一個數據實時共享平臺,打通不同信息系統之間的交互壁壘,實現個人體溫信息跨區域、跨城鄉、跨行業的共享,以更高效、更方便開展疫情預防和研究工作,優化醫療資源配置。
區塊鏈技術在很多領域都有了應用嘗試,但是在體溫監測領域還是一片空白。基于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的自動化體溫云平臺結構,如圖3所示。
體溫檢測設備用激勵的方法解決了單位自愿防控、自主防控的問題,讓防控工作不給單位帶來負擔,還能創造價值,更方便了主管部門的管理,利于數據的重復利用。用區塊鏈技術為數據加密、確權,解決了數據的真實性、歸屬性。增強了主管部門的公信力,讓平臺公開、透明的自運行,其具體的解決方案如圖4所示。
使用合作企業自主研發的連續溫度貼和紅外線額溫槍,數據通過無線傳感網與互聯網平臺打通,該方案可簡化成一個貼身可連續使用3周以上的“藍牙連續溫度貼”,與智能手機上的《健康大使》APP及PC管理軟件配合進行溫度實時性監測,從而減輕工作量,也最大程度地減少接觸性傳染風險。它可將實時智能檢測及用戶主動性檢測的體溫檢測數據傳輸到數據庫,形成區塊鏈上鏈,通過系統算法、簽證、加密等技術,將數據加密存儲給數據提供者,同時檢測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與新一代智能手表一起,形成系統平臺的物聯網健康監護大數據體系。在AI下經自動分析,對區域重點人群甚至全體居民進行多體征的全面監測監管,可為政府和部門領導決策,提供可靠、可信的高科技數據信息化支持,去贏得戰疫全勝,應用耳溫槍和連續溫度貼體溫云應用場景如圖5所示。
體溫云平臺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了數據溯源、不可篡改的特性,同時能夠激勵數據提供者、賦予數據以價值激勵用戶,共同見證、共同參與、共同創造。
4 結束語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新冠病毒可能將與人們長期共存,必須形成一種“新常態”。人們必須做好長期抗疫的準備。基于智慧物聯網區塊鏈的自動化體溫云平臺很好地解決了體溫監測、數據共享的問題。
隨著區塊鏈的技術的不斷發展,在醫療大健康領域的健康管理、醫療設備數據記錄、藥物治療、計費和理賠、醫療資產管理、醫療合同管理等方面將會發揮出作用。基于區塊鏈的大健康數據在經過去中心化處理后,將在不泄露隱私的前提下,被人工智能、科研行業、醫藥醫療企業所調用,它將給個人和社會帶來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價值,它將應用于相關行業和領域,變成社會的共同財富。
參考文獻
[1] 汪華,梁曉峰,等.關于疫情應急處置階段轉入流行高峰持續防控階段對策的思考[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 2020(03):297-298-299-300.
[2] 張浩.堅決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N].人民日報,2020-2-27(009).
[3] 王翔.健康大數據平臺的“區塊鏈治理”[J].網絡空間安全,2019,10(12):46-53.
[4] 李董,魏進武.區塊鏈技術原理、應用領域及挑戰[J].電信科學,2016,32(12):20-25.
[5] 朱建明,付永貴.區塊鏈應用研究進展[J].科技導報, 2017,35(13):70-76.
[6] 蔣海.區塊鏈:開啟價值交換新時代[J].金融科技時代,2016,21(1):56-58.
作者簡介:
王翔(1974-),男,漢族,四川宜賓人,北京育達工商學院,碩士;主要研究方向和關注領域:區塊鏈應用、智慧物聯網、健康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