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旭華
摘? ?要:網絡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學生網絡安全素養直接關乎著大學生的價值觀養成和意識形態塑造。上網行為數據記錄了大學生的網絡訪問軌跡和網絡習性,揭示高校大學生網絡安全素養存在個人隱私信息保護意識弱、技術防范措施不到位、信息鑒別能力差、網絡參與意識強等特點。高校需落實強化黨團引導、提供集中服務和專業支持、開展精準思政等針對性措施,提升大學生網絡安全素養。
關鍵詞:上網行為;大數據;大學生;網絡安全素養;提升研究
中圖分類號: G711? ? ? ? ?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Network security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national security.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security literac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values and the shaping of ideology.? The online behavior data recorded the network access track and network habits of college students, reveal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security literacy, such as weak awareness of personal privacy information protection, inadequate technical prevention measures, poor information identification ability, strong awareness of network participation, etc.?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need to implement targeted 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the guidance of leading party members, providing centralized services and professional support, and carrying out accura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enhance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security literacy.
Key words: internet behavior; big data;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security literacy; promotion research
1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已由工業時代快速步入信息時代。據《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統計,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達8.54億[1],平均上網時間為27.9小時/周,上網行為涵蓋網絡聊天、網絡資訊、網絡購物,網絡學習等各方面。信息技術通過網絡與社會全面融合,已滲透到社會中的每個角落。信息技術作為一把雙刃劍,它的發展給人們的學習、工作、生活帶來了快捷與便利,但與此同時信息技術在通過網絡將萬物互聯的時候,也給社會帶來了諸多安全風險。網絡詐騙、網絡釣魚、個人信息泄漏等網絡安全事件層出不窮,網絡安全給人們的生命和財產帶來了極大的威脅。
高校是我國高等教育教學實施的承載者,承擔著培養社會骨干中豎力量的重任。大學生在校期間是其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和意識形勢養成的重要階段,作為“數字原住民”的當代大學生在此階段廣泛通過網絡開展網絡學習、閱讀網絡資訊,網絡已成為其必不可少的最主要信息溝通渠道。開放的網絡環境中各種信息良莠不齊,如何提高大學生網絡安全素養,培養其安全用網、合法用網、高效用網,成為高校學生工作的重點和難點。
2 上網行為大數據顯示的大學生網絡安全素養特征
大學生網絡安全素養一般是指大學生安全、合法、高效利用網絡資源的能力和認知水平,主要包含網絡安全意識、網絡道德情操、網絡安全技能三方面內容[7]。大學生網絡行為具有鮮明的個體行為特點,不同專業、不同性別、不同年級的大學生網絡行為差異很大,難以通過個體網上行為分析推測大學生群體的網絡行為特征。
上網行為大數據為準確分析大學生網絡行為提供了有效手段。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要求,各互聯網提供單位均需留存用戶上網行為日志至少180天以上。高校普遍都建立了獨立的校園網為學生提供上網服務,學生在進行網絡活動的同時,其網絡活動數據日志均留存在用戶行為審計系統數據庫。基于用戶上網行為審計系統中的上網行為日志大數據,經過數據清洗、數據聚合、隱性數據挖掘和特征分析后,得出大學生群體的網絡安全素養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特征。
2.1 個人隱私信息保護意識不強
上網行為大數據顯示,大學生個人隱私信息保護意識太弱,主要體現在大學生隨意用個人手機號、姓名、電子信箱、身份證號注冊各類網站和APP程序,部分大學生為刷賬號積分全面完善個人信息資料,少量大學生甚至濫用人臉識別和銀行卡信息綁定網絡賬號。大學生網絡個人隱私信息保護意識不強會給大學生帶來極大隱患,積極防范網絡個人信息盜取,網絡詐騙、網絡銀行盜刷是大學生網絡安全素養中需要重點設置的內容。
2.2 技術防范措施不到位
通過比對網絡防火墻防護日志和大學生上網行為日志,發現只有極少數大學生的計算機和手機安裝了防病毒軟件,這也揭示了大學生網絡安全素養中存在的技術防范措施不到位的問題。“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網絡安全攻防兩方面本身就是此消彼長的關系,防病毒軟件雖不能阻止所有病毒,但基于網絡流量分析的防病毒軟件能識別絕大部分大學生上網行為中的不安全行為并進行阻斷,能有效保障大學生群眾的網絡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