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燕 黃瑞聰 何穎聰


【摘要】目的 分析心痛舒湯在急性心肌梗塞PCI術后康復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在我院于2018年~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行急性心肌梗塞PCI術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隨機分組,其中接受運動康復的患者納入常規組,另外接受運動康復+心痛舒方的患者納入研究組,兩組各50例。對比兩組患者的LVEF在出院時、出院后6個月、9個月與12個月的變化情況和MACE發生情況。結果 研究組患者出院后6個月、9個月與12個月的LVEF改善程度更大(P<0.05),MACE發生率低于常規組(P<0.05)。結論 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進行PCI術后康復中采用心痛舒湯治療,能有效促進患者的心臟康復,減少不良心臟事件的發生,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有利于提升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心痛舒湯;急性心肌梗塞;PCI術;術后康復;心室功能;不良心臟事件
【中圖分類號】R542.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1..02
在我國水經濟不斷發展的大背景下,心血管疾病患者數量逐漸增多,其中急性心肌梗塞比較常見[1]。從1997年開始,PCI術在該疾病的治療中使用頻率得到迅速提升,成為了主要的治療方式[2]。但是患者在術前的不良冠狀動脈狀態等對患者術后的心功能仍然存在影響,可導致在狹窄和心肌在缺血等,對PCI術的遠期療效產生不利影響[3]。因此,術后康復治療受到了公眾和臨床醫護人員的高度重視[4]。本將對心痛舒湯在急性心肌梗塞PCI術后康復中的應用效果展開研究,具體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我院于2018年~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行急性心肌梗塞PCI術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采用電腦隨機方法進行分組,其中接受運動康復的患者納入常規組,另外接受運動康復+心痛舒方的患者納入研究組,兩組各50例。常規組: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齡38~76歲,平均年齡(57.26±12.77)歲;病程2~10年,平均病程(7.21±2.18)年;高血壓病史34例,2型糖尿病史25例,吸煙18例。研究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39~75歲,平均年齡(56.89±13.15)歲;病程1~10年,平均病程(6.88±2.06)年;高血壓病史36例,2型糖尿病史24例,吸煙20例。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一步展開比較。
納入標準:①心肌梗死、心絞痛、缺血性心肌病PCI術后;②符合冠心病人心臟康復危險分層中的低危和中危;③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符合冠心病人心臟康復危險分層中的高危;②合并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嚴重心肺功能不全、嚴重心律失常等;
1.2 方法
兩組均接受常規藥物按指南進行規范化治療和《中國心肌梗死康復程序參考方案(第四版試行稿)》中院外長期康復期(即III期)的方案實施康復運動,對于合并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者,積極給予控制血壓、降糖、降脂治療。
研究組在常規組的基礎上加用心痛舒方煎服,藥方:瓜蔞皮15 g,法夏10 g,陳皮5 g,薤白10 g,茯苓20 g,枳殼6 g,竹茹10 g,丹參20 g,田七5 g,黃芪20 g,紅參10 g,麥冬10 g,水蛭15 g。三碗半水煮成一碗,溫服,每日1次,每日一劑服藥4周為一療程,共6個療程。
1.3 觀察指標
心功能評估:于出院時、出院后6個月、9個月與12個月檢測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
不良事件評估:出院后1年期間隨訪觀察主要不良心臟事件(MACE)發生情況:包括再發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絞痛再發作、靶病變再次血運重建及心源性死亡。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19.0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經t檢驗,計數資料經x2檢驗,以(%)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P<0.05。
2 結 果
2.1 對比兩組患者LVEF變化情況
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出院時的LVEF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出院后6個月、9個月與12個月的LVEF改善程度更大(P<0.05),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MACE發生情況
結果顯示,研究組的MACE發生率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2。
3 討 論
在中醫上,認為心肌梗塞與飲食不當、寒邪內侵、情志失調以及年邁體虛等方面有較大關聯;認為雖然發病部位在患者心臟部位,但實質上與患者的脾腎損傷也有較大關聯[5]。PCI手術通過外力機械對患者心脈中的痰、瘀等進行清除,但仍未改變其本虛標實的特點,可導致氣虛血瘀等病變,可導致患者在術后發生多種不良心臟事件。因此在術后需加強對患者的心臟康復治療,最早提出的是運動康復治療,可顯著提升患者的存活率,降低術后不良事件的發生等[6]。在本次研究中,與接受常規藥物和運動康復治療的患者相比,在此基礎上接受心痛舒湯治療的患者,其LVEF得到了更大程度的改善,且在出院后1年內的不良心臟事件發生次數更少。表明在急性心肌梗塞PCI術后康復中采用心痛舒湯治療,能更有效改善其左心室的射血分數,且能較少不良心臟事件的發生。心痛舒湯加古蔞薤白半夏湯加活血益氣藥組成。瓜蔞有祛痰,化痰,開胸等作用。薤白溫通滑利,通陽止痛;半夏擅長祛痰,散結。陳皮理氣化濕;茯苓健脾滲濕,使濕無所聚,則痰無所生;枳殼化痰除痞,寬中降氣;竹茹除煩安心神、丹參、田七活血祛瘀止痛;水蛭破血逐瘀;紅參、黃芪大補元氣,配以麥冬養心安神,諸藥共用使胸中陽氣宣通,痰濁消散寧心安神,氣機舒暢則胸痹主癥自除。中醫整體調節陰陽氣血,以彌補PCI的不足。充分發揮中醫整體治療的優勢和西醫介入治療的特點,迅速緩解癥狀,二者有機結合,充分提高臨床療效。
綜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進行PCI術后康復中采用心痛舒湯治療,能有效促進患者的心臟康復,減少不良心臟事件的發生,提升臨床治療效果,有利于提升患者術后的生化質量。
參考文獻
[1] 邢 軍,李 玲,谷媛媛,等.化瘀排毒湯防治急性心梗PCI術后炎性反應臨床觀察[J].陜西中醫,2017,38(4):430-431.
[2] 趙 霞,杜健鵬,任海明,等.養心湯對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炎癥反應及血管內皮功能的影響[J].環球中醫藥2017,10(7):100-102.
[3] 呂靜靜.瓜蔞薤白半夏湯聯合西藥在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43例中的應用[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9,28(03):106-107.
[4] 王 賀.關于自制健脾和胃湯減輕PCI術后腹脹的臨床觀察[J].北方藥學,2017,14(7):174.
[5] 蔡閔敏,張 春,王瓊英,等.早期康復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患者中應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2019,11(04):17-21.
[6] 苑 新.桃紅四物湯加味聯合西藥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的效果研究[J].河北醫藥,2018,40(24):3720-3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