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人大常委會辦公廳馬新茗撰文說,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將憲法第七十條第一款中的“法律委員會”修改為“憲法和法律委員會”,一字千鈞,蘊含著執政黨把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的國家戰略不斷向縱深推進的決心和力度,承載著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合憲性審查工作,維護憲法權威”的政治要求。更名后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憲法和法律委員會”更加突出了合憲性審查的重要職能,這也標志著合憲性審查正逐步邁入規范化、制度化的軌道,地方各級人大作為憲法實施與監督的前沿陣地,在國家和地方機構改革相繼到位的大背景之下,如何順應改革趨勢,做好合憲性審查工作的銜接和延伸,積極穩妥推進憲法實施和監督工作,是當前重要而緊迫的理論和實踐課題。文章認為,目前緊要的是解決好認知問題,打造憲法實施和監督的現實語境。只要不與憲法、法律、行政法規相抵觸,地方各級人大的每一個立法規劃、每一個立法項目、每一個法規條例,就是憲法精神的秉持和繼承,就是憲法理論的豐富和發展,就是憲法原則的延伸和具體化。地方各級人大推動憲法的實施和監督,不是沒有空間,也不是有任意空間,而是有相對空間,而這一相對空間,足以讓地方各級人大對照憲法要求,進行有效作為和積極作為。作為地方權力機關,要主動適應形勢任務的變化,牢固樹立“人民至上”的群眾觀點,把“維護憲法權威、推進憲法實施”貫穿監督工作始終,把“約束公權力、保護私權利”作為憲法實施重點,讓憲法性制度的指向性更加明確、目的性更加凸顯。地方各級人大要站在加強合憲性審查的高度,積極主動與全國人大銜接,正視和反思備案審查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教訓,消除不必要的重復工作和內耗。除了充分運用備案審查信息平臺外,還應建立完善地方各級人大和全國人大備案審查工作常態化銜接溝通機制,提高地方各級人大和全國人大的互動效應、疊加效應,努力形成上下同步、左右互通、整體互聯之勢,從而擴大憲法實施和監督的法治效應、社會效應。其次,要解決好定位問題,確保憲法實施和監督在正確的軌道上運行。要把握好憲法實施和監督的關系,在確保實施的前提下進行有效監督,在實現有效監督的過程中促進憲法實施;要把握好政治路徑與法律路徑的關系,在實現政治路徑的前提下開拓法律路徑,在構建法律路徑的過程中輻射政治路徑;要把握好常態化推動與政策強力推進的關系,形成憲法實施與監督穩中求進的發展態勢,借力打力,借勢造勢,充分借助各級強力推進憲法落實的有利時機,把本級人大職權范圍內憲法實施和監督的事項逐一落實好。再次,解決好方法問題,在法律規定權限和范圍內實施有效監督。地方人大備案審查工作要把握尺度,循序漸進。備案審查是對制定規范性文件部門的約束和制衡,但最終的目標是形成法律、法規體系的統一性和協調性,堅決避免機關之間、部門之間、法規之間形成內耗和阻滯,努力形成監督主體與監督對象互相支持、共同推進的局面,為備案審查工作的深入開展創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要講求效益,固強補弱。依職能審查要提高效率和質量,專項審查要加大力度和深度,依申請審查工作也要有序開展,不斷增強工作透明度,積極擴大公眾參與度。要突出重點,以點帶面。在完成好“備案”的基礎上,地方各級人大要把工作的重點和重心轉移到“審查”和“糾正”上來緊緊抓住重大事件發生、重要政策出臺、重大法規修改等主要關節點,適時實施特定領域專項審查,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