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艷 熱依拉·吐爾遜 楊亞潔 劉紅雙 張烯


[摘要] 目的 探索良鄉六中“校園食育與實踐項目”構建與實施針對全校初中生及家長的健康促進活動方案。方法 依托“校園食育與實踐項目”,針對良鄉六中全體同學和家長建設可行的健康促進活動方案,包括飲食健康素養調查、膳食調查、中醫體質判定、現場營養咨詢、人體成分檢測、健康講座和公眾號建設,共7個活動模塊。于2018年7月—2019年3月按計劃實施,并對實施效果進行評價。 結果 良鄉六中學生和家長對參與健康促進活動和活動內容的滿意率較高。其中,食育社團學生參與的“24 h膳食調查”和“中西醫結合營養治療計算機專家系統軟件分析”滿意度最高(100%)。 結論 “校園食育與實踐項目”健康促進活動方案的建立具有一定可行性,但在實施中還存在不盡人意之處,特別是針對中醫體質調查和調查數據反饋還需不斷完善。
[關鍵詞] 食育;健康促進活動;方案構建;方案實施
[中圖分類號] R151.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3-7210(2020)07(c)-0066-04
Construc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y plan of the “campus food education and practice project”
LIAO Yan? ?Reyila·Tu′erxun? ?YANG Yajie? ?LIU Hongshuang? ?ZHANG Xi
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Scho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ampus food education and practice project” of Liangxiang No.6 Middle School to construct and implement a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y plan for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parents throughout the school. Methods Relying on the “campus food education and practice project”, this study was constructed feasible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ies for all students and parents of Liangxiang No.6 Middle School. A total of seven activity modules including diet health literacy survey, diet survey,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determination, on-site nutrition consultation, body composition, health lectures and public account construction were implemented as planned from July 2018 to March 2019.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was evaluated. Results The students and parents of Liangxiang No.6 Middle School had a higher satisfaction rate in participating of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ies and the event content. Among them, the “24-hour diet survey” and “computer expert system software analysis of nutrition and diet management syste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ing with Western medicine” participated by food education association students were the most satisfied (100%). Conclus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campus food education and practice project”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y program has certain feasibility, but there are still unsatisfactory aspects in the implementation, especially for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stitution survey and the survey data feedback need to be continuously improved.
[Key words] Food education; Health promotion activity; Program construction; Program implementation
教育的內容可歸為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幾個方面,當前青少年的成長乃至全人類的健康發展,離不開一個重要的教育內容——食育。“食育”這一概念發源于日本[1-2],包括兩個方面含義:營養飲食教育,即合理膳食營養知識的普及教育和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價值觀及能力教育,即借助食物從農田到餐桌的過程進行全方位教育,由此構建完美人格。“食育”已經成為各國教育的新亮點,正發揮著“潤物細無聲,持之見永恒”的作用[3-4]。房山地區屬于北京市郊區,經濟較市區欠發達。良鄉六中是房山區一所公立農村中學,為充分發揮營養相關專業學術團體在實施國民營養計劃中的重要作用[5],推動中小學加強家校共建飲食營養健康教育。本研究擬依托校園食育項目平臺,在食育社團課程建設的基礎上,延伸服務范圍,針對良鄉六中全體同學和家長建設“健康促進活動方案”,活動于2018年7月—2019年3月開展實施,并對實施效果進行評價。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良鄉六中食育社團所有學生(33名)全程參與7項健康促進活動。食育社團由初一、初二學生自愿報名組成,其中初一學生17名,初二學生16名;男生17名,女生16名;年齡(13.5±0.4)歲。未參與食育社團的學生和家長根據“食育健康行”發放的活動介紹,自愿參與除“24 h膳食調查”“中西醫結合營養治療計算機專家系統(NCCW)軟件分析”外5項健康促進活動。良鄉六中初中學生共240名,其中初一學生96名,初二學生73名,初三學生71名;男生124名,女生116名;年齡(14.5±0.6)歲。
1.2 方法
1.2.1 活動方案的構建
1.2.1.1 構建團隊? 包括項目負責人、項目所有參與人員及專家團隊,由項目負責人主持。
1.2.1.2 構建活動方案? “健康促進活動方案”包括問卷設計、飲食健康素養調查、膳食調查、中醫體質判定、現場營養咨詢、人體體成分檢測、健康講座和公眾號建設等,共7個活動模塊。見表1。
1.2.1.3 編寫活動指導手冊? 根據確定的活動主題和活動方案,組織項目組成員和相關專家編寫《健康促進活動指導手冊》。項目指導手冊主要包括活動主題、理論模塊和現場模塊3個部分。理論模塊提供每項活動的背景知識;現場模塊提供設備與材料、預算經費、實施細則和時間分配,重點突出活動的注意事項。此外,增設互動板塊,供調查人員靈活選擇與參與人員適時互動,激發參與者興趣。
1.2.2 活動方案的實施
1.2.2.1 問卷調查? 問卷星《飲食相關健康素養調查問卷》參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醫營養和中醫藥文化相關文獻[6-10]自行設計,在預調查基礎上完成,包括個人信息、中西醫營養知識、態度和行為4個方面內容。調查員到良鄉六中現場指導參與人員匿名填寫,檢查信息是否完整并剔除無效問卷。紙質版《24 h膳食回顧法問卷》要求回顧性記錄連續3 d,共24 h(包括1 d周末)攝入的全部食物消費種類和數量。在發放前,調查員使用標有詳細重量信息的食物模具和食物份圖譜對參與人員進行食物定量培訓。問卷帶回填寫,第3天由調查員檢查信息填寫是否完整,并統一回收。回收合格的《24 h膳食回顧法問卷》采用“中西醫結合營養治療計算機專家系統(NCCW MX1)”分析問卷中飲食攝入種類、攝入量及營養素攝入情況。問卷星《中醫體質調查問卷》采用中華中醫藥學會2009年發布的《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量表[11-12],由調查員到良鄉六中現場指導參與人員匿名完成。所有問卷數據采用EpiData 4.0軟件雙錄入,并進行一致性檢驗及錄入校對。
1.2.2.2 體成分檢測? 體成分檢測采用韓國IOI353體成分儀測定,調查人員對參與對象發放知情同意和檢測說明,全校統一檢測時間于校內進行,并將檢測結果和建議及時反饋。
1.2.2.3 健康講座? 家長作為孩子第1任老師,在健康飲食習慣的培養上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提高家長的飲食健康素養,本項目邀請營養專家為全校家長進行為期3 h食育講座——“食育”助家庭健康。
1.2.2.4 建設公眾號“食育健康行”? 配合活動方案,建立項目公眾號“食育健康行”,活動前后公眾號定期更新,包括活動日歷、每期預告、活動簡介、知情同意、專家介紹、實時報道和后期互動等,并提供問卷填寫和日常膳食指導與互動。參與人員在參加每項活動后,利用公眾號完成滿意度調查。
1.2.3 健康促進活動的實施特色
1.2.3.1 中國飲食文化特色? 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不僅包括“五谷為養”的膳食搭配文化、“醫食同源”的食療文化、還有粥文化、豆腐文化和茶文化等[13-14]。本項目的設計力求突出中國飲食文化特色,與中醫養生、現代營養和家校共建有機融合,為弘揚中國特色食育奠定經驗和基礎。
1.2.3.2 過程性反饋和評價? 在活動進展中對參與人員通過試卷、問卷、公眾號、微信群、個別訪談、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對活動的實施開展過程性反饋。在傾聽意見與反饋中,針對活動的編排和實施進行調整和評價:如在預調查時針對部分同學和家長反饋“24 h膳食調查”和“NCCW軟件分析”專業性較強,費時很多,學生課業負擔較重,難以配合完成時,最后確定僅針對食育社團學生開展這兩項活動;針對反饋“中醫體質問卷”網絡回答存在中醫術語理解性困難,及時調整為現場咨詢指導完成問卷。
1.2.3.3 家校共建共同實施? 家長在兒童食育發展處于重要地位[15],強化家長食育是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本研究通過邀請家長參與食育講座、現場開展膳食調查、飲食指導、體成分分析、中醫體質判定等,增強家長的科學飲食觀念,并幫助改變自身不健康飲食行為,言傳身教,保證學生健康成長。
1.2.4 觀察指標
參與活動的學生和家長利用公眾號對所參與的健康促進活動進行滿意度評價。該評價包括10個題目(單項選擇),每個題目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3個選項。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人數/總人數×100%。
2 結果
除“參加中醫體質調查”“調查數據反饋及時詳盡”外,其他評價項目滿意度均較高(>85%);單純由食育社團同學參與的“24 h膳食調查”“NCCW軟件分析”滿意度最高,均為100%。見表2。
3 討論
3.1 構建“校園食育與實踐”健康促進活動的原因
與其他國家比較,我國當前的“食育”研究和實踐尚處于起步階段[2-3]。“食育”的概念于2006年由中國農業大學李里特教授引入[16]。但在實踐方面,我國并沒有對食育立法,也沒有制訂相應推行食育教育的計劃,目前食育踐行還很不完善[17]。2010年起,僅有北京、上海、浙江、等地少部分學校將“食育”引入課堂,開展了食育相關的教學和實踐。然而,食育在我國的實踐還基本處于嘗試和探索時期,未形成成熟、可復制推廣的食育推進模式[18-19]。
本研究服務對象包括良鄉六中“食育社團”在內的全校同學和家長。良鄉六中是房山區的一所公立農村中學,由于健康教育宣傳不夠深入等原因,初中學生對于營養知識的掌握嚴重不足,健康飲食觀存在偏差,飲食行為也亟待改變。作為飲食教育相對匱乏的郊區,開展“食育”項目更具迫切性和必要性。
3.2 構建“校園食育與實踐”健康促進活動的意義
學齡兒童是指從6歲至未滿18歲的未成年人。學齡兒童生長發育迅速,充足的營養是智力和體格正常發育,乃至一生健康的物質保障。近年來,我國學齡兒童營養與健康狀況有很大程度地改善,但仍面臨諸多問題。一方面,學齡兒童營養不良依然存在;另一方面,超重、肥胖檢出率持續上升,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低齡化問題日益凸顯[20-23]。就房山區而言,2018年小學肥胖率為18.56%,初中為16.43%,高中達到11.87%,全區總體肥胖率為17.33%。故“食育”道路任重而道遠。
學齡期是學習營養健康知識、養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營養健康素養的關鍵時期。本項目關注和開展學齡兒童的營養健康教育,希望通過家校共建,幫助學齡兒童從小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良鄉六中食育項目健康促進活動方案的實施,有利于首都郊區更廣泛的同學和家長關注并認識到“食育”在我國推行的重要性,也為“食育”在房山區乃至北京的中小學及大學的進一步推廣積累一定經驗。
3.3 存在不足及今后努力方向
從評價結果角度,食育社團人員對健康促進活動的滿意度最高,充分顯示小班教學形式的優勢。然而,針對全校初中生和家長的健康促進活動在實施中仍不盡人意。學生和家長對“參加中醫體質調查”和“調查數據反饋及時詳盡”的滿意度只有65.77%和68.73%,需要進一步完善。“中醫體質調查問卷”的中醫術語對于初中學生和家長比較陌生,難以理解。現場調查相對耗時較多,導致部分參與人員不愿積極配合,滿意度較低。后續考慮增加中醫體質的全校科普講座和公眾號推文,幫助參與人員加深了解,有利于順利完成問卷調查。
另外,數據整理和統計分析目前還是分項目、分年級、分批進行,每個項目全部數據揭盲后再反饋至個人,導致所用時間較長。此外,反饋尚未針對個人多個問卷及體成分檢測、體測等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報告,與關注數據的參與人員的預期還有差距,提示個性化咨詢報告還需進一步改善。后續考慮利用公眾號APP調查問卷自動回復功能在全部數據揭盲前先方便快捷地反饋個體化數據,有利于參與人員及時獲取個性化健康資料;增加線上線下互動溝通,進行隨訪和健康飲食管理,以進一步拓展“食育”健康促進活動的廣度和深度。
[參考文獻]
[1]? 施用海.關于日本的食育[J].中國食物與營養,2007(10):4-6.
[2]? 程蓓.食育的中國之策——基于日、美兩國的經驗[J].中國德育,2019,244(4):16-20.
[3]? 侯鵬,王靈恩,劉曉潔,等.國內外食育研究的理論與實踐[J].資源科學,2018,40(12):2369-2381.
[4]? Team Nutrition resource library [EB/OL]. https://www.fns.usda.gov/tn/resource-library [2019-01-10].
[5]? 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民營養計劃(2017~2030年)的通知[J].中國食品衛生雜志,2017,29(4):514-518.
[6]?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專業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1-140.
[7]?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科普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8-69.
[8]? 中國營養學會.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2016)[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2-35.
[9]? 邵陽.大學生對中醫營養學的認知調查及現狀分析[D].蘇州:蘇州大學,2017:28-34.
[10]? 何貴新,秦偉彬,林琳,等.關于南寧市中小學生對中醫藥文化認知現狀與需求的調查[J].大眾科技,2018,20(10):108-110.
[11]? 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ZYYXH/T157-2009)[J].世界中西醫結合雜志,2009,4(4):303-304.
[12]? 柳璇,王琦.《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修改建議及分析[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3,36(5):300-304.
[13]? 趙節昌.基于中國飲食文化的“食育”發展思考[J].農產品加工,2018(4):82-84.
[14]? 李明晨.飲食文化在高校食育教育中的應用探析[J].三峽論壇,2018(1):106-109.
[15]? Gibbs HD,Kennett AR,Kerling EH,et al. Assessing the Nutrition Literacy of Parents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Child Diet Quality [J]. J Nutr Educ Behav,2016,48(7):505-509.
[16]? 李里特.國民素質教育的新課題——食育[J].農產品加工:創新版,2010(5):4-6.
[17]? 生吉萍,劉麗媛.國內外飲食教育發展狀況分析[J].中國食物與營養,2013,19(6):5-9.
[18]? 紀薇,毛文娟,代文彬,等.關于我國推進“食育”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6(2):38-41.
[19]? 教育部.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指導綱要[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7-10/30/content_5235316.htm(2017-10-30)[2019-11-11].
[20]?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新聞發布會文字實錄[J].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2015(15):1-5.
[21]? 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中國兒童少年營養與健康報告(2014)[R].北京:中國學生營養與健康促進會,2014.
[22]? 陳貽珊,張一民,孔振興,等.我國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流行現狀調查[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7,21(9):866-869,878.
[23]? 顧景范.《中國居民營養與慢性病狀況報告(2015)》解讀[J].營養學報,2016,38(6):525-529.
(收稿日期:2019-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