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商務廳

2019年8月30日,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揭牌。黑龍江站上沿邊開放的新起點,再一次迎來重要發展機遇。
作為國家首次在沿邊布局的3個自貿試驗區之一,黑龍江自貿試驗區戰略定位是全面落實中央關于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建成向北開放重要窗口的要求,著力深化產業結構調整,打造對俄及東北亞區域合作的中心樞紐。
黑龍江省高度重視自貿試驗區工作,省政府主要領導擔任自貿試驗區領導小組組長,高標準、高規格推動自貿試驗區建設。一年來,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交出了一份高質量答卷。
落實改革試點任務,打造119.85平方公里的沿邊創新“試驗田”,匯聚最好的制度安排,在開放環境下進行壓力測試。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共119.85平方公里,涵蓋哈爾濱、黑河、綏芬河三個片區,分別承擔錯位發展又相互支撐的創新發展任務。圍繞總體方案建立試點任務落實清單,協調推進中省直部門出臺政策措施,推動總體方案89項改革試點任務已實施86項,實施率達96.6%,在同批6個新設自貿試驗區中排在前列;國家推出的改革試點經驗能復制皆復制,前五批試點經驗我省自貿試驗區適合承接的207項,現已復制推廣190項,復制率達到91.8%。
打造制度創新新高地,以制度創新為核心,以可復制可推廣為基本要求,形成首批十佳省級創新案例并對外發布。企業“跨域”登記注冊服務新模式、構建大數據與建筑安全管理相融合的“智慧工地”、依托“共享即懲戒”機制加快信用體系建設、境外機構境內外匯賬戶結匯業務、國際文化藝術品保稅展示交易平臺、創新跨境法律綜合服務新模式、跨境電商貨運物流“多倉聯動”數字化集運新模式、構建中俄車輛聯檢快放新模式、創建互市貿易全流程監管模式、構建對俄特色醫療旅游模式,這些創新案例經國內國際媒體深入報道,引起很大反響,進一步釋放出沿邊開放、大膽創新、“投資必過山海關,投資首選自貿區”的強烈信號。
對標國際國內最高標準,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在自貿試驗區“辦事不求人”成為常態。哈爾濱片區主動引入第三方評估機構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對照世行標準進行整改,472項行政許可事項劃入審批局集中審批,集中率達97%;作為“承諾即開工”改革試點,企業投資項目落戶哈爾濱新區后13個工作日即可開工,可為企業節省100多天時間。普華永道對照世行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測評哈爾濱片區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的模擬排名已由批復之初的第80名上升至第52名。黑河片區、綏芬河片區同樣引入評估機構進行營商環境評估整改,在政務體系建設、出入境便利化、信用體系建設、風險防控機制、加大信貸支持等方面推動營商環境改善,成效顯著。三個片區全力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在負面清單、外資企業登記注冊便利化、一網通辦、容缺受理、不見面審批等方面大膽創新,實現“最多跑一次”和“一次不用跑”,提高了行政效率,優化了工作流程,縮減了企業成本,企業滿意度大幅提升。
黃金招商政策頻出,政策措施與企業需求同頻共振,釋放招商引資“磁吸力”。哈爾濱片區“黃金30條”“新驅25條”,黑河片區招商10條,綏芬河片區促進經濟發展扶持辦法,哈爾濱海關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系列措施,人民銀行哈爾濱中心支行金融支持自貿試驗區措施,省發改委19條支持自貿試驗區建設重點措施等,一項項助企政策加快向自貿試驗區疊加發力。疫情期間各片區招商工作不停頓,挖線索、找朋友,積極開展“不見面”和“屏對屏”云上招商。截至今年6月底,自貿試驗區新設立企業3592家,新簽約項目120個,投資額1784.28億元。哈爾濱(深圳)產業園、中俄跨境綜合物流樞紐、中俄木材加工交易中心、長城電腦等一批重點項目入駐,良好的營商環境和最佳商務成本使自貿試驗區成為黑龍江投資興業新熱土。
多區聯動發展,發揮政策疊加優勢,打造沿邊開放創新重要平臺和窗口。落實國家首次在沿邊地區布局自貿試驗區的改革試點任務,全力探索沿邊特色、龍江特色。推進賦予片區省級經濟管理權限工作,匯總三個片區及所在市政府有意愿承接的省級權力事項清單,哈爾濱438項、黑河548項、綏芬河142項、同時擬對已下放哈爾濱新區的274項省級權力事項,一并賦予黑河和綏芬河片區。哈爾濱國際航空樞紐及哈歐、哈俄、哈綏符釜陸海聯運班列、黑河黑龍江公路大橋多個項目立項開工,構建面向俄羅斯及東北亞的交通物流樞紐,自貿區區位優勢逐漸凸顯。哈爾濱新區、綏芬河綜合保稅區、黑河保稅物流園區、跨境經濟合作試驗區、互市貿易區等功能區啟動聯動發展。自貿試驗區形成了行政事權集中、口岸通道暢通、多區政策疊加的獨特優勢,全力打造對外開放的新前沿。
對標國際,放眼未來,解放思想,大膽創新,黑龍江自貿試驗區將為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提升黑龍江對外開放水平添加強力新引擎,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責任編輯/王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