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華
【摘要】目的 觀察優質護理應用于產科產婦的療效評價。方法 2019年01月~2019年12月期間于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產科待分娩產婦70例,隨機分為2組,每組各3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此基礎上加用優質護理服務,于產婦分娩后出院前,行焦慮評分及患者滿意度評分進行效果判定。結果 1.產婦出院前行患者滿意度調查表,觀察組總體滿意率為100%(35/35),對照組總體滿意率為85.7%(30/35),觀察組滿意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2.觀察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為(3.25±1.25)分,對照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為(8.79±2.14)分,觀察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結論 優質護理服務可有效降低產婦焦慮情況的發生,可顯著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關鍵詞】護理;優質護理;產科;產婦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1..01
產婦分娩后由于角色轉變及生活壓力的增加,極易出現產后抑郁的不良情緒,抑郁情緒不僅減緩產婦產后身體機能的恢復,也會對新生嬰兒帶來不利的影響[1]。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人們越來越重視心理情緒的恢復,對自身所依賴的護理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訴求[2]。良好的護理服務不僅能夠促進產婦恢復,更能保證新生兒的健康成長,我科采用優質護理服務,取得了滿意的臨床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2019年01月~2019年12月期間于呼倫貝爾市人民醫院產科待分娩產婦70例,隨機分為2組,每組各35例。其中觀察組平均年齡(25.6±7.3)歲,孕周為35~40周,平均孕周為(38.2±1.3)周;對照組平均年齡(24.9±6.3)歲,孕周為36~40周,平均孕周為(38.3±2.1)周。2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無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具體內容:嚴格遵守我院產科醫囑,并給予常規治療性護理操作。責任護士需仔細觀察待產產婦病情變化,并記錄好相關的醫學記錄數據。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優質護理,具體內容為:1.改善常規溝通模式:分娩前,責任護士與產婦及家屬進行溝通,了解產婦分娩前的心理狀態,解答產婦及家屬的疑惑,幫助產婦進行心理疏導,讓產婦清楚治療的流程,消除其對于治療的緊張情緒;2.加強護理人員與產婦家屬的有效溝通,內容包括告知產婦的身體狀況及進行的相關檢查結果,了解產婦自身的情緒以及囑托家屬對產婦進行鼓勵;3.分娩后,護理人員待產婦體征平穩后,指導其盡早接觸嬰兒,及早進行嬰兒吸吮,促進產婦乳汁的正常分泌。護理人員仔細觀察并認真記錄產婦產后身體狀況,對具有高危風險的產婦,提前做好應急預案及準備。
1.3 觀察指標
產婦出院前行患者滿意度調查表及漢密爾頓焦慮量表進行效果評估。
1.4 統計學分析
課題數據收集后,采用SPSS 18.0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t檢驗,P<0.05為有顯著性差異。
2 結 果
2.1 滿意度調查表
產婦出院前行患者滿意度調查表,觀察組總體滿意率為100%(35/35),對照組總體滿意率為85.7%(30/35),觀察組滿意率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2.2 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比較
觀察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為(3.25±1.25)分,對照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為(8.79±2.14)分,觀察組漢密爾頓焦慮量表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
3 討 論
孕產婦由于對陌生的醫院環境及對于分娩痛苦的過分擔憂,極易出現焦慮、恐懼的負面情緒,此情緒的產生會對其分娩和分娩后的生活造成極為不利的影響[3]。因此,如何開展有效的護理工作,降低產婦負面情緒的發生率就顯得尤為重要[4]。優質護理服務通過既往成功經驗的總結,組成系統化優質方案,使每一個有效的護理項目落實到產婦,可有效降低產婦焦慮情況的發生,可顯著提高患者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李艷姿.產科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的效果評價[J].護理研究,2011,25(26):2425-2426.
[2] 齊 倩.優質護理在提高產科護理質量中的應用效果[J].內蒙古中醫藥,2015,34(3):75-76.
[3] 李 磊.早期綜合護理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妊娠結局的干預效果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2016,36(3):36-37.
[4] 墻 燕,王藝羨,王 鵬.優質護理服務對產科護理滿意度的影響分析[J].基層醫學論壇,2018,22(15):2146-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