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茹敏
治國的核心在于治黨,治黨的關鍵在于從嚴,從嚴的路徑在于恪守法度。黨的制度建設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堅實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抓好黨的組織制度建設”“要結合實際,把黨內組織法規和黨中央提出的要求具體化。”
在當前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和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加強黨的組織制度建設,時代背景特殊,歷史意義深遠。
加強黨的組織制度建設是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的重要保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黨要管黨,全面從嚴治黨。黨的組織制度建設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的根本之策、全局之策、穩定之策、長遠之策。組織制度是黨的制度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事業發展到哪兒,黨的建設就推進到哪兒,黨的制度就要保障到哪兒。黨的十八大以來,針對黨的組織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黨中央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在健全黨內政治生活和組織生活制度等方面先后制定和修訂了黨內政治生活若干準則、黨組工作條例、地方黨委工作條例、黨的工作機關條例、支部工作條例以及農村、國企、機關、高校基層黨組織工作條例等一系列組織建設方面的黨內法規。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把健全維護黨的集中統一的組織制度作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制度體系的重要內容,納入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體系之中。當前,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即將勝利實現,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面對波譎云詭、風云變幻的國際形勢和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經濟的巨大沖擊,我們必須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繼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全面貫徹落實好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把黨建設得更加堅強、更加有力,才能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有力應對重大挑戰、抵御重大風險、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進行新的偉大斗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是加強黨的組織制度建設的正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黨的組織路線是為黨的政治路線服務的。黨規姓黨,政治性是黨內法規的根本屬性。黨的組織體系、組織制度建設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服務于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我們黨一貫重視思想建黨與制度治黨同向發力。早在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我們黨就建立了一系列組織制度,為黨制定克敵制勝重大戰略決策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改革開放時期,黨的十三大明確提出了改革完善和建立健全黨內民主制度具體辦法,以此提高黨內生活的正常化、民主化、制度化。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新時代黨的組織路線,明確指出了“抓好黨的組織制度建設”這一重要黨建內容,再次為系統推進黨建工程、增強黨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指明了正確方向。歷史證明,當黨重視組織制度建設時,決策失誤就會減少,黨的事業就會順利推進;反之,決策失誤就會增多,黨的事業就會遭受挫折。在新時代黨的建設偉大進程中,我們要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政治標準和政治要求貫穿始終,以政治建設的加強推動組織體系建設和組織制度建設向縱深發展,引領帶動黨的建設向更好、更高、更強方向發展,不斷增強黨組織戰斗力。
堅持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有機統一是加強黨的組織制度建設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實現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高度進一步深化了黨法關系認識,統攬依法治國和依規治黨兩個進程,創造性地開辟了建設“大法治”的戰略格局,為新時代加強黨的制度建設提供了戰略指引。黨的組織制度建設要重點解決黨的領導弱化、管黨治黨寬松軟等問題,為黨長期執政和長治久安奠定制度基石。要準確把握“紀嚴于法、紀在法前”這一關系特點,通過組織制度建設不斷鞏固黨的組織建設成果,并用制度實現管權、管事、管人,從而與國家法律共同遵循制度建設的一般性原理和規律。要緊密結合全面從嚴治黨實踐,將黨的政治性要求轉化為規范性表述,并切實體現黨的意志主張。要明確黨的組織制度體系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中的戰略定位,切實融入到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總體布局中,既要有效處理全面加強黨的領導與依法治國之間關系,也要充分彰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的獨特優勢和重要特點。要堅持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的有機統一,深入貫徹紀嚴于法、紀在法前的要求,充分發揮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互補作用,既要保證黨依法治國理政,又要依規管黨治黨、從嚴治黨。
總之,黨的組織制度建設是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體系的應有之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各級黨委和黨員干部要以不忘初心的高度自覺始終不渝地增強制度意識,勇于在制度的軌道上推進各項工作,把黨內組織法規和黨中央提出的要求具體化,不斷提高黨的組織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
(作者系哈爾濱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任編輯/任紅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