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立成 王加芳
綏濱縣地處黑龍江省三江平原腹地,三面環水、中間綠洲,河溝縱橫、泡澤棋布,寒地黑土、生態優良,是國家級生態示范區、中國生態稻米之鄉,具備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豐富的水草資源,為發展肉鵝養殖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
韓召洪是綏濱縣綏東鎮東方村種鵝基地的負責人。2015年,他承包了綏濱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在東方村種畜場的場地,建設了種鵝基地,基地建有鵝舍大棚5棟,育雛舍3棟,目前有普通白鵝2萬多只,獅頭鵝2000只。
獅頭鵝,是因其頭大、眼小,頭部頂端和兩側具有較大黑肉瘤,形似獅頭而得名。綏濱縣在赴廣東省招商時,得知汕頭地區有一種我國農村培育出的最大優良品種鵝“獅頭鵝”,屬于大型鵝,鵝體重可達18公斤左右,是常規鵝的3倍以上,且生長速度快,好飼養,成活率高,市場價值非常可觀。調研后,綏濱縣決定引進該品種。為保證遠距離運輸鵝雛的防疫安全,綏濱縣決定讓首批引進的2000只鵝雛高價搭乘飛機落戶綏濱。經過幾年的精心飼養,獅頭鵝已在綏濱縣安家落戶。在此基礎上,綏濱縣積極謀劃引進肉鵝精深加工企業,推動形成毛皮骨血綜合加工鏈條,使“鵝經濟”真正成為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強縣富民支柱產業。
在“擴規模、延鏈條、提品質、創名牌”上持續發力,綏濱縣全速推進“綏濱白鵝”產業發展。2016年完成了“沃野豐年”“兩江白”商標注冊,2019年完成了“綏濱白鵝”地標注冊。如今,“綏濱白鵝”已經成為綏濱縣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立縣富民產業,全縣生產加工的白條鵝、分割產品、熟食制品遠銷上海、江蘇、四川等省市,“綏”字頭國家地理標識產品走出農家院、闖進大市場,綏濱“鵝產業”正朝著“鵝經濟”跨越式邁進。
針對傳統小規模、大群體養殖應對市場沖擊乏力的客觀實際,綏濱縣培育了一批規范化養殖合作社、家庭農場,新建了一批標準化肉鵝養殖場,建設完成了一批優質養殖基地,加速推動肉鵝養殖由單體養殖向“企業+基地+養殖戶”轉變,由“散養式”向“規模化”轉變,實現工廠化育雛、標準化養殖、規模化經營、網絡化營銷,把肉鵝產業打造成縣域經濟新的增長極。
近年來,綏濱縣始終堅持把培育龍頭企業帶動、延長產業鏈條增效作為提升肉鵝產業核心競爭力的有效途徑,積極引進了兩江牧業有限公司入駐綏濱,年屠宰加工能力達到200萬只。為進一步擴大產業規模、提升生產加工能力,2020年謀劃新建肉鵝儲藏冷庫2000平方米。在全縣建成最大養殖容量3萬只以上的肉鵝養殖基地29個,每個基地飼養量達到1萬只以上,以基地帶農戶,形成區域輻射作用。
(作者梁立成單位:綏濱縣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王加芳單位:中共綏濱縣委宣傳部)
責任編輯/杜金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