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苓苓

【摘要】目的 淺析腦梗死痰瘀阻絡證患者采取祛痰活絡湯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本次40例研究對象均是我院收治的腦梗死痰瘀阻絡證患者,研究時段為2019年1月~2020年1月,分組基準為系統抽樣法,各20例,對照組行常規治療,觀察組基于此聯合祛痰活絡湯治療,比較組間療效。結果 經治療,觀察組BI指數、NIHSS評分均優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 腦梗死痰瘀阻絡證患者采取祛痰活絡湯治療,有利于降低炎癥反應,改善患者血液指標,加快患者神經功能恢復速度,確保治療效果。
【關鍵詞】痰瘀阻絡證;腦梗死;西藥治療;祛痰活絡湯
【中圖分類號】R27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20.21..01
急性腦梗死是一種腦血管疾病,常見于臨床中,該疾病發病率較高,且很容易復發。現階段,急性腦梗死的發病趨勢正呈年輕化發展,會威脅到患者的生命安全,無法保障患者生存質量。有研究結果顯示,在對患者神經損傷、形成血栓等方面進行測定時,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能夠起到良好作用,引發痰瘀損絡的客觀指征為血液流變學異常,針對現有情況,應基于基礎治療聯合祛痰活絡湯治療,確保臨床療效。我院圍繞腦梗死痰瘀阻絡證患者采取祛痰活絡湯治療的臨床效果展開研究,詳情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次40例研究對象均是我院收治的腦梗死痰瘀阻絡證患者,研究時段為2019年1月~2020年1月,分組基準為系統抽樣法,各20例,對照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8例,年齡區間43~76歲,中間值(60.52±2.16)歲;觀察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9例,年齡區間45~78歲,中間值(61.78±2.19)歲。兩組患者的研究資料經過分析,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給予所有患者改善循環、脫水、降壓、降脂等常規治療。①對照組采取西藥治療,給予舒血寧20 ml入250 ml葡萄糖每日一次靜滴,療程14天,②觀察組基于此聯合祛痰活絡湯治療,其中藥成分包括川芎15 g,赤芍10 g,桃仁10 g,法半夏15 g,香附6 g,石斛10 g,黃芪30 g,炙甘草3 g,法半夏15 g,地龍6 g,天竺黃10 g,制南星15 g,所有中藥成分用水煎服,1天1劑,水煎分服,治療療程為28天。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觀察并記錄40例患者神經功能恢復情況,相關指標包括BI指數 、NIHSS評分。
1.4 統計學分析
此次研究數據處理軟件為SPSS 21.0,計量資料用(x±s)描述,采用t檢測,檢驗值P<0.05時,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治療前后組間神經功能恢復情況對比
未治療時,兩組BI指數、NIHSS評分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經治療,觀察組BI指數、NIHSS評分均優于對照組,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1。
3 討 論
腦梗死的中醫范疇為“缺血性中風”、“中風”,痰瘀阻絡證為腦梗死患者的常見證型,中醫認為引發該疾病的主要原因為飲食不節,日常調攝不當,從而出現痰瘀互結,痰瘀為主要發病機制,因此,應實現痰瘀同治,確保化痰通絡、活血化瘀的效果[1]。現代醫學認為,腦梗死存在著復雜的病理損傷過程,其發病機制包括離子通道失調、炎癥反應,缺血過度的炎癥反應會導致炎癥損傷與腦組織損傷加重[2]。祛痰活絡湯中的中藥成分均具有良好功效,制南星、炙甘草的主要功效為祛風燥濕、補氣健脾,香附的主要功效為理氣調中、疏肝解郁,石斛滋、天竺黃的主要功效為清熱化痰,地龍的主要功效為活血通絡、清熱熄風,桃仁、川芎、赤芍的主要功效為活血祛瘀,黃芪的主要功效為補氣、行血通絡,聯合應用所有中藥成分,能夠將單項功效聯合起來,最終實現化痰通竅、益氣活血的效果。本研究結果表明,經治療,觀察組比對照組神經功能恢復情況更優(P<0.05)。
綜上所述,腦梗死痰瘀阻絡證患者采取祛痰活絡湯治療,有利于降低血栓形成危險因子的水平,改善患者血液指標,加快患者神經功能恢復速度,提升治療總有效率。
參考文獻
[1] 李 泉,陳國寧,周曉暉.加味化痰通絡湯對風痰瘀阻型缺血性中風患者神經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響[J].中國藥業,2019,12(18):112-113.
[2] 陳 迪,張 蕙,王 震.化痰通絡湯對痰瘀互結型高血壓病患者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5(26):221-222.